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张泉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条件及特点分析_外向型经济论文

厦漳泉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特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发展论文,特征论文,条件论文,地区论文,厦漳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分析厦漳泉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发展过程,以及近十几年来利用外资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本区进一步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潜在优势进行评述。

关键词 厦漳泉地区 外向型经济 条件与特征

1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1.1 有利的国际机遇,活跃的台商投资

厦漳泉地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邻近港澳和东南亚。全省有800多万闽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胞,其中70%的祖籍在闽南各县。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侨乡优势决定了福建与港、澳、台和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悠久的、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基本缓和,国际经济趋于一体化,亚太地区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中心。一些发达国家劳动成本上升,投资环境劣化,急待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为闽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厦漳泉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能较快地感受亚太地区的经济信息并参与竞争。尤其是当今台湾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日趋增强,产业高度化、国际化趋向日益明显,与闽南地区的优势资源、较低的开发程度和强烈的发展欲望构成互补性。有关资料表明,台湾的外汇储备已达900亿美元,超过日本、南朝鲜的外汇储备,现在台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约为11000美元。经济学家预测,台湾大约有300~350亿美元需要向外转移投资。近12年来已向东南亚各国和我国沿海各省市投资共90多亿美元,其中泰国24亿美元,马来西亚11亿美元,我国粤闽两省的台资约有36亿美元,占大陆台资总额的76%。可预见,台商对广东、福建沿海的投资今后还有较大的增长。因此,闽南沿海地区应当抓住台湾对外转移资金的机遇,发挥沿海地理位置和闽台关系的优势,更多更好地吸引台商投资。这样做符合闽台人民的利益,有利于海峡两岸经济贸易的发展和交流。

1.2 优惠的国家政策

特殊的国家政策,尤其在厦门经济特区和漳州、泉州等一些市县的经济开发区实行的优惠政策,有利于闽南沿海地区构造良好的吸引外资的软硬环境。

闽南地区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1980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1984年又将特区范围从2.5km[2]扩大到厦门全岛,并允许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漳州、泉州于198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经济开放区,随后两市所辖各县也全面开放。在对外经济活动中,中央赋予了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闽南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1988年,国务院公布了鼓励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的22条,确定厦门经济特区和市辖的杏林、海沧地区为台商投资区,外商在区内投资按现行特区政策办理。在中央对台政策鼓励下,闽台两省经贸合作经历了一个投石问路到逐步发展的过程。厦门已成为台胞探亲旅游和投资贸易的热点,泉州、石狮和漳州也出现较好的势头。在引进外资的策略上,提出了“以港引台”、“以侨引台”、“以台引台”的方针,即以香港为中介吸引台资,发挥华侨的优势引进台资,办好现有的台资企业,以成功的典型来吸引台资。目前,台商在闽南地区的投资领域涉及到20多个行业,其中以工业为主,包括农业、交通、商贸、旅游、房地产等。在工业项目中,以电子、食品、纺织、化工、机械、建材为主,符合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向。

1.3 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

经过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0多年的发展,闽南经济区的面貌已显著改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生产初具规模,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城乡市场繁荣,商业购销两旺,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在福建经济中,闽南地区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地面积约占全省20%的闽南地区集中了全省37%的人口。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288.38亿元,占全省的41%;工农业总产值438.21亿元,占全省的40%;乡镇企业总收入为216.14亿元,占全省的41%;社会商品零售额151.89亿元,占全省的47%。闽南地区较为坚实的工农业生产基础,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物质保证。

近年来,厦、漳、泉等一些城市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围绕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加强老企业改造,积极开展外引内联活动,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在投资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产业结构调整趋向更高的层次。如厦门市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4亿元,1992年已达到78.91亿元,增长了11倍多。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已由1980年的12.6:57.8:20.6调整为1991年的8.06:41.37:29.48。厦漳泉的工业仍以轻型结构为主,基本形成了电子、食品、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六大行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并从技术、管理、人才、设备等方面提供了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基础,也为外资投入创造了条件。在第一产业中,农林牧副渔五业协调发展,创汇农业不断扩大,农副产品商品率迅速提高,全区相继建立了畜牧、水果、水产、茶叶、花卉等7类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创汇农业基地。泉州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日益壮大,现已拥有乡镇企业6万多家,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35.37万元。目前正出现乡镇企业嫁接外资以求不断发展的趋势。另外,以房地产、旅游、金融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闽南地区199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4.1亿美元,利用外资新签合同846项,占全省新签合同数的69.4%,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2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44.5%。可见,厦漳泉地区在外经和外贸的发展上已具有较强的实力,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

1.4 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

近10年来,闽南沿海开放城市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促进了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厦门自创办经济特区以来,一直重视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由于台商投资发展迅速,原有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新的需要。1988年以来,厦门特区在治理整顿中压缩了一些基建项目,集中力量保证东渡码头二期工程、厦门大桥以及机场、通讯、湖里二期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到1992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已开辟43条国内外航线,每周170个航班,航空客运量达216万人次。厦门港港阔水深,不冻不淤,10万吨级轮船可直泊内港,5万吨级轮船可靠岸装卸,已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通航。港口年吞吐量为650万t,正在建设的东渡港二期工程完工后,厦门港总吞吐能力将突破1000万t。鹰厦铁路仍是厦门通往全国的唯一铁路,目前正在进行电气化改造。厦门大桥于1991年5月通车,昼夜通车能力2.5万辆,从根本上扭转了车辆进岛困难的局面。在邮电通讯方面,厦门是我国第一个具备全数字程控电话网的城市,现有4.3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和960路微波通信工程,可直拔158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400多个大中城市。厦门电网已与全省电网联接,岛内7.5万kW的保安应急电站和高殿水厂一期工程的竣工,大大地缓解了厦门市供电、供水的紧张状况。由此可见,厦门经济特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已经逐步形成。

漳州市近3年来,为了增强投资吸引力,在市区及交通走廊两侧重点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一是包括一级公路、大桥,复航工程和各种码头的交通设施建设;二是两大通讯项目,着手市区6万门程控电话扩容工程;三是4个电力工程,建设市区至沿海各县的11万V输变电工程和扩建变电所;四是两个供水工程,建设市区第二水厂,日供水量35万t;五是完善市区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对角美工业区,龙海县的浮宫、港尾工业开发区进行建设,吸引了外商、台商的投资。

泉州市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抓漳州至泉州铁路的修建。目前尚剩150km,还需投资8亿元,主要靠省里与地方投资,日本计划贷款2.5亿元,力争1995年完成泉州至湖头站的铁路,并接通鹰厦铁路。在规划的肖厝港石油化工区,已建成1个10万吨级的油码头,1个3万吨级的杂货码头。目前,由于泉州市外向型工业发展很快,每年还缺电4亿kWh,计划开发水电6亿kWh,火电网供电3亿kWh,全市已建设11个11万V变电站。为了满足沿海各个城镇以及外商投资开发区的用电需要,还需进一步建设湄州湾大型水电站。

2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厦漳泉地区紧紧抓住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时机,吸收外资、侨资、台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多,并持续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厦漳泉3市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大体经历3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其主要特点(表1)。由于厦门、泉州和漳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原有的经济基础、开放的时序和层次等诸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3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轨迹出现不同步,泉州和漳州明显滞后于厦门经济特区。厦漳泉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表1 厦漳泉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

Tab.1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esport-orientated economy in Xia-Zhang-Quan Area

2.1 外资来源不断扩大,以台资、港资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共有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菲律宾、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闽南地区投资,而台资在外资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近两年超过港资而跃居首位。台湾投资者一般自带资金、技术、管理、主要原辅材料和销售市场,因而投资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强的竞争力。盈利后继续追加投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占相当大的比重。

随着闽台之间经贸合作和交流的频繁,闽南地区已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厦门本岛经济特区及杏林,海沧、漳州、泉州都引起台商投资的浓厚兴趣,新批准的台资企业不断增加。

厦门到1990年底,共批准台资项目404项,合同投资总额10.70亿美元,其中合同台资金额8.7亿美元,分别占全市“三资”企业累计批准总额的41.8%、36.6%和46.6%。特别是近两年台商来厦门投资尤为迅猛,已形成热潮。仅1989年和1990年两年批准台资项目303项,合同台资金额8.24亿美元,分别占10年累计批准台资总量的73.9%和83.4%。

漳州1987~1990年共批准台胞投资项目103项,占外资项目总数的33.2%,项目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30.8%,合同台资金额占外资总额的37%,且台资履约率最高,实际到资额占总到资额的66.8%。

现状的泉州外商投资以香港为主,占81.5%,但已呈现台胞投资日益增多的趋势。全市已批准台胞直接投资企业104家,占全市外资项目总数的10.5%。台资7714万元,占全市吸收外资总额的15.5%。

2.2 投资形式由中外合资、合作经营逐渐转向以外商独资经营为主

厦门创办经济特区初期,引进的外资主要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为主。1985年,这两种形式的投资金额占总投资额的93.6%。就全省而言,当时累计已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为586家,独资企业仅16家,所占的比例不到3%;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无论在项目数和投资金额上都占绝对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厦门机场、东渡码头等基础设施建成,促使投资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外商来厦投资热潮的高涨。独资企业已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1988~1990年,在批准的项目总数中,独资项目占64.7%,在外商投资额中占81.9%。1992年新签独资项目254项,占当年项目总数的57.3%,独资项目投资金额为8.51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45.0%。与前两年相比,独资比重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是独资仍不失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

对外开放以来,漳州市吸引外资经历了由“三来一补”向合资、合作经营及独资经营为主的发展过程。到1990年,外商独资企业已有115项,占已批准的309个项目的37%。仅1990年1年就批办独资企业60家,占全部累计数的50%以上,占当年批准项目数的70%。

以“晋江模式”著称的泉州乡镇企业近年来纷纷与外资嫁接,合资兴办企业,更新原有设备,提高技术,增强乡镇企业的竞争能力。目前,这类企业已达588家,占泉州累计批准的“三资”企业数量的59.2%。可见,泉州的外商投资形式仍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为主。外商独资企业虽然项目少,已批准137家,仅占总批准项目数的13.8%,但是外资额的17267万美元,占总投资额的34.7%,预示着外商独资企业有新的发展。

2.3 投资规模由小项目转向大、中、小项目并举,投资由简单向多元化发展

厦漳泉3市原投资项目以中小型居多,而近几年投资规模正不断扩大。厦门1988年以前,平均单项投资规模为几十万美元,1998年以后,平均已达到200万美元左右。已批准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1家,最大项目2亿美元。特别是大型原料工业项目的洽谈和引进,带动了与之关联的中、下游项目。泉州外资平均单项投资额为60万美元,已批准的外资企业单项投资在1000万元的有30多家,投资额在500万~1000万元的也有40多家,已签协议的还有罗马河、安平、蟠龙3个综合开发区和惠安氯碱厂,投资额都将在亿元以上。漳州的外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在已开业的189家企业中,平均利用外资在40万美元左右。漳州、泉州的单项投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下的外资项目数分别占已批准的“三资”项目总数的68.3%和70.1%,50万~100万美元的项目数分别占18.7%和18.9%,而厦门这两项的比例分别为42.7%和27.7%,单项投资额大于500万美元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5.8%(表2)。由此表明,漳州、泉州的“三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厦门则逐渐呈现大型化。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资的单项投资额将日益增大。

近两年,厦门、漳州和泉州3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将土地划片,以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吸收外资,由一家或几家外商投资成片开发建设,政府收取标准地价,负责建设区外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目前一些开发小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有的正加紧对外招商工作。因而外商投资相应地出现新的特点:由简单向多元化集团式发展,投资方向也从单项投资转向区域性、综合性连片开发。例如,泉州已有30多家外商分别兴办2~6家企业,香港南益集团独资开发南安的蟠龙工业综合加工区,已组织7个项目先行投入生产;香港和昌集团在泉州马甲乡创办“仰恩系列工程”,包括仰恩大学、饲料厂、良种鸭养殖场、果林场的建设,充分体现了投资的综合程度。在厦门经济特区也已经出现外资成片开发的“电子工业区”和“高科技园区”。

表2 厦漳泉3市三资企业投资规模分析(1990年)

Tab.2 Analysis on the investment scale of foreign enterprises inXia-Zhang-Quan Area

规模(万美元)

500以上 200~500 100~200

50~100 50以上

比例个比例个比例个比例个 比例

(%) 数(%) 数(%) 数(%) 数

(%)

厦门 33 5.82 559.7 8014.1

15727.7

242 42.7

泉州 7 0.84 23

2.76 627.44

15718.9

584 70.1

漳州 2 0.81 6

2.44 249.764618.7

168 68.3

2.4 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以生产性项目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外商投资已从初期的“三来一补”、合资办厂发展到商业经营、农业开发、房地产建筑、劳务合作等;在加工工业上已从轻工、制衣发展到电子、五金、机械、建材、制鞋、化工、食品等行业,并向高科技发展。目前开始出现由一般加工业扩展到原材料工业、基础设施项目和开发性农业的势头。不少外商对兴建码头、机场、电站等表示了浓厚的投资兴趣。

厦门特区外资企业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1987年工业性企业仅占50%左右,1991年生产性项目已超过85%,且产品平均出口比例在80%以上。同时,外资涉及房地产、交通运输、商业等符合厦门城市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业、房地产的发展方向。房地产业目前已成为外商投资的第二大行业。就投资项目而言,房地产业仅占工业项目的1/9,合同外资金额却与工业基本接近。1991年外商投资工业项目183项,房地产业20项;合同外资金额(不含增资):工业为17421.4万美元,房地产业为17177.6万美元,分别占全年利用外资合同金额的48.1%和47.3%。另外,外资项目的技术档次不断提高,尽管现状仍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但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和“两头在外”的项目明显增多。据有关部门对厦门20多家台资的企业抽样调查,台资企业技术水平比大陆同行业明显先进的占50%,拥有世界新技术的比重达到25%左右。

漳州市已批准的“三资”项目中,工业项目占2/3以上,主要投资于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化工医学、机械电子等行业。其中纺织服装、雨伞包袋、水产养殖和鞋业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初具规模。

3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潜力分析

3.1 厦门经济特区实施自由港的某些政策,为整体构造投资环境增大开放力度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提供优惠政策诱导,是增强引进国外资本的重要手段,也是构造整体投资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国家的优惠政策已先后在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以及沿江、沿边、内陆省会城市的开放区实行,特区开放政策与内地的差异缩小,因此,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优势,集中表现在中央赋予实施自由港的某些政策上,其政策效应不仅从外延上展现厦门特区较高层次的开放,而且在内涵上允许特区参照国际惯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当前关键在于创造具备实施自由港其些政策的基础条件。为此,应该实行保税制度,扩大和拓展保税仓库、保税工厂和保税生产资料市场业务。在保税区内保持税务、工资、地价等优惠政策,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国际市场为取向、具有规模效益的外商投资企业,都给予优惠政策待遇。鼓励外资参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参与改造旧城,允许发展包括旅游、商业、教育文化等在内的第三产业。吸引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来厦门成立分行和办事处,扩充外汇调剂中心,适当放宽外汇管理,使特区的货币、金融同国际市场连通,为资金自由进出创造条件。

围绕建立自由港这一战略目标,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厦门正着手抓紧2km[2]的象屿保税区和仓储区的建设,制定保税区各项规定和管理条例,建立保税生产资料市场,培育特区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同时制定一、二线管理办法和特区管理线的建设规划。未来的厦门将实行类似香港、新加坡式的综合型自由港模式,成为兼有加工出口、转口贸易、金融、货币和货物进出自由,包括一、二、三产业的自由港区。这样不仅会推动厦门特区经济超常规发展,而且必将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带动闽南地区、福建全省及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这对扩大两岸交往,促进祖国统一将产业重大影响。

3.2 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合作将成为厦漳泉地区乃至福建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内容

自1978年以来,大陆对台政治、经济政策的主动调整和“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经济与民间往来出现了相对超前发展的趋势。虽然台湾在“三通”方面多方设限,但台湾民间和企业多采取各种变通手法,使“通航、通邮、通商”中的某些环节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随着两岸政治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这种经济贸易合作与交流必将更加密切和稳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在“三通”前的过渡时期,即使大陆各省区间对台资的竞争不断扩大,但赁借在对台交往中所拥有的区位条件、渊源关系、优良的港口、丰富的劳动力和逐渐活跃的经济等优势,福建仍是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主要选择地区。从全省台资地域指向看,沿海一线是投资的热点,尤其是闽南、厦门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随着厦漳泉地区经济发展而加速由闽南向北、向西扩散。“三通”实现后,台资在大陆将呈扩散态势,成为自由港的厦门将利用其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独特优势,承担台湾相当规模进出口产品的中转和集散,发挥其作为台湾与大陆贸易中介地的部分功能。这不仅能直接推动闽南及内陆地区交通运输网的建设,而且由于经济活力增强,将更有条件吸引台资、港资等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进而促使闽南地区,乃至福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3.3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厦漳泉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物质条件

积极引进和有效地利用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关键在于构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是构造投资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对国外资本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从厦门特区的情况看,只要基础设施容量大,外商投资的吸纳量就猛增。如1985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峰,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9.5%和32.6%。这与特区扩大到全岛,高崎国际机场投入使用,一批港口码头和通讯设施建成是分不开的。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成效。基于这一重要性的认识,厦、漳、泉等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尽管如此,仍存在港口资源、水力资源等未被开发利用,现状铁路、公路客货运输能力不足等现象。为了适应闽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厦漳泉等城市纷纷制定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措施。如厦门市重点安排十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含海沧台资区基础设施配套),即:东渡码头年吞吐能力350万t的二期工程、连接本岛与海沧的西通道、城市道路工程、厦门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日输水能力56万t净水能力32万t的供水工程、新增4万门程控电话、60万kW的嵩屿电厂、员当湖综合治理工程、垃圾处理厂、煤气和液化气工程。同时,同步建设海沧台商投资区的厂外道路、铁路、码头及港口设施,供水、供电、通信系统及生活区配套设施。漳州、泉州等其他地区则计划开发深水岸线,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群体,重点建设的码头有肖厝5万吨多用途码头、晋江深沪5000吨杂货码头、后诸港集装箱码头、龙海打石坑万吨级杂货码头和港尾开发区的万吨级码头。为提高铁路、公路运输能力,现正规划建设漳州、泉州青阳或惠安民航机场。此外,泉州市将新增开通自动电话16万门,其中程控电话12万门、ESK自动电话4万门,全市电话装机容量将达21.1万门。在电力方面,新建龙门滩三级电站、安溪兰田水电站,以及晋江龙湖、漳州角美等12个110kV电站,区内全部县市纳入省统一电网。以上众多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必将增大基础设施的容量,发挥其应有的潜力,为闽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标签:;  ;  ;  ;  ;  ;  ;  ;  ;  ;  ;  ;  ;  ;  ;  ;  

厦门、张泉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条件及特点分析_外向型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