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库枢纽工程的设计特点论文_张华兴

云南仟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文章主要从工程投资、施工以及地形地质等角度出发,对水库枢纽工程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践证明,该工程设计方案安全有效,可靠性高,如此也为后续的缩短工期和提前截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关键词:水库;枢纽工程;设计特点

水利枢纽工程,即修建于某一地点或河段,并以水资源利用与开发、水灾防治等为目标的水工建筑物综合体。实践过程中,水利枢纽布置属于关键性的内容,在此应遵循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则。同时。还应满足工程的功能要求,适应建设区域中的自然环境,如此才可实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等目标。

一、水利枢纽布置方案

在本次研究中,一共选择了两个具备基本条件的坝址,分别用1号、2号来代表。其中,1号大坝的坝基顺河断层宽度以及河槽段总宽度均高于2号,基础处理以及坝体工程量较大,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泄洪建筑物的工程量较大,且线路较长,故1号大坝工程的投资成本要远远多于2号大坝。经综合对比之后,决定选择2号大坝进行研究。

(一)枢纽工程布置知特点分析

第一,充分结合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并要确保整体的设计方案合理紧凑。第二,选择应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根据基本的料源情况和大坝基本条件,合理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和工程开发资源,通过施工围堰与坝体填筑结合,可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布置难题,节约建设成本。第三,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在右岸地形垭口位置布置溢洪道轴线最为合适,溢洪道闸室通常以宽顶堰结构为主,在确定闸底高程过程中,需进行综合对比,如此更加有助于工程运行和施工期间的防洪安全。将坝料、河道与溢洪道尾水渠进行合理连接,可为大坝工程的安全性提供有利条件。第四,在设计泄洪洞洞线的过程中,选用了尾水与泄洪洞尾水相交的方案,在大流量泄洪的过程中,尾水将影响泄洪洞尾水水的安全性,但对于洞出口泄流的影响却并不突出。经过溢洪道,泄洪洞尾水可顺利流出,并进入河道,如此也为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了良好保障,动线的进出口位置设置的科学、合理,可防止围堰施工和出口洞险施工之间的相互影响。泄洪洞进口底高程设置为88m,如此设置更加有助于工程布置,虽然会对施工截流造成一定影响,但是通常不会造成致命性影响,且通过该设计,还可大幅度减少投资成本,更加具有经济性。图1为某水库枢纽工程设计[1]。

图1

(二)水利枢纽布置方案

在本次工程研究中,2号大坝属于开阔、平缓的二级阶地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并不具备泄水建筑物布置的基本条件,但在土石坝物质上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坝右岸为基岩区,在地形上存在垭口,具备输水洞、泄洪洞、溢洪洞等建筑物建筑的基本地形条件。在河槽段地下,虽为基岩,但仍然存在厚度在260m左右的影响带和断层破碎带,不具备溢洪洞建筑的基本条件,因此,输泄水建筑物均选择在右岸进行布置。受到地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右岸中能够布置泄水建筑物的场地十分有限,且轴线调整难度也比较高,若坚持选择在此进行布置,则通常会对大坝的安全性造成影响。经多次审查和多方案对比之后,最终对枢纽布置方案加以确定,土石坝布置在河床位置,溢洪道布置在右岸B处,同时,还应在溢洪道左侧布置泄洪洞,输水洞在溢洪道右侧进行布置,最后与退水渠、供水渠、工作闸以及节点站等相互连接[2]。

二、水库工程主要你建筑物特点分析

(一)大坝

1、坝型选择

在开展该工作的工程中,应重点考虑枢纽中各建筑物的布置、施工状况、筑坝材料的运输条件、河流的水文状况、地形地质条件等等。

水库工程坝体,填筑工程量暂定400万m3,若全部选用粘性土料,且土区开工深度定为2m左右,则料区占地约为365ha。为避免工程建设给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实践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选用水库上游淹没范围内的材料。但建设过程中,通常不宜全部使用均质土坝,如台地坝、主河槽等便可选用分区坝坝型。

斜墙坝和对心墙坝,受到该水库地形以及洪水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围堰高度较大,堰顶高程约为107m,高度最大为25m,围堰过程中的土石方工程量约为54万m3,在坝体范围之外,并不具备布置围堰的基本条件,在此情况下,可与坝体进行有效结合[3]。

对分区坝,在此考虑到围堰与坝体结合以及河槽段截流之后的工期控制,相比于心墙坝,斜墙坝坝型的优势更加突出,且可节约大量的投资成本,因此,可将斜墙坝作为左岸阶地和主坝河槽段的代表坝型。

2、坝基处理

坝基卵石混合土属于强透水层,在河槽的一级阶地下位置存在影响带和破碎带,其断层的总宽度在270m左右。为防止渗透变形以及坝基渗漏,在对一级、二级阶地、河槽等进行防渗处理的过程中,均选用混凝土防渗墙方案。除此之外,结合坝基大断层、防渗线等相关资料,粘土质砂砾岩以及顺河大断层的透水性较为显著,因此,可在该段防渗墙之下布置灌浆帷幕。

(二)泄洪洞

1、布置特点

该水库在建设过程中,其泄洪洞布置在大坝右岸,具有着施工导流、水库放空以及泄洪等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均采用泄洪洞进行行泄洪,而在超出特定范围以后,通常采用敞泄方式泄洪。在布置泄洪洞的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工程布置要求,且工程的地址条件也要良好,要能够为后续的正常稳定运行以及泄洪洞导流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工程选定的地址条件较好,洞线与溢洪道进口相距较远,流态良好,出口尾水直接流入溢洪道尾水,在经过溢洪道流向下游河床,如此布置,可有效防止回水对下游坝脚的冲刷[4]。

2、结构

泄洪洞与右坝头进行相邻布置,如果选用压力洞型,在进行施工导流的过程中,通常很难控制明满流交替流态,且与设计规范相违背。实践过程中,洞长较短,为防止流道发生变化,经过分析比较之后,决定选用城门洞型式,进口洞底的高度设置为88m,长度为200m。

(三)溢洪道

溢洪道布置在泄洪洞的右侧,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通过施工期导流,可有效解决施工导流问题。经方案的综合对比,最终确定堰顶高程为102m,各孔宽度为15m。泄洪闸采用液压启闭机方案,工作闸门选用液压启闭机和斜支臂弧形闸门。在此过程中,普通的钢筋混凝土通常很难达到设计的实际要求,故可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来进行,通过该方式减小牛腿尺寸和闸墩应力。

结语

综上所述,该水库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对坝址进行确定,之后结合坝址的地质地形条件,并综合建筑物的实际特点,最终对水利工程枢纽布置加以确定。从实际建设状况来看,该布置方案科学、安全、合理,且施工便利,为后续的缩短工期以及截流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陈锐,蒋晶.浅谈某水库枢纽工程的设计特点[J].建材发展导向,2013,09(6):318-319.

[2]王佳玉.渔洞峡水库枢纽工程布置及设计特点[J].科技与企业,2013,6(6):87-88.

[3]别大鹏.引江济汉工程设计特点及关键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16,47(7):3-8,13.

[4]林秀山.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设计特点[J].中国水利,2014,6(12):11-14.

论文作者:张华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某水库枢纽工程的设计特点论文_张华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