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模式与中国新的发展方向--基于2001~200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市的创新指数分析_创新型国家论文

中国区域创新模式及发展新方向——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01-2009年创新指数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省区论文,方向论文,区域论文,指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标志,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通过科学技术提升竞争力”成为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四大主题之一,足见世界对于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采取切实措施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增加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实施积极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正在全面奔向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之中。中国是特大型国家,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之根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需要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比较,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寻找竞争发展差距与不同发展的模式。区域创新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根本途径。

在“中国创造”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由之路的今天,创新研究也突出到一个系统性研究创新的新高度。本文密切联系我国实际,将系统创新能力内涵具体阐释为资源能力、攻关能力、技术实现能力、价值实现能力、人才实现能力、辐射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网络能力等8个要素方面(见图1),相应选取了39个评价指标,通过综合指数、要素指数和基础指标信息构建我国创新能力建设研究的公共信息平台,为全面系统测度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分析创新演进发展阶段,配置创新资源,更好地发挥创新推动力提供政策建议和研究平台。[1]

在整个区域创新系统活动过程中,企业创新是基础,产业发展是创新的根本目标,自主创新则是创新能力培育的关键和核心,带动周边是创新的自然延伸即创新的辐射作用。

图1 创新指数体系理论框架图

创新指数依据知识生产函数理论,结合我国自主创新目标和过程,全面刻画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涵盖制定的创新型国家的科技指标体系。[1]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发展,2009年是我国经济全面恢复的一年,全国各地进一步强化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创新指数是关于创新系统中的一个核心能力的度量,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表现,还取决于这一系统的一些为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持的非技术要素。2005年的新版《奥斯陆手册》(Oslo Manual)扩大了创新的定义,增加了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这两类创新本身并不是技术创新,但它们却对于生产力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各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非技术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性和意义逐渐显现,创新系统的发展度量应逐步发展涵盖非技术创新的测度。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是企业为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更大的提升、创新效果更好的发挥所展开的企业经营发展上的非技术创新活动,它不是技术创新,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创新活动,是企业创新系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阶段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为关键、最积极作用和直接推动产生创新效果的方面。从区域或者国家角度看来,技术创新和创新系统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和市场网络的聚集,以及通过技术交易市场调配各种资源,促进产业间合作创新的网络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创新资源的网络合作,企业组织管理非技术创新,金融产业的创新支持,以及文化创新的辅助支持,成为促进中国区域创新系统能力提升的四种关键的创新力量,也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之路的新动力。

二、2009年我国31个省区市创新能力综合指数

2009年我国31个省区市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如图2所示,上海达到90,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位居第二之后,再次夺回第一的位次,体现了其在创新能力上有力的持续力和回复力,尤其得益于其强劲的创新技术实现及价值实现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网络。而北京连续9年位居榜首一二的位置,主要受益于其在创新资源、攻关能力和创新技术实现方面的绝对优势和强劲动力,以及其在创新网络能力方面的提升。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分布来看,上海、北京、江苏、广东仍处于明显的优势位置,山东、天津、辽宁、湖北、浙江追赶势头较强,四川、陕西创新指数分值均在60以上,其他地区不足60,此三类间有明显的指数落差。此外,在60以下的地区也有河北和甘肃,贵州和西藏,它们之间的落差的明显,即在60以下地区又形成了3个小群体。东部地区由于良好的经济基础,发达的高等教育和集中的创新资源,创新指数处于较高水平,中西部地区除湖北、四川和陕西外,多处于落后位置。从2009年的整体创新水平来看,区域性的阶段性发展趋势明显,各个区域之间的创新能力差异显著存在,下面就从各区域创新发展多年的变化趋势来看中国创新发展的阶段特征。

图2 2009年中国31个省区市创新指数比较图

三、31个省区市创新指数的变化趋势

创新指数发布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各区域创新实践的检验,从9年的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情况看,各个省区市的发展在这个10年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下面,笔者运用波士顿矩阵对各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状况进行初步的判断。

波士顿矩阵将31个省市分为四个不同的区域类型(见图3)。

图3 2001-2009中国31个省区市创新指数波士顿矩阵

第一个区域即图3的第三象限(左下)——起步区,这一象限包含了我国31个省区市中近一半的区域,这些区域完善的创新系统尚未建立,仍处于创新能力发展的起步阶段,技术创新规模相对较小,发展速度较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些城市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

第二个区域即图3的第四象限(左上)——崛起区,这一区域的湖南、黑龙江、重庆、河南、河北、安徽和山西都是新兴的创新中心,虽然创新规模不大,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成为创新区域崛起的新秀。

第三个区域即图3的第一象限(右上)——繁荣区,落入该象限的区域是在这10年间创新发展水平较高,同时又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城市,这一象限的城市主要包含江苏、浙江、湖北、辽宁、山东和四川,其发展要显著快于成熟的创新强势区域,即将成为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风向标。

第四个区域即图3的第二象限(右下)——成熟区,这一象限内的省区市,是创新发展的龙头区域,创新能力在各个要素上都有显著优势,但创新发展速度相对迟缓,应该说像北京、上海、广东等区域,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步入成熟稳定阶段,创新资源和创新需求都在较高水平和较大规模运行,进一步扩张创新需求的能力稍显不足。而天津和陕西坐拥较多的创新智力资源和研究能力,但市场化能力稍显薄弱,导致创新能力发展迟缓。

我们可以看到,江苏、上海、北京和广东又成为繁荣区和成熟区的领头羊,这些创新能力较强的省市也有不同的优势驱动模式。增长率与9年平均水平的波士顿矩阵分析将我国区域创新的发展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群体,也可以看做是创新系统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各具特色,而又有其不同的驱动因素,下面就从该四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分析。

四、31个省区市创新的区域发展模式

2001-2009年发布的创新指数给出了我国各省区市创新能力的一个基本评价,让我们了解到创新资源在地域间的分布,各地区在创新攻关能力上的差异,创新的技术、价值以及人才在各省区市的具体实现情况,以及创新对产业经济的辐射和网络作用乃至持续发展水平的效果。应该说通过每一年的数据分布,对各地区的创新基本水平是一个很好的概括,但各省区市的创新水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十年来,各省区市的创新发展模式可以通过2001-2009年创新指数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来分析(见表1)。八大创新指数的核心要素中,各省区市在这一年的发展中实现了哪些创新的相对优势的保持,以及哪些创新劣势的改进,从而归纳出各个省区市创新9年来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和弊端,为各省区市的创新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对各地区9年创新综合指数发展及其创新发展拉动要素的聚类分析,可以把我国31个省区市发展分为六个大类,与波士顿矩阵的分类结果相对应,这六个大类间创新能力的发展模式也代表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四个阶段。

从表1既可以看出中国区域之间创新发展现阶段的不同模式,也可以看出中国区域创新系统能力提升的整体阶段。从发展模式而言,31个省区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创新驱动模式:

(一)创新网络构建市场开拓驱动型

最为初步的创新发展模式是西藏、青海、海南、新疆四个相对落后的省区。其创新发展刚刚起步,主要依靠产品的更新改造和模仿创新来开拓创新市场,同时依靠产学研创新网络的初步构建实现创新基本观念的构筑,为创新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平台,以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

(二)人才引进改善创新环境驱动型

第二种比较基本的创新驱动模式就是先引进人才为创新活动建立基础,再通过科技投入的大幅度增长以及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来发展创新环境,属于这一驱动模式有山西、黑龙江、广西、甘肃、内蒙古、江西、重庆、贵州、云南、宁夏10个省区,这些省区在发展阶段上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到崛起阶段的过渡区,创新系统初步建立,创新资源相对匮乏,还需要从创新最根本的人才和资源入手,引进吸收高端人才,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以便促进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三)创新资源人才双向驱动型

第三个阶段的创新系统发展便是崛起阶段的资源人才双向驱动模式,由这一模式驱动的省区主要有河北、安徽、湖南三个省份,这三个省份的创新除了依靠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更重要的是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包括研究开发经费的大力投入以及大量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智力支持。从而使得区域创新能力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四)创新市场需求辐射拉动型

创新资源和创新技术的发展,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市场化,带动产业升级,当这些资源和技术成功转化为新产品之后,就进入了市场拉动阶段,天津、吉林、福建、广东四省市的发展模式就是如此,这些省市的创新发展主要依靠产品市场的需求进行拉动。创新系统的发展也进入了成熟阶段,企业充分享受创新活动给它们带来的丰厚的回报。整个创新系统各项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而从这几个省市看来,其共同特点是创新资源的加大投入,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其创新产品打开了很好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从而实现了创新能力的优势。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传统的创新提升模式背后存在着隐忧,受到人才瓶颈的制约,创新攻关能力的发展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因此,它们的创新能力增长进入平缓期。

(五)创新资源转化的技术驱动型

为了保持创新活力,创新活动不仅打开了新产品市场,还要带来企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提高生产效率,引致技术革命。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就属于这种发展类型,创新资源的技术实现和转化为这些区域的发展带来了无穷动力,使这些区域成为我国创新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技术革新和高速发展帮助它们从崛起发展过渡到繁荣阶段。浙江和江苏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市场经济水平较高,以纺织品、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日用品的制造业为其产业发展龙头,同时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竞争中,以国外市场的带动来推进产业发展。同时,这两个省也注重依靠创新及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成为这两个省产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六)创新资源及攻关水平强力驱动型

从繁荣进入成熟的一个关键就是,该区域不仅要成为技术活跃区,还要成为技术攻关区,成为全国的技术核心所在。进入创新发展的成熟阶段后,新产品的生产和新工艺的开发已经进入稳定期,此时创新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技术攻关,北京、辽宁、上海、湖北、四川和陕西,这6个省区的创新发展就是攻关水平以及强大的创新资源力量作为驱动的。其中,北京、上海和陕西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龙头,其技术、市场、人才等驱动因素都发展比较成熟,技术攻关的任务自然落在它们身上。而辽宁、湖北、四川拥有大量的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蒸蒸日上。这一类型的创新模式的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开拓,创新资源升级,以实现技术的市场化,促进全面发展。

纵观以上6种创新模式的发展,不难发现创新网络贯穿始终,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发展好产学研创新网络,就是发展区域创新能力的坚实根基和源源动力。而上面的6种模式四个阶段总体看来,从起步区到崛起区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区域的工业产值和企业绩效大量依赖于大规模生产和外来技术的模仿创新,这一阶段可称之为“中国制造”阶段,是中国创新系统的起步模式。而从崛起走向繁荣的关键因素,在于将外来引进技术转化为中国企业生产和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阶段的创新方式已经从模仿变成消化,可称之为“中国能力”阶段。而随着创新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创新能力的提升进入质变阶段,也就是不再依靠他人之力,开始实现自主的创造和攻关,创新自此进入成熟阶段。

五、区域创新发展的新方向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区域创新发展的特点,而面向“十二五”期间,创新型国家建设之路应该如何走,需要在对这些区域特色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指数围绕着技术创新的角度,对我国区域创新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宏伟目标,技术创新是核心,而非技术创新的特殊性,使其成为这一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助推力量。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交通设施便利快捷,网络数字化创造了科研、生产和生活联系的新方式。创新从技术到管理,再到金融和服务,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创新是整体性的社会活动,不能只局限于科技领域。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除了要考虑技术的创新之外,同时也必须考虑非技术方面的创新。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路径中,创新指数所衡量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根本,而非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和管理作用,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备的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模式。具体到日常生活中,非技术创新主要包括金融创新、文化创意、服务创新等。而在各种各样的非技术创新中,对于中国区域创新发展提升而言,组织管理创新是当今中国非技术创新的中心环节。发展中国家可以轻易引进技术,可以轻易引进资金,然而,技术和资金只不过是工具,它们只有在能干、高效的管理人员的恰当使用下才会有效发挥作用。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组织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组织创新不仅是产品和工艺创新的支撑要素,也可能是企业自身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组织创新能改进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学习和利用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企业也分配大量资源用于市场调查和新市场开发,如新市场定位、市场细分和新促销渠道的开发。因此新的营销策略对企业效绩起着重要作用,营销策略对于新产品的成功十分重要,并且在通过需求引导型创新进行产品与工艺开发中,市场调查和与消费者的联系可能起着关键作用。营销创新也不是技术创新,但它促进了市场繁荣,同时也推动技术创新。创新的发展不再局限于生产新产品,开发新技术,而是进入到了以满足需求、提高效率的全创新时代。

金融市场为创新提供了外援资本,实现了创新主体间网络效应的连接,而金融创新又促进了金融产业对企业创新支持方式的多元化。当然,高技术带来高回报,也伴随着高风险,因此,急需一个有效的风险控制融资体系来管理企业和金融行业之间的联系,使得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渠道和融资便利,而金融业也能在创新风险和创新收益中找到平衡,这就是金融系统的非技术创新支持。

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企业的创新文化理念是企业创新的根源,而这种文化的培养,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创新的推动相辅相成。文化创新产业的优化升级,要实现文化创意与产业的高度融合,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如果产业链条出现断裂,文化就形不成产业,产品卖不出去,形不成经济效应,文化产业化就无从谈起。

因此,笔者在分析中,在八大创新指数的要素之外,通过同样的设计理念和计算方式,引进了组织管理、金融支持和文化创新三个非技术的要素,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剖析。从表2可以看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创新指数及其相应非技术要素之间的关系。

表2展示了在4个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非技术要素发挥的作用。可以看到,在起步阶段,三大非技术要素的作用比较平均,更主要的是企业自身对创新活动更好的组织管理以及外部创新资金的支持,为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市场的开拓打下了基础。而崛起阶段,正是中国企业创造能力的培养阶段,此时,文化改革和创新从根本观念上改变模仿创新的老路子,鼓励企业积累研发能力,剖析外国技术,这才是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和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基本观念。而从学习转化为应用的阶段中,企业的组织管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管理者重视自主创新,为其提供硬件条件和软件网络,开拓企业创新资源网聚能力,并予以创新研发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支持,才使自主创新得以顺利推进。最后进入如北京、上海等发达区域的成熟攻关创新阶段,三种非技术要素又开始平均使力,社会创新文化达到极大发展。总结看来,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能力的提升,可以用图4来总结。

图4 中国区域创新系统能力理论框架图

当然,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还有许多重要的非技术创新的工作,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教育与文化以及科技诚信建设与伦理道德建设问题等。建成创新型国家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它需要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创新文化的培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全民素质的提高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只有动员多方面创新人才广泛参与,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创新活动,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国家。

六、“十二五”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并成为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方式,要在2020年完成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更应该着力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发挥非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和文化软实力,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区域合作创新网络,共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在新时代下,逐渐转变为创新网络关联下的产业间关联,区域间互动,以及企业自身创新资源的寻找。在这张网络的作用下,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开展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2]

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各区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尤其对于技术创新发展到比较高阶段的省份,面临着技术、人才瓶颈等一系列难题,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将有力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推动区域间的科技合作,比如对于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技术应用能力较强,但高等教育和科研基础相对薄弱,就要打破区域对教育、科技资源的限制,多与北京、陕西、湖北等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国家实验室,培养企业高端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同时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创投基金,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把高校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与当地的产业优势、创新优势结合,促进相关学科做大做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把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一创新网络平台的构建,将会协助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科技教育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本身也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体制创新,也为吸引优秀人才在区域间的流动,开展创新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完善国家与地方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新机制,加快完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新时期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三分之一的企业通过创新途径实现经营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改进企业组织管理,利用科技创造新增长机遇

企业组织管理方式的有效性,是企业在与顾客、供应商以及内部员工多赢环境下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也要与时俱进,适时改变陈旧的管理模式,引进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着眼于价值创造的战略创新。改造体现在企业不仅能够适应行业和市场的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利用变化甚至制造变化的能力。组织管理的核心,需要综合关注顾客、供应商的效用要求,更需要企业内部有效的信息交流。企业内部信息的充分交流有助于企业有效的创新行为。职能组织结构的革新对于创新的推动不单体现在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上,还包括其他任何有助于创新的资源有效流动。而基于产品市场的革新性营销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扩大创新成果的市场影响力,更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实现创新系统的全面升级,为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创造机遇。

(三)加强金融与创新合作,为创新解决资金之忧

创新资金是企业生产创新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也恰恰是阻碍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创新的一个严重因素。企业的创新资金,主要渠道可以是企业自筹、政府支持以及金融贷款,而对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而言,本身企业资金就较少,政府支持也存在向大企业倾斜的迹象,而唯一广泛使用的就是金融机构贷款,包括企业自身的一些投资活动为企业带来的资金融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市场经济是以金融为主导的经济,自主创新和金融资本高度融合,没有良好的金融支持,自主创新就不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政策性资金即财政支持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保证。

金融创新本身是金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银行业规避风险,有效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银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支持商业银行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3]积极鼓励商业银行针对不同层次客户提供各具特色的服务,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金融需求。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满足众多贷款难的中小企业的需求。中小企业在规模、技术和市场上的风险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金融支持和相应的配套服务。这包括信用担保服务体系、综合诊断体系等,同时建立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规划、预算制度等方面的辅导机制,这在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创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以根据当地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设立一些政策性机构,为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同时,金融机构也可以利用视角广、信息灵的优势,建立相应的信息咨询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咨询、筹集资金投向指导、项目评估、政策信息、商业信息等,以更好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鼓励非技术激励新趋势,提升文化软实力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应该把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全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完善的工业结构,强大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文化资源,为促进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文化创意在企业营销、企业文化培养,以及技术创新资源吸引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非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要着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文化消费,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提高文化原创新力,培育知名品牌,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加强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加快技术平台、技术产业基地、内容产业基地以及业务示范基地的建设,催生新业态,创新业务运营、监管和协调的体制机制,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创新。[4]

总体而言,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之路,创新先锋是企业,而参与创新网络的企业中以中小企业为主,它们要与高水平的院校合作并非易事。而产学研合作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与省和地方政府及科技部门的推动措施有着直接关系。可见,创新活动不是一个个体、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业的任务,而是一个系统。因此,本文总结提出全创新理论的概念,这一理论是对创新活动发展全系统的一个归纳,进而提出创新的内涵,即不同的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在创新网络的连接下进行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把知识或能力成功地转换为直接或间接的市场价值,带动产业升级,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及国家竞争力。在多主体参与、多要素互动的过程中,作为推动力的技术创新与作为拉动力的非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促进了创新发展。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两个方向既独立又统一、相辅相成,共同演进——技术创新为企业生产和服务创造了新的技术,但仅凭技术创新往往很快就会触到技术的瓶颈,企业需要系统性的创新管理机制,包括提高创新进程效率的制度激励、组织方法和管理工具。只有当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方法的组织达到一定的融合程度时,才会诞生出引人入胜的模式创新和行业发展的新热点,进而推动竞争力的提升。

标签:;  ;  ;  ;  ;  ;  ;  ;  ;  ;  ;  ;  ;  

区域创新模式与中国新的发展方向--基于2001~200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市的创新指数分析_创新型国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