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理念的公路绿化设计论文_杨军

基于新理念的公路绿化设计论文_杨军

甘肃建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摘要: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不断增多,与之相配套的绿化设计水平也有所提高,在新时期发展下,人们对于公路的功能性、美观性要求也有所提升。新理念下公路绿化设计应该更注重公路系统的生态效益,在满足质量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公路绿化的整体水平。本文主要对新理念下公路绿化设计进行分析,并探讨设计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新理念;公路绿化;绿化设计;公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公路绿化设计是公路设计的组成部分,虽然它不像主体工程设计那么关键,但是在公路整体设计中发挥的舒适性、美观性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近年来,有关交通部门对公路建设有了明确的要求,提倡安全、舒适、和谐、美观、耐久的新理念。公路设计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化设计,能够让公路交通更好的与生态环境融合到一起,形成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并具很强的实用性、经济性作用。公路绿化设计是营造良好交通环境、提高公路舒适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公路景观的关键部分,在现代化公路建设中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

2 公路绿化的特点

公路绿化设计根据公路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多样性特点,在公路建设范围内形成一个优美的绿化环境。在新时期经济发展下,人们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逐渐向着绿色生态发展,公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园林设计或住宅小区绿化有所不同,公路绿化除了涉及主要的交通运输道路,还包含立交、服务区等关键节点,通过植物造景手法能够为驾驶人员和乘客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景观环境,有助于舒缓驾驶员的心情,缓解眼睛疲劳。公路绿化设计如果要想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地区条件,努力让公路交通处于一种享受、舒缓的驾乘氛围中。

3 公路绿化主要内容

3.1 边坡设计

在公路建设中,边坡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公路等运输体系,边坡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边坡上种植相应的植物能够减少混凝土等工程防护的应用,通过植物的根系发展,不仅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还能美化环境、降低成本。另外,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水土流失现象随处可见,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改善,很可能对行车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在边坡进行植物绿化,可以提高土体稳定性,缓解水土流失问题,提升公路交通的整体运行水平。

3.2 隧道口设计

隧道口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部分,通常隧道内都比较暗,很多行车者都不喜欢经过隧道路段,为了缓解这种现象,通过绿化设计,在隧道口安置一些比较鲜艳的植物,避免行车人员在隧道出来时对光亮不适应。与此同时,绿化设计还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告诉人们即将进入隧道,请小心开车。除此之外,绿化植物能够环节行车人员的心情,隧道内行驶容易产生压抑感觉,植物绿化设计能够减少行车压力,同时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效果。

3.3 互通式立交区、管养服务区

互通式立交区、管养服务区一般占地面积大,景观要求较高,造景位置集中,在绿化设计及实施过程中,以“一处场地突出一个主题”,充分利用各处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条件,加以人工造景,强化与自然结合,与四周建筑物结合。互通式立交区应根据不同地段、周边环境、立交形式、地形使绿化景观自然、和谐、色彩明快、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富有人情味,苗木配置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使人们在通过互通式立交区行使时,从不同角度欣赏到不同造型,以提升公路的品位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养服务区应充分利用周边大面积的环境,作为公共绿地的“面”的外延,区内的林荫道作为公共与半公共的线性绿化带,点、线、面有机结合构成绿化空间体系,与公路、收费设施形成一体,起到点睛之功用。互通式立交区、管养服务区的苗木选择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满足绿化设计功能的要求,有较强的抗污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具有苗期生长快、根系发枝性好、易繁殖、移植和管理,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能与附近的植被和景观协调,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3.4 中央分隔带绿化

中央分隔带可以点缀公路上的视觉美,还可以对对面来往车辆的眩光起到阻碍的作用,提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中央分隔带的绿化植物一般选用生长力旺盛,适应性强的本土植物,选用耐旱、耐污染、病虫害发生率较低的植物,乡土植物可以很好地适应生长环境,载种以后的成活率比较高,公路上的车速比较快,西北地区的冬天又比较寒冷,寒冬期5个月左右,持续时间长,且阶段性干旱,年降水量约400-700毫米,属于大陆性气候,因此,选用的植物还要符合气候特色。为适应西北地区的严寒天气,宜选择高大阔叶乔木、针叶树、灌木等,灌木的剪裁高度保持在1.5-2.0米左右,满足阻挡眩光的功效。公路的沿线距离通常很长,为改善单一的植物分布形式,可能会给司机带来视觉上的麻木,所以,在布局上每隔一段距离换一种植物,让绿色植被的分布具有韵律,满足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西北地区的夏季主要是在6-8月,为突出夏季景观,可种植丁香花、白榆等,绿化效果更佳。在碎落台部位可种植攀爬类植物,随着季节变化,植物叶子显现不同的颜色,景观效果极好。

3.5 防护栏绿化模式

防护栏能够起到阻拦人畜进入高速公路的作用。对此,必须具备较高的密封性,所以普遍采用藤本攀缘植物,其能够实现较高的密封性,并且分树种的交替种植方式,例如野蔷薇、藤本月季的交替种植方式,能够达到四季长青、有花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也可以采用一些带刺的植物,例如构骨,其能够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地区替代防护栏,但是在最开始种植时需要保障植物养护的工作质量,确保死亡或濒临死亡的植物苗木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换和保护。

3.6 观景台设计

在绿化设计中,观景台设计比较简单,在这方面不用过多的研究车辆行车安全,只要能够充分发挥绿化设计的观赏性作用就可以了。在进行观景台绿化设计时候,应该结合当前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与周边环境特点,确保绿化设计能够满足区域发展需求,可以和周边环境很好的融合到一起,以此为基础开展设计和施工。观景台的设计可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通过对当地人文特色的了解进行布置,也可以以一种园林生态的风格进行设计,在其中融入假山、水体等内容,形成一种可圈可点的小生态效应,避免如出一辙的设计效果,确保绿化设计的个性化与创新发展,缓解人们在长期行车过程中的疲劳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绿化设计能够反映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并具有当地人文特色与精神风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绿化设计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这部分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当地地形地貌与自然环境特点,充分发挥本地植物与各种景观植物相互搭配的优势,努力创造出生动、和谐的绿化景观,让公路绿化能够以小生态环境的效果,提高当代公路建设的特色与时代感,促进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军喜.公路绿化设计与建设管理的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4):12-15+41.

[2] 徐桂英.浅谈公路绿化设计的重要性及应遵循的原则[J].山西建筑,2010,36(29):339-340.

[3] 邓云潮,张倩.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基本原则的探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11):66-68.

[4] 杨茂仁,季蒙,崔清涛,刘艳梅,王桂茹.北方地区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工程技术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3(03):44-48.

[5] 张梁.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及植物选择探讨[J].山西建筑,2003(05):262-264.

论文作者:杨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基于新理念的公路绿化设计论文_杨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