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的应用论文_秦燕芸,魏秀红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的应用论文_秦燕芸,魏秀红

(国网山西省陵川县供电公司 山西陵川 048300)

摘要:电力系统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悠久,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均离不开对电力的应用。我国整体的社会技术应用水平不断进步,现如今,电力能源应用非常普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电力运行系统给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便利应用条件,为了满足基本的供电需求,相关部门一定要开展科学的措施进行合理应用,这样才能股确保自动化的稳定开展。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科学自主的供电功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便利。

关键词:配电设备;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

随着人们对电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电网调度系统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因此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电网调度系统,使电网调度工作效率更高,除此之外,相比于传统的电网调度系统,现在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电网调度监测距离更远。当前,我国在电网调度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远动技术相结合,已经着重研究电网调度系统的网络化发展,以此来完善电网运行能力。

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概述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而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总系统。按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可以将其子系统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以及信息接收处理控制系统。远动终端设备被安置在发电厂中,其功能是实时采集发电信息和配送电量的数据,再根据发电信息向调度中心发出调度命令。远动终端设备大致有以下四个比较主要的功能:①采集发电厂的发电量数据;②将所采集的发电厂发电数据的信息传送给调配站;③调配站远动终端设备接收所传来的电量信息;④接收指令后执行调配命令。因此,电网调度系统中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都是由设置在发电厂、变电站以及控制室的远动终端设备所控制的,其中,远动终端设备通过被主控室的指令操控完成以上四个远动终端设备的主要功能。而信息传输系统可以通过其传输的信息形式分为数字传输和模拟传输。数字传输系统可以直接通过远动技术转换为远动数据后传入数字通道来完成数字信息传输工作;而模拟传输系统比数字传输系统更为复杂,它必须将所要传输的信息调配成模拟信号才能进行传输,并且影响传输质量的因素也有很多,如传输频率没有达到所需频率等。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信息传输系统都开始应用数字传输来增加信号传输的质量和准确性;信息收集、处理、控制系统则是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收集各个配电信息,再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信息下达指令从而控制整个系统来完成对电网调度的操控和监测。

2配电自动化设备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2.1开闭所故障自动隔离方面

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开闭所故障自动隔离技术不仅能够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操作传输、安全运作方面,充分发挥出其可靠性,同时它在整体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技术中也处于核心地位。同时,针对其中开闭所的构建,它的进线内容一般设计为断路装置的形式,再结合相关监测保护设备,起到实时的监测作用;而对于开闭所的出线内容则是采用负荷性开关来实现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有效控制,以至于开闭所能够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设备的信息传输提供良好的保障,为通信领域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一旦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该技术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及时地发现问题,提供科学的安全故障内容分析,并且立即将故障信息报告至调控人员,从而在明确安全突发问题的性质与位置之后,采取合理准确的处理方法,充分展现出对于安全事故处理的高效性。

2.2通信方面

对于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通信技术,通过分布在各个地区的单个配电子站来实现有关的数据信息接受、发送工作。配电子站不仅需要接收自身所在站的运行数据,同时还要执行周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信息接发工作,并且还要借助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光纤网络技术的优良特点,不断增加子站与主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目,搭建起两端数据信息高效、快速传输的桥梁,也能突破电压状态监测的局限范围,逐渐加强子站与主站的联系,加强子站与主站的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以配电载波与设备总线、公网为基础的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技术,能够在较远距离的安全故障监测分析中,发挥出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良好的安全性、可持续性,便于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偏远地区供配电情况,从而进行远程的调控操作,并且还能够利用以太网络接口优化设备通信接口终端,逐步提高系统运行中数据的传输质量,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用电提供保障。

2.3故障检测诊断方面

短路故障检测技术与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技术是配电自动化设备在电力调度系统故障检测诊断方面运用较多的技术,它的工作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是快速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展开全方面检测,然后及时向主站传输有关安全故障数据信息,其次找到具体的设备故障位置,针对实际的故障类型进行排除,大大提升了电力调度过程中安全突发故障的检测排除效率。同时,若是出现单相接地的电力故障,仍要在两个小时内进行供电工作,帮助工作人员在该时间段内利用完善的技术措施来做好安全故障处理工作,并且考虑到单相接地安全故障会出现较小的电流,因此需要结合接地系统对其较小检查、解决,充分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3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设计要点

3.1针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由于电力调配系统所要传输的信息是供给调配站调度系统作为指令的数据,因此首先便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进行设计时要针对所设计的系统再设计一套系统自救措施。除了系统要确保安全性以外,服务器交换机也一样有安全保证,保护好传输数据的安全。其次针对多个调配站使用同一个调配系统的情况,要避免因过多的调配信息而发生信息之间互相干扰的现象。最后要根据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并制订补救措施。一旦发生故障,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系统进行检测后得到故障原因,确保修复系统出现故障的能力。

3.2可扩展性要求

由于当下人们对电量需求日益增高,因此为了使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随着人们上涨的需求而正常工作,在设计时一定要预留出可扩展空间,提高系统硬件性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增设其他系统功能。一些区域还会因为配电需求量上涨而增加接入的调配站,因此在设计时要确保有足够的接入口,并且必须保证满足国际标准。

3.3开放性要求

当前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中,需要针对系统设置开放式结构,确保其他不同系统可以同时接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并且能够正常使用,即增加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兼容性。对于一些新增入的功能,系统的运行模式能够保证功能的正常使用。

3.4数据修复功能

为了避免因为突发状况而导致电网调配数据丢失的情况,系统必须具备如同飞机中黑匣子一样功能的数据修复功能,使系统可以根据发电站的配送信息重新找到电网调度量,并且在设计时预留出接收和发送序号,一旦无法自动修复、找回数据,还可以根据各个发电站与配电站之间的对应序号重新找回数据,使整个电网调配过程完全有保障的能力。

结束语

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领域配电自动化设备技术已经有了广泛应用。它在电气系统整体的发展过程中提升系统运行效率程度的同时,还使控制系统、设备在未来向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因此,电力调度的智能化、自动化作为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客服一系列技术难点,不断指引配电自动化设备在我国的探究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合理的电力调度,为安全、科学、可靠的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雷霆,刘生红.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问题分析[J].通讯世界,2014(24):94-95.

[2]李丽娜,刘雪梅.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信息通信,2014(12):91-92.

[3]张建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综述[J].无线互联科技,2014(12):34.

论文作者:秦燕芸,魏秀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  ;  ;  ;  ;  ;  ;  ;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的应用论文_秦燕芸,魏秀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