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构成及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中小企业为例_企业战略规划论文

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构成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中小民营企业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省论文,实证论文,为例论文,民营企业论文,企业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JEL分类:M13,M14中图分类号:F272.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249(2007)03-0072-009

企业家能力是创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其重要功能之一是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做出战略决策(Barney,1991;杨瑞龙、刘刚,2002;胡宇辰、戴淑燕,2002)。然而相当多的民营企业绩效不良,寿命周期短暂,难以持续发展。全国的民营企业存续时间只有2.7年(2006,中国民营企业峰会)。民营企业家战略意识薄弱;重当前业务,轻长期规划;战略决策往往具有偶发性,企业缺乏系统和长远的战略(甘德安等,2002;胡宁辰等,2002;薛云奎等,2005)。民营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薄弱已经成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以往的战略研究多注重战略管理的过程和内容,却较少关注企业家战略管理能力的构成及其子能力的影响。企业家能力的研究多数只停留在一般能力的定性分析上,而较少具体研究企业家的战略管理能力。本文试图将战略管理与企业家能力理论相结合,运用实证方法分析民营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构成,探讨在不同的主客观条件下各子能力对战略规划能力的影响,以弥补战略管理和企业家能力研究的不足,同时为改善民营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提供政策建议。

一 战略规划能力的构成与命题假设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与企业家的身份是重合的,两者的功能和目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家能力表现为利润水平的高低。而现代管理学则认为企业家的能力是其有效利用一组资源完成生产性活动并达到特定目标的能力(Amit et al.,1993;K.Ethiraj et al.,2005)。应当从经营战略、人事决策、创新效益和资本分配收益等方面综合评价企业家管理的效益(Peter Drucker,1999)。在此基础上,战略管理学者们发展出了资源基础观:他们将能力视为企业的广义资源的一部分(Andrews,1971;Barney,1991),强调绩效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结合的结果(Wernerfelt,1984;Margaret,1993);企业所拥有资源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独特性,还在于资源的使用效果,如何动态改变现有资源的配置状况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企业家的主要任务(Raphal et al.,1993; Grant,1996; K.Ethiraj et al.,2005)。

战略规划是对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起点。是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Milton,et al.,1980)。按照逻辑过程和内容,战略规划被分为使命和愿景的设计,环境和趋势分析,长期和短期目标的确定,组织控制系统的改变等活动(Brian et al.,1998;Snell et al.,1994;杨俊,2005)。而所有些职能和任务都被作为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体现(贺小刚,2005)。这些职能要求企业家具有对行业和企业整体观察的能力(Durkan et al.,1993;Snell et al .,1994)具备总揽全局的视野,进行战略定位的能力(Man,2005),制定明确的行动目标的能力(杨俊,2005)。具有把正确的战略构想转化为可操作的完整战略方案的能力,把完整的战略方案用最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能力(沈明,1995)。从动态观点来看,战略管理过程是企业为获取战略竞争力和超额利润而进行的一个投入、决策和行动的完整过程。内外部环境分析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战略意图和战略使命的信息;战略意图充分挖掘了企业的内部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在竞争条件下实现企业目标;战略使命针对企业外部,描述了一个企业的目标及所从事的生产领域和市场范围;基于战略意图和使命,企业领导得以进一步制定战略方向和进行战略定位;企业的战略投入为战略行动和战略的形成和实施提供了基础,所有这些活动构成了完整的战略规划框架(Hitt et al.,2002;Brian et al.,1998;)。

综合以上研究,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包括:使命和愿景设计能力,环境分析能力,战略目标设定能力和战略匹配能力。上述研究从逻辑顺序和活动内容方面较全面地概括出了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构成,但却没有从实证角度证明各子能力与战略规划能力的相关关系,以及企业家面临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对各种子能力的影响。本文则尝试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战略规划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使组织在环境变化中占据优势,创造新的机遇,进而提高绩效(Hodgetts et al.,2001)。环境分析作为分析和预测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趋势的行为,有助于识别企业现有机会及可能的威胁,提供制定使命和愿景的必要信息,直接影响战略规划的效果(Hambrick,1982;Cowan,1986)。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较强的环境分析能力将使企业家获得必要的信息以掌控现状并预见未来,从而增强其战略规划能力。由此我们提出假设:

H1:环境分析能力是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构成要素,与战略规划能力正相关。

企业的使命决定其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服务形态和发展方向。愿景确定了企业未来的规模、定位和经营范围,有效的战略使命和愿景设计将面向所有的相关利益者,阐述企业的独特性,并且鼓舞人心(Hitt et al.,2002)。良好的使命和愿景将加强员工对企业经营目的和发展方向的认同,有助于形成团结一致的工作氛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Cross et al.,2001)。清晰明确的使命和愿景会带来员工对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进而对员工产生激励。因此我们假设:

H2:使命和愿景设计能力是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构成要素,正确的使命与愿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和前景.使命和愿景设计能力显著地影响企业家的战略规划能力。

企业家的重要职能之一是通过战略目标将组织的使命及愿景转化为具体的业绩目标,使管理者对具体经营结果做出承诺(Tomson,2000)。有效的战略目标设定可以出乎意料地帮助人们完成工作,为企业带来没计和实施战略所需的知识(Hitt et al.,2002)。因此,我们假设:

H3:战略目标设定能力是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构成要素,战略目标的设定能力与企业家的战略规划能力正相关。

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战略规划过程中企业家需要对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调整。通过战略匹配将企业的战略使命和愿景构想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案和途径,通过一系列战略匹配行动促进预定目标的实现,并将预定的目标传递给整个组织(Lawrence et al.,1968;White et al.,1981)。

H4:战略匹配能力是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构成要素,企业家的战略匹配能力越强,战略规划的可行性就越高,其战略规划能力也就越强。

二 实证分析

(一)调查样本说明

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对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测量问卷。首先通过对21位民营企业家进行访谈,设计出了问卷基本测项,随后对34位民营企业家进行测试性调查,经再次修改后形成正式问卷。在正式调查中,我们对广东省民营企业家发出问卷500份,收回问卷214份,其中有效问卷185份。

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平均寿命时间为13.13年,63%的企业寿命在8年以上;74.1%的企业处在成长期,20%的企业已经进入成熟期。62.3%的企业资产总额在1亿元以下,多数为中小企业。70%企业的战略规划期限在3年以上,22.4%的企业战略规划期限在5年以上,多数采用的是中短期战略。

在有效问卷中,各因素调查项目的KMO and Bartlett测试以及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情况良好,样本效度较高(如表1)。

(二)调查变量的统计分析

表2直观地显示,企业家重视程度最高的是战略匹配能力,其次是使命与愿景设计能力,第三是战略目标设定能力,重视程度最低的是环境分析能力。对各能力的满意程度最高的是战略匹配能力,最低的依然是环境分析能力。反映出企业家对环境分析能力缺乏重视,而且该能力水平最低。

(三)对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子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1.总体计量结果

我们采用的计量模型为:,其中y为战略规划能力测量值,x为战略规划子能力,采用0LS方法,计量软件为EVIEWS5.0。

表3显示,使命和愿景设计能力、战略目标设定能力、战略匹配能力均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这三种子能力对战略规划能力影响显著,假设H2,H3和H4成立。其中战略目标设定能力影响最大.而环境分析能力对战略规划能力无显著影响。假设H1不成立,这一结果与一般的研究结论相悖。考虑到总体样本中寿命超过100年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只有3家,我们将这3个样本进行了剔除后再回归(模型2:调整样本组),结果显示模型1的回归是稳健的。

为了进一步检验各子能力对战略规划能力影响的稳定性,本文采用分步骤回归,通过将各子能力逐步引入模型的方式来检验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表4),将企业规模、发展阶段、战略期限、企业家的战略管理培训和是否加入商会作为控制变量,当环境分析能力作为唯一因变量时(模型1),环境分析能力对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有显著影响。当把其他各子能力逐步引入模型时(模型4、5、6),环境分析能力的影响均不显著,而其他子能力都有显著影响,模型的解释能力随着引入变量的增多也逐渐提高,且方程回归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除环境分析能力外,各子能力对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影响显著且稳健。证明除环境分析能力外的其他三种子能力均构成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要素。

模型6的结果显示,企业家的战略目标设定能力对其战略规划能力影响最大。表明民营企业家最重视战略目]标的设定,并将其视为战略规划中最重要的能力,但战略目标设计的能力并不高。反映出民营企业家更重视现有业务的经营目标的实现。

使命和愿景设计能力对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影响位居第二。这反映出使命和愿景的设计不是企业家战略规划中的首要任务。原因可能在于多数民营企业仍然是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期,企业的存续依然是首要的任务;企业的职业经理最重要的需求依然是自身发展和现金收入(张建琦、黄文锋,2003),而非精神上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同时由于环境变化迅速,企业可能需要不断地调整业务和方向以适应环境。因此清晰明确的使命和愿景设计尚不能构成多数民营企业家战略规划中最重要的能力。

战略匹配能力对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影响位居第三。战略匹配是企业家根据战略规划整合各种资源,调整组织结构、文化和管理制度,以保障战略规划得到实现的能力。这与企业家重视战略目标设定的原因是一致的。企业家重视战略匹配能力,是为了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环境分析能力对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无显著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分析能力不构成战略规划能力的要素。这一结果说明民营企业所面临环境的复杂和不稳定性,环境的预测和分析对企业家进行战略规划的作用十分有限。同时反映出非市场因素如政治待遇、社会舆论、政策和法律环境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仍有较大甚至是负面的影响,一般的环境分析方法无法预测这类因素,民营企业家难以把握和掌控其变化。

以下我们将考察企业规模、战略期限、发展阶段、学习培训等因素对民营企业家战略规划子能力的影响。

2.相关因素对民营企业家战略规划子能力的影响分析

表5显示,企业资产在1亿元以下时,规模对企业家的战略目标设定能力影响显著,而对环境分析能力和使命愿景设计能力无显著影响。这说明小企业的企业家更加重视企业的经营目标设定。由于样本企业中小企业的占62.3%,因此目标设定能力对整体战略规划能力影响较大。

当企业资产在1亿元以上时,规模对企业家的愿景使命设定能力影响最大,对环境分析能力影响位居第二。可以看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家越发重视使命愿景的设计和环境的分析,其眼光更加长远和宏观广阔,其上述两种能力则越强。

类似地,发展阶段对企业家使命和愿景的设计能力有显著的影响。相对于成长期的企业,企业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家更重视使命和愿景的设计,其能力也相对更高。而在成长期的企业中,发展阶段对企业家战略匹配能力有显著影响。反映出这一阶段企业家更加重视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的建立,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当企业采取3年以下短期战略时,战略期限对企业家战略目标设定能力有显著影响,即采取短期战略的企业家更重视战略目标的设定。当采取3年以上的中长期战略时,战略期限对企业家使命及愿景设定能力、环境分析能力和战略匹配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所采取战略期限越长,企业家战略眼光就越系统、长远和广阔,反之则相反。

表6显示,对于受过系统战略管理培训的企业家,培训状况对其使命和愿景设计能力的影响更突出,即培训提高了企业家抽象思维的能力,拓宽和延长了企业家的战略视野。而对于未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企业家,以往的经验可能会固化其目标设定和战略匹配能力。可以看出经验型的企业家可能更擅长于制定具体战略目标并组织战略的实施,而非系统和长远的思考。

三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企业家的战略目标设定能力对其战略规划能力影响最大。民营企业家最为重视经营目标的设定,但这方面的能力水平并不高。在具备采取短期战略、资产规模小、未受过系统的战略管理培训等三种条件之一时,企业家均最重视战略目标的设定,上述三因素分别对企业家的战略目标设定能力影响都最为显著。这反映出现阶段民营企业家更重视现有业务经营目标的实现,而非企业的使命和未来愿景。

使命和愿景设计能力对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的影响位居第二。在具备资产超过1亿元、企业采取中长期战略规划、企业家接受过系统战略管理培训等条件之一时,这三种因素分别对企业家使命和愿景设定能力的影响都达到最大。反映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战略期限延长、企业家学习和培训状况的改善,企业家系统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视野更加宏观和长远广阔,更加重视使命和愿景的设计,从而其相关能力则更强。因此,在主观上民营企业家仍需进一步改善自身的培训和学习状况,提高系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因为没有使命和愿景的目标有可能会退化为经营业务指标,把企业引入歧途。

战略匹配能力对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有显著影响,其作用位居第三。其中发展阶段、资产规模、战略期限和学习培训等四个因素对企业家战略匹配能力有显著影响。在具备资产规模小、处在成长期、企业家未受过系统战略管理培训、采取中长期战略等条件之一时,企业家重视战略匹配和战略实施保障体系的建立,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但对于未受过系统的战略管理培训的企业家,以往的经验有可能会固化其目标设定和战略匹配能力,制约其系统和长远的战略思维能力。

环境分析能力对企业家的战略规划能力无显著影响,且该能力水平最低,反映了企业家自身能力的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分析能力不构成战略规划能力的要素。当企业资产规模超过1亿元,或采取3年以上的中长期战略时,资产规模和战略期限对企业家环境分析能力影响显著。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或采用中长期战略时,企业家则更加重视环境的分析,眼光更加宏观广阔,从而环境分析能力更强。

另一方面,这一结果说明在转型经济时期,由于制度环境的不稳定,民营企业所面临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增强时,环境的预测和分析对战略规划的作用十分有限。反映出非市场因素如政治待遇、社会舆论、政策和法律等制度环境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仍有较大甚至是负面的影响,这类因素运用一般的环境分析理论无法预测,其变化也是民营企业家难以把握的,进而诱发民营企业的短期经营行为。这可能是许多中小民营企业无长远规划,采取随机战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制度环境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抑制了企业家环境分析能力的开发,政府需要进一步改善和稳定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政策、法律和舆论等制度环境。

*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建议与评论;感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项目批准号:07BJY053。

标签:;  ;  ;  ;  ;  ;  ;  

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构成及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中小企业为例_企业战略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