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研究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研究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王 娅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摘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领导人的国际战略思想。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五个方面的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继承吸收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世界交往模式提供了新范式,为解决国际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关键词]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价值

十八大以来,针对世界复杂局势、社会动荡、国内外矛盾突出等问题,习近平以宽广的胸怀、开阔的视野,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具体国情,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领导人的国际外交战略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依据

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他是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等过去几代领导人的国际战略思维。

1.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从自然共同体阶段,再到抽象或虚幻共同体阶段,最终提出真正共同体。马克思强调共同体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前提,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而在理想的共同体生成的途中,需要确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各民族国家在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过程中通力合作的世界观念,进而展现面向世界的人类情怀。针对复杂的国际关系,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球合作共赢的交往模式,这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中国为解决国际问题贡献出的“中国方案”。

其实,这种“渺小感”是了不起的!“渺小感”让我们收敛起倨傲和狂妄,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一粒沙,没什么值得妄自尊大的。虽然我们尽全力朝着光明的方向奔跑,但相对于自然来说,我们的力量微乎其微。没有谁能左右沧海变成桑田,也没有谁能改变日月星辰的轨迹,世界依旧是世界。“渺小感”会让我们保持敬畏和谦卑,对自然,对世界,对别人。

2.毛泽东、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国际战略和“永不称霸”的重要外交思想。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动向,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重要科学论断。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世界的和平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因此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成为各个国家普遍关心的重点问题。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世界局势仍是复杂,局部社会动荡不断,因此我们主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世界是一个整体,世界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承担起世界发展的责任。毛泽东、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维从整体出发,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同时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奠定了基础。

3.江泽民进一步阐发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新理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提出做铺垫

柳枝纤细,迎风摆动,如同少女纤细的腰肢,人们根据柳树的这一特性,将柳枝比喻为少女,出现了“柳腰”、“柳眉”等大量的词汇,文学作品中也常常用柳来指代女性,其实这是人们“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在起作用,符合中华民族的修辞认知。

4.胡锦涛的“和谐世界”理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形成打下了先导性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发展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全球性问题也不断突显。国家为了谋求利益,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注重自身利益,而忽略别国的利益,导致局部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流离失所,国家发展举步维艰。针对这些国际问题,习近平提出我们要共同担负起大国责任,不搞强权政治,坚持平等对待,尊重各个国家间的文化差异,维护世界和平。对此,习近平提出:“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3]59。这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构建提供了了新的交往模式,以对话的形式交流合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面对日益纷杂的全球性问题以及复杂的世界经济发展问题,习近平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25。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于解决国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1.构建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共同体

胡锦涛提出的“和谐世界”的理念,也是从全世界、全人类的利益出发,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力求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胡锦涛指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2]合作共赢要求我们在发展本国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国家的利益,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胡锦涛的“和谐世界”理念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不仅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同时也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各个国家由于历史、地理等之间的差异,其文化也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要尊重文化差异。习近平指出:“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处,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3]59人类社会是由各个不同的民族发展而来的,因此人类文明是多样的,人类历史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个民族文明发展的结晶,没有优与劣之分,都是平等的。因此面对各种不同的文明,面对文明冲突,我们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3]25

2.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经济共同体

当今世界冲突不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直笼罩着西方国家,尤其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势力,对世界格局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许多国家还面临着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面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提出:“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3]59因此在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我们需要各个国家团结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通过使用武力或者武力威胁解决国际争端,而应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以对话的形式化解这些矛盾,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合理、安全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3.构建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共同体

成型机工作原理: 电动机带动环模转动,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环模上的物料带动压辊转动。物料被强制喂料器送入压制室内之后,随环模和压辊转动,二者相互挤压,夹在其间的物料就被不断压缩,随着物料内部压力和密度不断增大,达到一定密度的物料就被压入环模模孔当中,经过一段时间保压定型,具有一定密度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即成型[18]。

4.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间联系的也越来越紧密,世界也逐渐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为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新机遇,同时也为各个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新机遇、新挑战,各个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不断寻求新出路。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遇到了这些问题,对此,习近平提出:要同舟共济,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经济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求我们在寻求各国利益发展的同时,坚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些挑战,加强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经济共同体。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在宜昌市局的推动下,宜昌市在全省率先整合食品药品监管职责,组建三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同时,宜昌市局率先整合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设立市级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和县市区分中心;率先实施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将全市划分为324个食品药品监管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建设运行涵盖16个子系统、覆盖监管工作全领域的“智慧食药监”系统;行政审批工作“接得住、连得上、做得好”,受理率、限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监督抽检得到强化,全市食品抽检覆盖率达到千人4份;安排创城专项经费,将食品安全抽检经费按千人4份纳入财政预算。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科学的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各种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进一步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江泽民指出:“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1]江泽民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为更好的解决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进一步阐发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新理论,为解决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同时这也为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构建崇尚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共同体

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造成环境的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等等,这些环境问题频频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也开始不断采取措施保护自然,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人类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全人类共同努力,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每个国家也应该共同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加强合作,携手并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习近平提出:“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问题,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3]5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我们需要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共同维护好我们的家园。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1.“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基于整个人类历史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抽象共同体、虚幻共同体——真正共同体”。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是基于血缘、地域等方面的自然方面形成的特定群体,它并没有私有制的因素。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形成,人们变成了表面上看起来是平等的,而实际上平等只是一种错觉,最终变成了由货币、资本等控制的抽象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使人逐渐摆脱了压迫和束缚,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思想指向的是人类最终发展的目标,是人类最终努力实现的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吸收并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

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播了我国传统的“和”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了“和”文化,并且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针对我国传统的“和”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从根本上说,都有着共同的认识。“和”强调的是一种和谐、协调。这种“和”体现在人们的文化精神、价值理念等方面。“和”涉及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等方面的和谐。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运用到国际之间,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就吸收了我国传统的“和”文化,要求各国共享发展的成果,共同保障安全,使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传承了我国古代“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将我国传统的“和”文化与时代相结合,有助于促进我国正确处理外交问题,形成大国外交,进一步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更好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为构建世界交往模式提供了新范式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文明多样性的发展,全球性经济危机频发,西方霸权主义强盛,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断等等,这些国际问题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立足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明、安全、生态方面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体性原则,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显然已经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福祸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因此世界作为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各国树立全球合作意识,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创新与发展,为构建世界交往模式提供了新范式。

[参 考 文 献]

[1]石云霞.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4-10.

[2]邵发军.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7(4):1-8.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Xi Jinping 's Thought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Time Value

WANG Ya

(Marxism School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China )

Abstract :The idea of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t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thought of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other generations of leaders on the basis of Marx’s community thought. It has extremely rich connotation, including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security and ecology. The idea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inheriting and absorbing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roviding “Chinese wisdom” for solving international problems.

Key words :Xi Jinping;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time value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882( 2019) 03-0031-03

[收稿日期] 2019-03-09

[作者简介] 王娅(1993-),女,山西运城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 刘卫财]

标签:;  ;  ;  ;  

“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