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取得突出的成就,在地质勘察阶段,需要做好各项处理工作,按照测试要求实施。在整个落实过程中,确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地质问题的缺陷,实现工程建设的稳步运行。在勘察处理阶段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优势明显,为了发挥现有技术方案的最大化作用,总结技术特征后,合理实施。本次研究中以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方式和要求为基础,对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应用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需要建设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我国当下的建设工程而言,对勘测的深度以及分辨率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勘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应对原有的技术进行创新或改革,使其符合当下的建筑需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地质勘测方法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地质勘察和编录
工程地质测绘和编录是水利水电项目中的关键所在,根据地质勘察设计要求可知,为了保证勘察设计的稳定性,要做好各项处理工作,保证地质勘察到位,实现有效编录。地质测绘和编录以地质勘察为前提,在实施阶段,总结施工经验后,分析体质,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地质测绘和编录等察觉,通过多种学科数据分析后,解决其中存在的地质问题。根据现有编制准则和具体要求可知,工程地质测绘和编录是一项基础和关键的工作,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地质点测方式、路线勘察设计等进行解剖。对于特定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编制前以提升地壳稳定性为前提,结合现有勘察手段,落实地质研究工作。从这一角度而言,要想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稳定性,要合理应用勘察技术。
2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地质勘测技术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测绘工作中开始充分运用当前较为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
2.1 3S信息技术
(1)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技术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空间星座、地面控制以及用户设备。GPS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工程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等相关信息。另外,在实际使用该技术时,不要求站点之间维持良好的视同,因而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具备较多智能化因素,有效提高了勘测的准确性、持久性。
(2)RS(遥感)技术。RS技术即遥感技术,该项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测工作中,主要依据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波,通过传感器对电磁波信息的反射效果,实现对于地址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最后成像,将地质状况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RS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选线或选址质量,扩大测绘区域的面积,帮助控制外业工作量,最终提高地质勘测工作的实际效率。
(3)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测中,GIS技术的使用旨在实现对于实际地质勘测区域中各种资源环境信息的属性分析,依据最终获得的信息,采取必要的分析与测试,确保勘测结果的准确性。应用GIS技术还可以准确绘制地质测绘图,常见的图件类型包括等值线图、平面图、柱状图和剖面图等,并针对勘测结果所形成的图像、数据信息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处理。
(4)网络技术。网络技术主要指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地质勘测技术的支持,采集数据资源。当前的网络技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远程遥控,例如在水利工程中较为常见的WebGIS技术,即是以网络技术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地质勘测工作中所需要的计算环节,同样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实现功能性扩展,提升自身工作的精确性、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物探技术
物探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工作中的主要勘测对象是区域中的地球物理场,是将勘测仪器作为载体,实现对于工程地质构造、埋深等方面的评估。
(1)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借助既有的钻孔或平洞,通过接受或反射的方式,实现对于射波的集中采集和处理。该方法能够模拟所采集的孔洞间岩体波速值发展趋势,并构建基础模型,以作为推断该区域地质岩体实际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变化情况的重要依据。在地质勘测中应用该技术,可以详细反映出孔洞间岩体结构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构造,以及结构完整性等状况,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2)钻孔彩色电视系统技术。该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工作中,发挥了有效提高信息准确性的作用,可实现钻孔电视、光电耦合器装置两者的有机结合。该技术能够通过彩色图像的方式,重现所勘测到的地质状况,同时提高地质勘测结果的使用生命周期,因而达到提高勘测精确度的效果。
(3)高密度电法勘察。高密度勘察方式属于电阻率勘察方式,为了达到理想的勘察效果,提前对技术分析,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得到准确数据后,将其放置在被测点上,利用对应的电极转换后实现信息采集。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后,能不断提升工作效率。根据信息流程和规划要求可知,只有得到更多的信息量,才能实现信息数据的采集。
(4)浅层地震反射法的应用。此类技术形式应用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地质勘测技术,其初期特点是利用性强,通过最佳窗口技术测试后,其实验比较成功。以P波或者SH波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对浅层反射震源、最佳窗口等进行实验后,能得到准确的数据。以横波能量为例,在数据处理阶段研制出钉靶在震源垫板,能使得横波的能量得以激发。在相关参数选择好观测过程中,对分辨率以及信噪等技术有严格的要求,实施过程中积累很多经验,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上,得到了对应的成果。除了应用ES数据采集系统后,制作出系统和软件处理软件,对各类信息评估后,能实现数据信息的整合,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3 GIS技术在水电水利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本文对其内容进行了如下总结。互联网络是实现数字化的基础,只有通过网络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遥控,网络GIS也可以称作是WebG IS的简称,其主要是通过INTERNET技术开发获得的产物,最明显的优势就是能为大众提供检索服务。3S技术集成,不是简单地把GPS、GIS以及RS结合在一起,其主要利用互联网络将数据接口进行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更有价值的系统。GIS主要是对多种数据进行处理、存取以及集成,并对目标进行定位、跟踪。RS主要是用来提供目标及相关的语言信息。3S技术的结合将会给水电水利工程带来更好地发展前景。地理信息建模系统也可以简称为GIMS,其能对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进行准确地勘测。VR-GIS技术,主要是利用虚拟技术与GIS相结合,以达到仿真的水平,从而对实际的地区进行更好地表达。
结束语
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随之变化,在新时期基础设施作业阶段,需要确定更为完善的管理系统。以水利水电项目为前提,可以以支出开发和利用为前提。各种物质地质勘察在持续利用前提下实施,本次研究中对3S技术和物探技术等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现阶段要实现资源持续开发与高效应用就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衡量标准是以地质勘测作业质量为准,所以说地质勘测作业质量的提高可以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克元.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主要方法及其发展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08):31~34.
[2]张凤雏.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物勘方法与技术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2):44~46.
[3]邓水根.论新科技发展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方法与技术[J].河南科技,2014(03):16.
论文作者:黄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地质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数据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