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写作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论文_辛燕子,司成兴

浅谈语文写作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论文_辛燕子,司成兴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一中学 辛燕子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羊川教育工作站 司成兴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对于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创设多种写作的环境与技巧,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写作 适应要求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性且综合性较强,它贯穿着师生间的情感教育,蕴含着人生的体验与感知,传递着彼此间的沟通欲望。写作教学自然就要将这一系列的任务顺利成功地体现出来。在学生实际写作中谈“文”色变的严峻现实面前,如何更有效地交给学生好的写作方法,克服学生一提笔就胆怯的写作心理,激发他们心灵世界中最美好的写作激情,从而达到教学和写作和谐共进的效果。

一、新课改后的作文教学现状

1.功利性的写作,使作文“病”得不轻。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作文命题中的中心主旨要求学生以实际出发,写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这本身是件最本质最好的写作指引方法,但却变成了学生和老师作文的救命法宝。作文不再深刻领会和挖掘文本的要义,作文训练也淡化了文本,结果就造成了学生写出的作文变成了“四不像”(即像记叙文,又像议论文,有说明文的模本,但又不像说明文,散文写的一塌糊涂,表意不明。)这个结果,严重误导了学生正确的写作方向,损害了作文教学的科学性,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2.短时效的办法,老师的好心办了坏事。

很多语文老师,面对学生的作文现状,不是没有想过对策,而是在想尽了办法之后,最终自定了一个“万全”的办法:统一作文要求,自定一个平均分,认为这样利于批改和讲评,更能第一时间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作文教学系统化了。但是,实践出真知,这种方法短时间是奏效的,但时间一长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事实上,这并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学生具有个体差异,行文自然也五花八门,这种求平稳,不想失分的初衷,恰恰破坏了作文的推陈出新和求新求异,这样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大多数学生成天埋头于理科学习,献身于茫茫题海之中,根本没有闲暇的时间去光顾中外名著,甚至自己喜欢的某一本书籍。阅读面狭窄,看问题不透彻,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写起文章来,文不对句,语言平乏,内容空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得分,讨好阅卷老师,就在开头第一段上下功夫,花时间背诵名篇开头,不管对不对上题,简单罗列出来,强行堆砌辞藻,使得阅卷老师首看文章第一段还觉得不错,但往下看就难以看下去了,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写作训练如果不从平时抓起是不行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新课改后作文的教学对策

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改进作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必须正视作文的现实现状,改变以往单一且错误的作文教学方法,按学生实际的作文问题出发,找出路,想对策,认真领会新课改作文教学的精神要义。

(一)博彩众多,厚积薄发,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素材的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平时不注重积累,不从阅读中发现美好,不收集美好,何来作文时的“囊中取物”和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经常鼓励学生多阅读,老师多和学生谈论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阅读优秀书籍,了解现当代不在中文领域却又能创作出高于中文老师的优秀作品,让他们明白学科无界限,生活才是造就作家的最好土壤。所以,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天地,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死课堂,用自己渊博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创作魅力,感染学生认识写作,爱上写作,发现写作,从而,自主地走进作文课堂,积极地探求写作的方法。这样,正确的作文教学效果就达到了。

(二)引而不发,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他们主动去阅读,主动去创作,是他们自觉、积极的接受写作训练,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规矩的行文框架和写作系统,而不是,撇开文本要求不管,天马行空,自在行文,结果,写作没有提高,连自己最终成为了一个怎样的生活见证者都无法确定,这和我们的新课改作文教学的目的就大相径庭了。

激发和引导学生写作兴趣的时候,要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学生不同年龄和心理变化的特点。给他们能够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去消化的文题,尽量挖掘适应他们心里需要的素材,适应他们纯真的感情需要。教师要时刻关心时政,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加强议论性文章的训练。总之,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成为一个勤奋的耕耘者,挖掘者,守护者。

三、新课改后语文作文教学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下作文教学必须围绕学生为主体,围绕“生活化”的基本路线进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写作体验,而这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活动,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这样下去,我深信,只要勤于实践,努力挖掘,大胆创新,坚持不懈,作文教学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局面。

论文作者:辛燕子,司成兴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浅谈语文写作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论文_辛燕子,司成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