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微论文_李昕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微论文_李昕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分公司 天津市 30019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事业也得到了大发展,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实现电力调度的一体化技术对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体化技术,减少工作量,保持系统模型之间的协调性,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无缝隙连接。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由调度总站、厂站端、通信设备三部分组成。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为: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与调度、电力市场化运营与可靠性、发电厂运营决策支持、发电站综合自动化等。目前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基本上是采用客户服务器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方式,这样的体系结构实现了多功能任务的传输,使运行的范围不断扩大。

2 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应用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电网损耗。将一体化技术应用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实现智能化管理,能及时迅速的进行检测和管理,发挥一体化技术的价值和意义。把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有利于最大程度的降低电网损耗。2)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发挥作用,合理规划控制,检查是否存在异常,防止故障的发生,提高办公效率。将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平台、功能、图模库、接口实现一体化,在一个界面中实施工作,节约时间、精力,提高效率。3)有利于负荷管理。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系统运行负荷的管理,使系统的供电量、负荷率等实现最大化的使用率,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使系统的负荷管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3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需要提高注意力,认清问题所在,并积极寻求措施来解决问题。1)系统平台差异大。目前我国的电力调度平台有很多种类型,如HP、IBM、SUN 等硬件平台,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平台差异大,每个平台与平台之间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都各有不同,这样的话电力调度工作就会完成的不一致,给系统一体化管理带来了难处。2)电网模型的多变性。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经常会有电网模拟系统与运行数据不同步的现象,导致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无法准确把握各种现象与数据,使工作出现失误。3)电网模拟的稳定性低。电网在自动化调节过程当中,受到人力、速度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经常导致其在过程中发生故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致使电网的稳定性降低。4)信息关联性低。在电力系统当中,各系统与平台之间的关联性很低,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往往都是孤立存在的。而且市场上的系统产品类型非常多,国内外的产品往往在结构特点、数据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4 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1)电力调度平台一体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有很多种选择,这些硬件和系统比较稳定、安全,但是他们之间却存在着不少差异,各自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不能很好的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实现电力调度平台一体化技术,既提供系统的应用中间平台,构建一个软件包,使它在应用中间件的运行与开发当中将上层应用和底层系统隔开。这个应用中间平台具有实效性,高数据传输性优势,支持多种语言,跨平台的进行分布与计算。还可以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对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通信与请求进行分配等。目前最先进的电力调度平台是图形应用平台,它提供图形之间的分析、转变、操作方面的服务,充分考虑了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的差异,为系统的扩展与其他系统实现无差异的服务提供了机会。计算机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被运用在电力系统中最为广泛的技术,被运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配电、供电等等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实现了配电智能化,广泛的运用在电力系统的供变电和输配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服务,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工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自主精准的分析存在的障碍,使得障碍的分析率和准确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电网调动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中也是非常突出的一门技术,直接关系和影响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进程,在对信息采集的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凭借对这项技术科学合理的有效利用,让各个地区以及各个级别电网之间实现了自主调配,让我国的电力系统的电网设备有机的相结合,完整的记录了电力系统的各项运行数据。

2)电力调度功能一体化。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其中的各种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这些功能中,每个功能都需要不同的数据库与操作系统,为了使更便捷、快速的完成工作,就需要将这些功能实现一体化。这就需要通信中间件让不同的功能系统之间同用一套模型、数据与界面平台。a. 集控功能一体化。集控功能可以更好的实现责任分区与信息分流。责任分区即为通过一个界面将厂站和设备组合起来,进行明确的划分,实现相应的功能。信息分流即为进行区域编辑,组合各种电压,对电网的信息进行监视,从而实现分流。b. SCADA、PAS、和DTS 一体化。采用智能化技术,将SCADA、PAS、和DTS 组合在一个界面操作,实现数据录入一体化、数据维护一体化、数据展示一体化,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

3)电力调度图模库一体化。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实现建模和数据库的录入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其内容复杂,过程繁琐,需要的时间、人力也很多。因此,需要整合操作,实现图模库一体化技术,这样就能提高效率,减少失误。图模库一体化技术在应用功能方面上可以包括,快速绘图建模、全站自动生图、智能化的图形拓扑、图模库的多重校核、服务器的图形管理、一体化的绘图建模等。利用这些功能,更好的控制和管理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电力调度接口一体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集成的需求,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接口已经不能适应电力工作的发展了,需要接口实现一体化技术建立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信息模型,实现信息共享。在访问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服务接口,进行查询、记录,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与整合,不断更新服务器的接口。

5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电力调度一体化,能够最大程度的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效率。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调度存在着系统平台差异大、电网模型多变等问题,但是如果积极做好一体化工作,在电力调度中实现平台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图模库一体化、接口一体化就能充分发挥一体化技术的巨大价值作用,保障电网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稳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肖奔.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1):37-38.

[3] 赖佩坤.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14):53-54.

论文作者:李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微论文_李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