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共青团的实践育人作用论文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共青团的实践育人作用论文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共青团的实践育人作用

□张 蒙

【内容摘要】 高校共青团是构成共青团组织的重要机构之一,不仅给党的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而且也是党的后备军。而围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服务在高校的育人作用中也逐渐突出。本文主要就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共青团的实践育人作用进行讨论,阐述了志愿服务在高校育人中的价值,并提出了发挥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作用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高等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志愿精神是众多优秀品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迈向美好人生的重要支撑信念。志愿服务简而言之就是指社会各主体自觉贡献时间与精力,且基于不受物质报酬等因素诱导下在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志愿服务是以我国改革开放为背景产生的,它的出现,不仅对时代和社会发展和价值追求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而且也是当代大学生获得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而各高校共青团更是将志愿服务作为了引导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

普朗克常数的高度精密测量需要借助于一种极为复杂的“天平”。这种“天平”叫做瓦特天平。基于普朗克常数定义的千克基准将迎来一场量子化革命,并成为人类认知世界的关键性工具。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探究式实验设计就是要重新建立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不断改进实验方案和实施过程,加强学生自主认知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探究性学习的机会,养成良好的探究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最终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志愿服务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体现

第一,依托志愿服务,可以实现志愿精神的弘扬,并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实现对社会的更为深刻的了解,是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力途径[1]。同时,参与志愿服务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推动了其自身成长,对其更好地适应社会进程、融入社会进程具有积极意义。第二,借助参与志愿服务这一载体,可以使大学生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取得的各项成就,深刻认识到作为社会一分子在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应当承担起的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对其热情、积极地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而且也能使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第三,以参与志愿服务为载体,可以为高校团员建构起更丰富的学习平台与机会,是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力量,从而使大学生在后续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有助于学生自有知识和能力的内化和实际动手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的提升。此外,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还能更深刻地接触与了解当今社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这也为后续学习活动以及知识结构完善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方向,是其知识、能力以及素质同步发展的重要支撑。第四,借助志愿服务,还能使大学生的自身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尊重劳动、学会服务他人等良好品质也能借助志愿服务得以培养与建立。

二、发挥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作用的具体路径

(一)落实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模式。近年来,注册志愿者推动工作正在逐步深入和落实过程中,这也为更多人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可与接纳提供了较为宽广的路径。加之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如火如荼开展,志愿服务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与提升,其中以大学生青年团员等为代表的成员,其参与到志愿服务的意愿也更加强烈[2]。因此,想要发挥志愿服务在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落实,这样不仅可以为高校志愿服务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的平台,而且还能够实现对高校志愿文化的宣扬与培育,有助于高校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例如,可以在高校内针对志愿服务建立起相应的服务组织机构,或加大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签订具有长期性的志愿服务基地,保证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开展,从而保证志愿者服务常规化运行的落实。这样青年团员就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志愿服务工作当中,并且在参与过程中还能不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从而使其自身综合实践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

(三)对高校志愿服务激励体系予以完善。对志愿者予以深入了解可以发现,他们甘愿付出、不求回报,是最可爱的人。据了解,志愿者激励手段是多数志愿者管理组织都会采用的一种方式。然而由于受到志愿者自身性质等方面的影响,这种激励手段通常以精神激励为侧重,而物质激励则为次要手段。因此,想要使志愿服务具有的重要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就要以现有激励制度体系为切入点,逐步提升其完善性,将“机会激励”纳入到激励制度当中,从而为志愿者参与到更大型赛事中提供重要平台与机遇,这也是志愿者与优秀政治领导、行业领袖近距离接触的有效载体。此外,高校在开展向党组织推优工作时,还可以将志愿服务经历作为其主要参考依据,保证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3]

(二)在高校内实施志愿者区别化模式。高校可以以舆论宣传为载体,实现对青年志愿者良好形象的宣扬,使学生在接受宣扬的过程中了解与掌握志愿服务的内涵,以此形成对青年学生的凝聚和吸引作用,从而更好地对其开展培育工作。其中团员中的志愿者还可以自由发表、分享参与志愿服务的感受与精力,并定期开展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分享交流会,对于一些在志愿服务中表现良好的志愿者要给予其一定的表彰,并在后续志愿服务工作中发挥其带头和榜样作用,从而使志愿服务向更高的台阶迈进。除此之外,对于青年团员志愿者的基本待遇也要给予应有的重视,除了对其予以保障外,还要注重相关机会与平台的创设,为其自我价值的发挥提供重要平台与支撑,使志愿者具有的高尚情操得以充分的展现。

汉字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记录下中华民族睿智的观察,细腻的体验,卓越的思考,恢弘的想象,精确的表现。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四)对高校志愿者服务有效参与模式予以强化。据了解,推动党员向志愿者身份的转变是以全国范围为领域开展的一项实践性工作,将其迁移到高校当中也就是,要在高校每年新生入学的时期开展志愿者的招募和注册工作。近年来,志愿者人数在共青团员中所占比例呈现了快速上涨的趋势,但是其在“推动注册”方面比较侧重,对于“开展服务”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也是导致注册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参与程度不高的直接因素。而缺乏实际参与,其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也就无法顺利形成,对于志愿服务深藏的魅力和吸引力也不能充分挖掘,相应的其育人作用以及育人目标的实现也会受到阻碍。因此,可以借助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这一载体,开展多样化的团日活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提升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的参与积极性,这也是保证其育人成效的重要手段。

(五)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向多样化阵地模式转变。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高校共青团还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以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发展潮流为遵循,推动志愿服务向网络化予以转型,从而实现在网络平台的占领,形成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育阵地。同时,除了要积极鼓励团员注册为志愿者外,还要将其向网络这一平台进行引领,并以此为载体开展志愿行动,从而推动团员具有的先进性和担当精神向网络空间予以拓展,实现正能量的传播[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提升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主要依托平台。因此,高校共青团开展工作过程中要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给予应有的重视,始终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和眼光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有效开展,从而使高校共青团工作向崭新的阶段和时代所迈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志愿服务也必将成为高校共青团中大有可为的事业之一。

【参考文献】

[1]贺建芹,韩冰.“六个下功夫”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及机制创新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48~151

[2]乐上泓.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育人成效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56~57,82

[3]石运佳,蒋海涛.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中共青团组织的角色定位[J].北京教育(德育),2017,10:24~26

[4]马华华,何莎.高校共青团“四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建构[J].求知导刊,2016,10:10

【作者简介】 张蒙(1991.10~),女,贵州安顺人;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地理学

标签:;  ;  ;  ;  ;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共青团的实践育人作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