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的疗效分析论文_刘献

南县人民医院 湖南 益阳 413200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风险与其血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录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9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依据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情况处理为两组,即116例未发生左心室肥厚患者命名为对照组,76例左心室肥厚患者命名为分析组,两组均接受血尿酸水平检测,组间比较各项数据结果。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风险,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尿酸水平;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相关性

现阶段,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之一。研究表明,高血压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在代偿条件下,很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异常表现为左心室肥厚,而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左心室肥厚,能够预测出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另外,有研究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对于左心室重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原发性高血压的致死率相比,高尿酸血症的致死率更高。所以,本次研究针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录的192例原发性患者确定血尿酸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探究血尿酸水平检测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利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9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依据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情况处理分为两组,即116例未发生左心室肥厚患者命名为对照组,76例左心室肥厚患者命名为分析组,比较两组各项资料,均呈现P>0.05,不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男性61例,女性55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45岁,中位年龄(59.23±5.35)岁。分析组,男性46例,女性30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44岁,中位年龄(59.68±4.97)岁。

1.2筛选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相关协议;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在未服用有降压作用药物的情况下,舒张压与收缩压分别超出90毫米汞柱、140毫米汞柱;60天内未服用对尿酸代谢水平有影响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利尿剂等。

(2)排除标准。存在心肺功能障碍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严重心律失常者;有糖尿病者;年龄超过80岁患者;依从性不良者。

1.2方法

对所有入组患者实施心脏彩超检查,借助二维图像的指导,对左心室质量指数进行计算,左心室肥厚标准:男、女分别为左心室厚度超过125g/m2、110g/m2[1]。所有患者在入院12小时后开始测量血尿酸、血脂水平,选择测量血液样本为静脉血,依据血尿酸水平判断患者是否有高尿酸血症,判断标准为男、女分别超过420微摩尔/升、357微摩尔/升[2]。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血压水平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软件SPSS17.0完成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以均数差(±s)体现,若P<0.05,则分析存在统计价值。

2.结果

如表1,分析组各项指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可见统计价值(P<0.05)。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病之一,同时也是造成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该病造成损伤程度最大的靶器官即心脏,当心脏受到损害后,可以直接通过是否发生左心室肥厚表现出来,引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几率增加,比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就目前来看,临床中尚未对原发性高血压引发左心室肥厚的发病机制加以明确,但是能够证明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血尿酸是机体中一种代谢物质,经过肾小管完成代谢过程,肾脏负责对血尿酸水平的过滤、重吸收进行调控。部分相关研究结果能够证实[3],在患有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肾功能发生损伤的初期表现则是血尿酸水平增高,当患者血尿酸浓度有明显增加试,患者的血流通常程度越差,血管阻力增加,肾脏灌血量有明显减少。临床实践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加以控制,如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情况的独立因素是血尿酸水平增高,也就是患者患有高尿酸血症,那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加以控制,就可以降低其发生左心室肥厚的风险,对患者的治疗有显著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是否发生左心室肥厚情况进行分组处理,对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收缩压、舒张压进行比较,结果证实,分析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均体现出更高,且组间差异已经达到统计价值存在标准,证实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受到血尿酸升高的影响,也就是说,高尿酸血症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的一项重要因素。而分析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更高于对照组,证实了存在左心室肥厚情况的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未发生左心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足以证明,血尿酸水平升高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加以控制,是降低其发生左心室肥厚几率,进而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傲亚, 朱永芳, 王宁,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 35(5):362-365.

[2]刘建峰, 武艺, 郝鹏, et al.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7(1):6-9.

[3]陈桂洪. 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18, v.38;No.180(02):9-11.

论文作者:刘献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的疗效分析论文_刘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