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活动中的人的主体性(二)_主体性论文

客体活动中的人的主体性(二)_主体性论文

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对象论文,活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人掌握世界的观念方式与实践方式

人之所以能够作为主体从事各种对象性活动,用不同的方式掌握世界并表现出主体性,是以人自身的能力结构为基础的,人的主体性正是这种结构的功能表现。人作为主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包含着许多为完成各种对象性活动任务、用不同方式掌握世界所必需的能力构成因素。这些能力构成因素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既有通过自然遗传进化方式而为人先天地获得的方式(即所谓天赋能力),又有通过社会遗传进化方式而为人后天地获得的方面(即所谓后天获得性能力)。

我们讲的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是有人身的主体。主体就其存在形式来说有个人主体和集团主体。但集团主体也是由个人组成的。所以我们研究主体的能力结构,首先必须从有生命的个人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①

当然,我们在这里没有必要谈论人的肉体组织或人的生命的生理学。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人作为主体之所以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以不同的方式掌握世界,是同人具有掌握世界的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分不开的。我们知道,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基本上是观念掌握和实践掌握两大类,它们又互相联系、互相依赖。而这两类掌握方式是以人的感知思维器官和运动效应器官为生理基础的。

在人作为主体用观念的方式掌握世界的观念活动中,脑具有绝对必要的意义。没有脑的观念活动主体或观念活动主体不用脑进行观念活动,都是不可想象的。当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并不知道脑是自己用来进行认识和思维的观念活动的器官,但这并没有妨碍人们实际上用脑进行认识和思维的观念活动。

脑是一个由巨量神经元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功能的物质网络系统。从脑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作为观念控制中心和观念活动器官这个角度来看,它有依据所面临的任务调节大脑皮质的张力和觉醒状态,使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机能组织;有接收、加工和储存由感觉器官输入的来自外界的信息的机能组织,其中特别包括为人脑所特有的具有运用概念性思维工具和语言符号对信息进行抽象概括的思维功能的皮质区;还有计划、调节、控制复杂活动形式的机能组织。这些机能组织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整体性机能系统,协同地发挥功能,以保证复杂的观念活动的实现。可以说,这是人的主体性之所以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物质生理基础。

但是,脑不是孤立的,它同感觉器官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它们本来就是由神经通路连接起来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系统。脑只有依赖感觉器官才能与外界联系,获取可供加工的信息。否定感觉器官的作用,甚至主张把感觉器官封闭起来,杜绝脑与外界联系的通道,脑就不可能获取信息,因而也就不可能实现复杂的观念活动任务,创造具有现实性的观念的东西。当然,感觉器官要实现自己的感知功能,有选择地接收对主体有意义的信息,也必须依赖于脑的指导和控制。

脑和感觉器官的有机联系与统一,它们的共同活动和协同作用,即它们的功能的协同、有序的实现,就形成一种以感性直观形式和理性思维形式观念地掌握世界的统一的观念认知形式结构。这种观念认知形式结构又同外部事物的结构相一致,即具有同构性、相符性。因为任何事物在一般结构形式上,都是外部表层结构和内部深层结构、外部现象形态和内部本质形态的统一。人的观念认知器官的结构、观念认知形式的结构同外部事物的一般结构是相适应的。我国清代哲学家戴震曾说过:“耳之于声也,天下之声,耳若其符节也;目之于色也,天下之色,目若其符节也;鼻之于臭也,天下之臭也,鼻若其符节也;口之于味也,天于之味,口若其符节也;耳目鼻口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心之于理义也,天下之理义,心若其符节也。”②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戴震已经认识到人的感觉器官及其感知活动、思维器官及其思维活动,同事物的外部感性特征及其内部本质、内部规律,具有相适应的关系。

人作为主体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不能满足于对外部世界的观念掌握,还必须用实践的方式掌握世界。即使是观念的掌握,也必须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之上。人不仅是观念活动的主体,而且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同外部世界的事物发生对象性关系时,就必须把自己作为实践的物质力量运动起来,发挥自己的运动效应器官的功能,还要制造和使用工具,通过它们来同事物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改变事物的原有形式,赋予事物以新的形式。只有通过运动效应器官的活动,通过物质工具的操作,人才能处于主体地位同外部事物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实际的加工改造,从而实际地掌握和占有它们。同时,当人们实践地改变事物的形式时,又可以提高事物乃至世界的透明度,为观念活动主体扩展和深化接收信息的来源,增加和丰富观念活动主体进行思维加工的信息内容。

对作为对象性活动主体的人来说,在运动效应器官中,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手是劳动的器官,是人实践地(包括艺术实践)改造世界、创造自己的对象世界的最重要的器官。正是通过手的劳动,人才创造了各种形式的并具有不同功能的物质工具,这些工具又反过来提高了手的操作的力度、灵巧度和精确度,并延长和放大了人的运动效应器官乃至人的感知思维器官以及它们的功能。

康德曾说:“人作为有理性的动物,其特征在他的手、手指和指尖的形态构造上,部分是在组织中,部分是在细致的感觉中表现出来了。大自然由此使他变得灵巧起来,也不是为了把握事物的一种方式,而是不确定地为了一切方式,因而是为了使用理性;通过这些,人的技术或机械的素质就标志一个有理性的动物的素质了。”③在康德看来,通过人的手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就可以看出人具有技术或机械性的素质、理性的素质,因而不确定地适合于用一切方式把握事物。

然而,运动效应器官也不是孤立的,它同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有着极其密切的有机联系。W·B·坎农指出:“手能执行一切方式的动作,这种突出机能的发展显然是与前脑和大脑皮质的复杂结构的发展分不开的。”他还指出:“与任何低等动物相比,人的感受器和肌肉效应器的神经联系在这个区域(大脑皮质区)是最丰富和最细致的,而且在感受器与效应器的中枢之间相互联系也复杂得多。人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之所以具有更高的智慧和改造外部世界的非凡能力,就是建立在这种大脑皮质神经联系的精巧构造基础之上的。”④

但另一方面,手对感知思维器官的帮助和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手能制造延长和放大感受器及其功能的装置,极大地帮助人们扩展感知领域,使人们单凭自己的肉体感受器所不能接收的信息变为可以接收的。手还能制造放大作为思维器官的脑的功能的机器,极大地提高思维主体加工处理信息的效率和信息储存量。当然,手的制作离不开脑的思维的指导,也离不开感受器的配合。但脑的思维所创造的观念的对象,它所提出的意图、目的,它所制订的计划、程序,也必须而且只能通过手的操作活动实际地作用于外界物才能现实地实现出来。还必须指出,正是由于劳动的手的进化和手的劳动的发展,才推动和促进人的脑和感觉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完善、发达。因此,感知思维器官和运动效应器官,离开了任何一个方面作为主体的人要实现对外部世界的观念掌握和实践掌握,都是不可能的。而现实的人有如是结构和如是功能的感知思维器官与运动效应器官,正好从物质生理基础方面保证和够人作为主体观念地和实践地掌握世界之用。

由于人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因此,对于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能力或本质力量,不能只是看到通过生物学意义上人遗传进化方式所获得的所谓天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看到通过社会遗传进化方式由社会所给予的后天获得性能力。通过生物遗传进化方式所获得的所谓天赋能力只是一种潜能。当然,我们不能轻视这种潜能。因为它具有极大的潜在的可塑性,具有吸收和积聚现实的本质力量的巨大的包容性,是社会遗传进化方式能够实现,各种现实的活动能力和本质力量能够形成和发展的天赋的人类学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人可以接受后天的塑造,即通过后天的纵向的历史继承和横向的社会交往(这是社会遗传进化实现的根本方式),以获得和掌握社会历史中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留传下来和传播开来的经验、知识、观念、文化信息及各种技术、工具、手段等前人或同时代人对象性活动的成果,从而形成现象的本质力量,特别是形成现实的活动定势,这样,人就能够在现实的对象性活动中,具有一种对客体的现实的主体势并表现出现实的主体性。

必须特别指出,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的主体性,同人所具有的活动定势是密切相关的。一般地说,活动定势是指人作为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所必须具有的一种先在的自身准备状态。人作为主体从事任何一种对象性活动,都必须具有一种定势。比如,从事认识活动必须有认知定势;从事艺术活动必须有艺术定势;从事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也必须有相应的实践定势。

具体的活动定势总是以人所具有的现实的本质力量为基础的。马克思说:“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特殊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马克思还说:“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⑤因此,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要掌握对自己有意义的对象(包括理解、创造、享受、消化等等),就必须确立一种以与对象的性质相适应的本质力量(主体能力)为基础的定势。这种定势使主体能够以一种肯定的方式同对象(客体)形成相关联的关系,并发生相互转化(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实现主体对客体的掌握,人的主体性也因此而得到实现、表现和确证。

活动主体的定势,从精神的方面来说,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多方面的精神的、心理的因素。一般地说,这些因素包括世界观、经验、知识,包括关于需要的意识、价值观念,包括感情、意念、情绪等情感因素,等等。它们分别作为智力性、工具性因素,动因、动力因素,调节、控制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同地发挥功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性的精神定势系统。

从事对象性活动的人是有智力的。智力的功能从人作为主体观念地掌握世界的角度来看,就在于能够掌握那些其自身结构与之具有相应的同构性或同一性的外部世界诸事物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把它们在观念中(理论性地或艺术地)再现出来,不仅如此,人的智力还能够根据外部事物的规律,通过对事物的观念的分解和组合,在符合人的需要和内在尺度的形式上,创造外部世界并不现成存在也不会以这种形式产生的体现真、善、美相统一的观念的对象,并能够通过实践使之实在化。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按照真、善、美相统一的尺度,追求和创造理想的对象与对象世界,是社会的人的智力所特有的功能。

人的智力的存在和它的功能的实现,是同人自身的智力结构和这种结构中的智力性因素与工具性因素密切相关的。人的智力可以首先从人脑机能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加以说明。但是,人脑机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还只具有神经生理学的意义,它虽然是形成现实的智力结构和现实的智力功能的天赋基础,但还必须在这个天赋基础上植入新的智力性因素和实现智力功能的工具性因素。这些因素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历史继承与社会交往中,在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现实活动中,通过受教育和各种途径所获得的由社会文化地积累和传播的世界观、经验、知识及其中所包含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等因素。这些就是主体精神定势中的主要的智力性因素、工具性因素。只有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智力结构,产生现实的智力功能。只有凭借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和综合功能,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才具有理解、解释、抽象、推理、预测、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具、手段,从而实现对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的事物的不同方式的掌握,实现对理想的对象和对象世界的不同方式的创造。

人的智力可以驰骋于广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这种驰骋之所以可能,就因为通过后天的塑造,在人脑中建构了一个超越人的肉体生命存在的生理时空结构的智力结构,并且这种智力结构是随着人的社会交往的扩大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拓广而不断扩展的。我国明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廷相曾说:“夫心固虚灵,而应者必藉视听聪明,会于人事,而后灵能长焉。赤子生而幽闭之,不接习于人间,壮而出之,不辨牛马矣,而况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节度!而况万事万物几微变化,不可以常理执乎!”⑥戴震也曾指出:人的“心知”固然是人的本性,但必须“资于问学”才“得其养”。他说:“以心知言,昔日狭小而今也广大,昔者闇昧而今也明察,是心知之得其养也。”他还强调,对于“心之能”来说,“惟学可以增益其不足而进于智”⑦。可以看出,他们肯定人的智力固然有天赋的一面,但必须是在后天“接习于人间”,有后天的“问学”之“养”,智力方能增长起来,其掌握外部世界的功能才能由“狭小”变为“广大”,由“闇昧”变为“明察”,这些古代哲学家都十分重视人的智力结构的后天塑造的重要性。

后天塑造的智力结构为主体掌握客体提供内在的参照系、规范和范例,为主体提供加工处理信息、创造观念对象的自由思维的时间空间,但主体定势中智力结构的构成因素不是独立地起作用的,它们的功能的发挥,同主体关于需要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关于需要的意识和价值观念为智力活动提供内在的动因、动力和内在的尺度,规定智力活动指向目标的选择。有指向目标的活动,又受感情、意志、情绪等情感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感情、意志、情绪等情感因素往往影响智力发挥其功能、作用的程度和结果。但是,在主体的精神定势中,智力因素及其结构的完善、成熟程度和发达水平,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主体实现活动目标、完成活动任务的本质力量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即使有关于需要的强烈意识,有崇离的价值观念,有追求理想对象的坚定意志和激情,那也是不能实现什么东西的。只有包括世界观、经验、知识、思维形式、思维方法的智力因素和关于需要的意识、价值观念的动力因素及感情、意志、情绪等情感方面的调控因素的结合与统一,才能构成完整的、现实的精神定势,也只有这些因素在主体自我意识机制的激动、调控下协同作用,造成最佳的活动临场状态或即时定势,作为主体的人才能有效地完成一个活动过程,实现一定的活动目的。因此,作为主体的所具有的现实的定势的状况,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实现、表现其主体性的根据和基础。所以,要强化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就必须加强主体定势的建构和塑造。这就是社会重视教育、个人重视学习与社会交往的一个根本出发点。由于精神定势在形成以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保守性,如果主体不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甚至会出现结构僵化、功能固结的情况,以致抑制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使之受到室息并造成反主体性效应。因此主体必须经常自觉地以一种开放精神、批判精神,不断实现对自己精神定势的更新、重构,才能保证自己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经常地有效发挥。

还应该指出,人的主体性不单纯是通过人的肉体活动和意识思维活动表现出来的。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一个本质特点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通过工具的发展来发展自己的活动能力,加强对外界物的作用和影响,这是人的主体性的最现实的表现。马克思说:“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劳动资料或者说生产工具的发展上。正是这种发展表明,人通过在两者之间插入一个为其劳动目的而安排规定的、并作为传导体服从于他的意志的自然物,在多大的程度上加强了他的直接劳动对自然物的影响。”⑧工具是人的机体器官及其功能的延长与放大,因而可以增强人作为主体影响和掌握外部世界的能力和定势,扩展主体对象性活动的时空界域,因而也可以使人的主体性在外部世界笼罩的范围和渗透的程度愈来愈广泛和深化。当然,这是讲的工具是作为主体掌握客体的活的中介手段起作用的。工具要作为活的中介手段起作用,不但要实际地操作工具,而且要有正确、熟练、精巧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因而操作工具的效率同主体的精神定势密切相关。所以,从一般的意义来说,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人的主体能力和主体性的现实的实现、表现和确证,工具的发展是人的主体能力和主体性发展的现实的标志。从特殊的意义来说,使用什么工具,怎样使用工具和使用工具达到什么目的,又是人的具体的、特殊的主体能力和主体性的实现、表现和确证。

从人的主体性的基础和根据来看,要强化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就必须全面地提高人作为主体的自身素质和本质力量,人都有作为主体的天赋能力,但这只是一种潜能。要使这种潜能发展成为现实的主体能力,就必须经过后天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包括体能、生理、智力、文化、道德、审美、心理、技术、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这种全面的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⑨,因而也是使人的主体能力和主体性得到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五、主体——客体相关律

由于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主体性是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只是从人自身来研究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如果离开了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就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在对象性活动中,人作为主体总是同客体相关联的,并相应地显示出自己对客体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任何属人的对象性活动都是一种主体和客体(通过中介)相关联的结构。尽管相关联的形式多种多样,但相关联是一个不可否认的普遍事实。正因为如此,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只有从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同客体相关联的事实出发,才能得到现实的理解。

但是,主体和客体相关联不是任意的。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主体和客体是以“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相关联的,因而它们之间有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这种相互适应的关系说明主体和客体相关联是有规律的,同时也说明人的主体性是受制约的、现实的、具体的。我们可以把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适应的关系叫做主——客体相关律。

主——客体相关律表征着如下的适应关系:主体现实的本质力量对外部世界的有效掌握(无论是实践的还是观念的)达到什么范围和程度,外部世界的事物就在这个有效的范围内和程度上成为对主体有意义的现实客体;反过来说,外部世界的事物在何种范围内和程度上成为对主体有意义的现实客体,就相应地表明和确证主体的本质力量对外部世界的掌握(实践的或观念的)达到了什么范围和程度。主体和客体之间这种相互适应的关系,就是对象性活动中的主——客体相关律。

主——客体相关律是制约着对象性活动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现实联系和它们的有序运行,从而也是制约着对象性活动系统的整体性及其演化发展的规律。在任何一种具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和整个人类对象性活动的进化中,主——客体相关律都是以人的本质力量和活动定势为基础的人的主体性和与此相适应的人赖以生活的世界(属人的世界)的范围之间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动态关系。

在对象性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受主——客体相关律的制约。违背了主——客体相关律,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就会出现虚假相关甚至逆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人在对象性活动中就会削弱甚至丧失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并产生反主体性效应,导致认识的谬误和实践的失败。这表明,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决不是绝对的。人在对象性活动中只有在遵循主——客体相关律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自己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使对象性活动产生真实的主体性效应。

主——客体相关律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中起作用的,它又制约着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人类的任何一种对象性活动,都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具体的相互作用。在这种具体的相互作用中,必然发生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转化。这种双向转化的结果,通过社会化过程就形成了人类的社会文化世界。通过对作为对象性活动结果的社会文化的不同方式的享用和消化(这又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转化过程),必然使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和活动定势普遍地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加强,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也必然普遍地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强化,相应地,与主体相关联的客体在范围和程度上也必然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于是就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更深刻的程度上实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使人类的社会文化世界(属人的世界)进一步扩展和丰富,并且,在积累了足够的文化能量以后,这种扩展和丰富的速度也会愈来愈加快。这表明,主——客体相关律实质上是主——客体相关生长律,是关于人类对象性活动进化发展的动力学规律。

由此可见,主——客体相关律既具体地规定着一定历史时代人们的对象性活动状况及其所创造的人类社会文化水平,又作为动力学规律历史地规定着人类对象性活动及其所创造的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进化发展结构。这种历史进化发展结构所映现的,就是一定历史时代人们的对象性活动及其所创造的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和由这种不同发展水平的阶梯所连续地构成的人类对象性活动及其所创造的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历史发展状况并指示其历史发展机制。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突出地表明了人的主体地位的增强和主体性的高扬,表明了人类在以往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历史发展中所积聚的活动能量正在迅速地释放出来。人类在科学知识技术手段的掌握、积累和革新方面,都在日新月异地展开着。特别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泛的对象化应用,在现代的对象性活动系统中,中介手段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变化。相应地,它不仅标志着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的结构及其构成因素和总体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要求作为主体的人有更高的社会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事实上,与中介手段的变化相适应,现代一般对象性活动结构中的主体的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已经空前地提高了。由于中介手段和主体能力高速度、高质量的生长性变化,就必然使整个现代对象性活动系统中与主体相关联的客体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地扩展。这样,整个现代人类对象性活动的系统的规模就空前地膨大了。

由于现代传播媒介网络系统覆盖的普遍性和世界交往活动的普遍性,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都可以成为全球人类共同享用和消化的财富。这样,不仅为增进全球人类的生活福利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而且为强化全球人类掌握世界的本质力量与活动定势,提高全球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主体性,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相应地,全球人类对象性活动系统中与主体相关联的客体域也必然普遍地得到扩展和深化。现代人类对象性活动系统中主——客体相关联领域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扩展和深化,就是现代人类主体本质力量和活动定势的功能圈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扩展和深化。

但是,现代人类对象性活动巨系统,是由无数具体的活动系统组成的。而每一个具体活动系统中与具体主体相关联的具体客体,都是从整个无限庞大的物质世界系统中有目的、有选择地设定的。物质世界是一个具有无限联系和无限转化可能性的动态整体系统,没有一种具体的认识或一门具体的科学能够绝对完满地反映这个系统。同时,作为具体客体的任何一种具体事物也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属性并具有多种关系的系统,而每一个具体主体对这样的具体客体系统的认识也不可能绝对完满地穷尽它的一切方面。因此,具体的活动主体按照自己现实的本质力量和活动定势对整个世界系统和具体事物系统的具体掌握总是有破缺的。当主体按照自己所需要的那一点或那些方面把自己的活动楔入世界系统和事物系统的时候,又会在世界系统中和事物系统中造成破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系统内部乃至事物系统内部各种相关的关系,在被人为地引起改变的,同时,又会以其内在的尺度自然地发生改变和重新配置。人的对象性活动所造成的破缺越大,这种关系的自然改变和重新配置也越剧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关系的自然改变和重新配置,往往不是人们原来所预料到和所希望的,因而它们会突破和超越主——客体相关联的界限,以致产生反主体性效应。

社会的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本质力量和活动定势当然是有普遍性的。但具体主体的本质力量和活动定势的普遍性,不仅有历史的局限性,而且有个别和特殊的局限性。在具体的活动系统中,主体和客体又处于具体的有一定的时空界域的关联之中。因此,在人与世界的普遍性关系中,具体的主体就有可能陷入各种洞穴之中,不去也不能顾及世界系统和事物系统广泛的现实联系和转化的各种可能性。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人作为一种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有一种穷究世界和事物底蕴的本性,又有一种追求普遍性的本性。这可以说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功能上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但具体的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又喜欢通过穷究世界和事物的底蕴来建构绝对普遍的体系。穷究底蕴的本性固然促使人们努力去探索世界和事物的本质,但也有可能使人们习惯于在洞穴中思维,并满足于一个由洞穴思维建构的体系;追求普遍性的本性固然促使人们努力去把握世界和事物的普遍必然的联系与规律,但也容易使人们将那种由洞穴思维所构造的体系普遍化、绝对化,并以之填补人们关于世界系统和事物系统的掌握的破缺。这样,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就会背离主——客体相关律,形成各种虚假的主——客体相关联,并产生各种反主体性效应。

在主体的精神定势中,理智的因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它受人的需要的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制约,特别容易受功利观念的支配。此外,还如培根所说的,“人的理智不是干燥的光,而是有意志和感情灌输在里面的”⑩。需要的意识、价值观念、功利观念和意志、情感可以积极地激发和激活理智的力量与机巧,但同时也可能加固理想的洞穴(洞穴思维)的壁障,并且它们本身也可能形成洞穴,如功利的洞穴、情感的洞穴。当人们在洞穴中形成某种实践理念,并运用物质力量实践地楔入世界系统和事物系统时,它所创造的连锁反应就会超出主——客体相关联的时空界域,把那些未能掌握也不能控制的自在的因素和异己的力量也引发出来,以致带来主体未曾预料也无法控制的反主体性效应。不仅如此,甚至由人自己创造和控制的对象和力量,在某些情况下,通过人的对象性活动加入到客观运动过程中去,也可能成为反主体性的、异己的因素和力量,由本来是为我之物逆向地转化为自在之物,由本来是同主体相关联的客体逆向地转化为脱离这种相关联的异己的东西和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随着人类支配自然界的主体能力的空前强大,人类活动的主体性效应的空前扩大,人类所受到的自然界的反抗和报复也是相当频繁和普遍的,到处出现了强大的反主体性效应。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严重污染、生态系统严重恶化、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自然界再生产能力受到严重破坏等全球性问题,说明现代人类所展开的庞大的对象性活动所带来的反主体性效应,也确实是具有广泛性和全局性的。

然而,在人和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系统世界展开各种关系的对象性活动中,为了不致使自己在各种洞穴中沉沦下去,为了防止和减少自己活动的反主体性效应,当然不是要放弃自己的主体地位,弱化自己的主体性。恰恰相反,现在更加需要在更高、更完整的普遍性程度上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强化和完善人的主体性,要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把人“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主体,“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主体塑造出来和生产出来。只有这样的主体,才能用全面的、系统的、整体性的观点和方法,按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原则,遵循主——客体相关律来进行对象性活动,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使这种关系不仅在空间上得到普遍的全面的展开,而且在时间上得到协调和谐的发展。这可以说是即将到来的21世纪向我们所提出的主体性要求。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

②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版,第69页。

③康德:《实用人类学》,重庆出版社版,第235页。

④W·B·坎农:《躯体的智慧》,商务印书馆版,第152、15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126页。

⑥王廷相:《石龙书院学辨》,《王氏家藏集》卷三十三。

⑦《孟子字义疏证》,第8,6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7页。

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30页。

⑩《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16-17页。

标签:;  ;  ;  ;  

客体活动中的人的主体性(二)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