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论文_刘强

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论文_刘强

杭州传化公路港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00

摘要:随着人们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给人们提供更舒适、更健康的建筑环境,建筑工程技术也要不断的更新和提高。由传统单一化的发展朝着精细化、集成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现状;发展分析

一、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1)知识性广

建筑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煤气工程、电梯消防四大方面。各项内容的形成与完善是通过多种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各学科知识的交融贯通而形成的。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除了需要相关的管理学知识和建筑学知识以外。建筑工程技术的专业人员还要熟练的掌握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外,要根据工程进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规划,使施工过程更加安全合理。

(2)专业性强

建筑工程技术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工程体制。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全都要过经多年体系化的学习和专业化的培养,拥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功底,对建筑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相关工作也都具有很高的自身素质。能够从容的面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问题及难点。

(3)更新速度快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筑工程业也是不甘落后的,在其自身领域中提高技术软实际和硬实力的水平也是进步性的表现方式。建筑工程技术在设备、仪器、人才等各个方面,都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

二、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

2.1建筑外墙的防渗漏技术

建筑外墙渗漏是很多建筑普遍存在的多发性建筑顽疾,在施工过程中有着完善的处理措施。防渗漏处理在日常施工中可以通过强化工程质量来加以防治,具体的作法:一是保证在建筑工程梁柱与墙体之间填充砂浆的质量,保证在砂浆的碱性水平、保证砂浆的填充密实程度、保证填充砂浆的水灰比;二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保证楼板与砌体之间砌筑工作工期。,具体说就是当楼板与砌体之间缝隙处理时要留有足够的施工砌筑时间,保证底部墙体的砌筑质量。;三是对建筑主体所有砖块进行浇灌(表面淋水)处理,保证着浆面积,避免砂浆收缩快。

2.2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时软土地地基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土质结构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施工条件、施工地质状况、施工地表径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施工方案。

2.3建筑工程抗地震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抗震是从设计之初就需要重视的问题。抗震设计主要工程目的是当建筑工程本身具有独立使用价值且受到地震等地质性灾害侵害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使用者安全、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技术。具体的做法是保证建筑工程在受到地震灾害时能够有效的将受到的外在破坏力传导到建筑物之外,保证建筑本身的稳定性;使建筑物在受到地震侵害时将损失降低。

2.4建筑接地设计技术

接地设计的主要工程目的是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雷电等强电击打时,能够保证建筑物本身安全与使用者的安全。在接地设计时,民用建筑要相应的考虑建筑本身所用的钢筋进行必要的焊接和捆扎、保证电气线路的闭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工程做好技术管理的对策

3.1重视现场技术管理

通过研究发现,在建筑工程中多数质量问题的出现都是因缺乏现场技术管理造成的,因此,要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就要加大对现场技术管理的重视。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注重标准化。任何工程在施工以前都会详细的施工标准,所以在现场技术管理中应注重标准化,做好各个工序的施工指导,保证工程质量不受影响。其次,做好施工质量检查,在检查施工质量中需要应用到工程质量检查体系,这就需要强化标准化建设,以便获得最真实的工程质量。最后,定期召开现场技术管理会议,各个部门都要有人员参与,介绍与分析本部门在利用技术中遇到的问题等,共同讨论与研究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此外,在现场技术管理中还需要全面了解各种施工因素,做好预测,防止因技术管理不得当等问题导致工程质量受影响。

3.2构建技术管理部门

为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首先应重视技术管理部门的构建,让相关工作人员承担技术管理工作,明确其责任与义务,做好工作划分,同时加大相关管理机制建设力度,且将这些机制贯彻到实践中,并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确定技术管理标准,做好技术管理工作考核,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如果在考核中发现存在违规情况应追究其责任,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懈怠工作的情况。其次,在技术管理工作中,企业还要每隔一段时间为相关工作人员组织一次培训活动,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与业务水平,也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还需要改进之处。

3.3完善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行业的企业在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生产管理上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需要完善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其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经济责任制度以及建立施工技术日志和建立工程技术档案等制度。完善了这些制度就可以更有效完成建筑工程,并可以保证高质量完成整个建筑工程。

四、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4.1生态化发展趋势

因为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对于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失去平衡。那么生态化建筑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状况,它通过开发利用绿色新质量的产品,减少浪费,在建筑工程中利用高新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利用低成本、环保的材料,使得建筑工程技术呈现生态化发展趋势,使得其生态效益得以提升,同时又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项先进的建筑工程技术。

4.2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化时代和数据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和信息化在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它涉及的领域十分广,其中包括在建筑安装等工程。在进行实际的建筑安装工程之前,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安装建筑的过程,并对整个安装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就能够及时的发现,以便能够快速进行解决。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实时的监控管理和校对。将这些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和控制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从而推动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完善。

4.3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数量日益增多,应用的现代建筑工程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细节,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和各器材设备的安装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工程技术越来越朝着精细化长久的方向发展,新的焊接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各种焊接管理工作更加完善,比如WMS 技术。在钢结构的安装技术工作中,对于它的监控技术水平也日益提高,新型的工程质量监控吊装技术也就应运而生。尤其在2008 年鸟巢建造的时候,这种吊装技术就有了很好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也能很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结束语

建筑工程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为提高建筑的水平,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相关的施工单位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生产工艺,才能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最终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余继练.阐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J].门窗,2013(08).

[2]王山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

[3]杨秋全.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J].低碳世界,2013(15).

论文作者:刘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论文_刘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