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影响分析论文_张寿军,

张寿军

(无锡市梁溪区山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000)

一、前言

高血压在目前看来发生率较高,并且作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的进行药物控制,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高血压的病程较长,对于药物的使用规范性也较高,但是进行实际调查发现高血压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包括药物使用的不规范、对于知识的了解度不足、对于饮食控制不合理、未进行规范性的检查等各个方面,为了更好的对血压进行控制,可使用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综合管理,逐渐改善治疗的依从性,从药物治疗至饮食控制等进行综合干预,提升血压控制质量。本文分析了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的影响。

二、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血压研究的不断深入,慢性疾病已经成为社区疾病控制的重要内容,随着管理模式的逐渐推进,对于社区高血压提出了较为有效的管理模式,首先建立健康管理档案,了解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逐渐完善疾病的管理流程,之后对其进行动态的监控,将饮食控制、疾病管理等进行结合,采用动态监控的方式,对疾病进行综合的预防和控制,并进行动态的监控,将疾病的防控和预防进行结合,全面提升疾病的控制能力,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更加理想,可有效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

三、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进入某社区医院中获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的100例高血压,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基本信息输入至计算机中进行编号,将单号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提供基本的护理,双号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高血压社区管理,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5-87岁,平均年龄为(57.00±1.34)岁;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为(58.00±1.27)岁。分析了两组患者各指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

3.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其进行药物使用方法指导、疾病知识讲解、饮食规划以及运动计划安排。

实验组则展开高血压社区管理各项流程:

(1)健康体检

对社区患者进行健康体检,以我国高血压相关治疗方法为依据,对患者进行体检,将血压进行记录,并进行心电图的测量,计算出体质率,将患者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记录,并对基本的信息进行了解,包括何时最早发现高血压、日常药物治疗措施、饮食方式、运动方法等。

(2)建立档案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设立档案,将基本的联系方式、实际病情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具体的信息进行汇总,建立自我管理卡,内容包括血压的自我监控、饮食指导、药物使用指导以及运动指导等,指导患者正确的将自我管理卡进行填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汇总,掌握不同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并且按照2周/次的频率进入至患者家中进行家访,定期指导患者复诊[2]。

(1)对患者进行适宜的干预

心理护理: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长期性的疾病,治疗的过程也较为复

杂,需要长时间、规律性的使用降压类的药物,并且药物的使用周期较长,使用时间需严格进行把握,一些患者存在严重的抵触情绪,需要对其心理指标进行梳理,帮助其了解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讲解情绪控制对健康、血压等方面的影响,分析规范化治疗的意义,指导其对情绪进行宣泄,结合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对患者进行劝解和护理,创造更加温馨健康的治疗环境[3]。

饮食指导:饮食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进行规范化的饮食指导,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每日蛋白质、脂肪、糖分的摄入,纠正一些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强调饮食对治疗的重要意义,合理对饮食进行控制。

运动干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运动是主要的方式,但是因为疾病的原因,该类患者采用有氧运动为主的方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护理措施,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安排各项护理流程,对于一些健身意识较好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力量训练,改善自身的血压控制能力[4]。

3.3观察指标

①血压:管理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②遵医行为: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合理运动、定期检查例数与组间例数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表示,P检验,P<0.05。

四、结果

4.1两组血压指标对比

分析两组血压指标,实验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指标控制效果更加理想,P<0.05,详见表1。

五、讨论

上文分析两组血压指标,实验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指标控制效果更加理想,分析两组遵医率,实验组行为习惯更加规范,P<0.05。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分析,科学有效的措施对血压的控制质量较为有效,因此对于治疗可进行规范化的护理,对社区患者建立相应的档案,对患者进行综合的监控,之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规范化护理措施,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防止饮食不当造成的血压升高的问题,之后对其运动进行适宜的指导,通过运动各项措施的实施,增加机体对血压的调控能力,并且进行定期回访,综合掌握疾病控制质量[7]。

综上所述,高血压社区管理的实施,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动态监控的方式,全面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并对其降压的可改善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提升血压控制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影霞.4C自我管理模式在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生存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8):141-142.

[2]薛丽霞,王春鹏,黄金娥,等.双向转诊模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2):99-101.

[3]王芸.个性化社区健康管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不良习惯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9,40(06):1386-1387.

[4]黄文杰,陈嘉欣.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达标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6):187-188.

[5]杨颖.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影响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6):186+188.

[6]李楠楠.家庭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5):181+183.

[7]蒙照友.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模式及其在社区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5):175.

论文作者:张寿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影响分析论文_张寿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