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骨痛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志宁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 肿瘤科 江苏南京 210008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恶性肿瘤骨转移并伴有骨痛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n=42)和单药组(n=42),联合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单药组单用唑来膦酸。复方苦参注射液30mL/d,d1~14;唑来膦酸4mg/d,d1;每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两周期治疗后,两组患者骨痛缓解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EORTC QLQ-BM22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过两周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联合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 vs.71.43%;P<0.05);两组总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6.67% vs.14.29%,P>0.05),并且所有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1~2级),易处理。EORTC QLQ-BM22量表评分结果显示,除了社会心理方面,治疗后无论是疼痛位点、疼痛性质还是功能障碍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和单药组相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能有效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性骨痛,并且不良反应轻微,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字:复方苦参注射液;唑来膦酸;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

骨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恶性肿瘤骨转移多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主要表现为骨痛、活动受限、高钙血症、脊髓压迫及病理性骨折等,其中骨痛多为剧烈的顽固性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镇痛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成为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

三阶梯镇痛是控制晚期疼痛的主要方法,但由于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可导致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多种不良反应,在减轻疼痛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痛苦,如何在镇痛和不良反应间寻找平衡点是临床工作者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具有镇痛时间长,毒副反应小的优点,已经成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的主要药物之一。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有“绿色哌替啶”之称[2],对于晚期姑息治疗不能耐受阿片类药物的患者是较好的选择。

本研究旨在观察对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有骨痛的患者,在唑来膦酸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辅助复方苦参注射液,是否有协同止痛作用,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如何,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有改善,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共84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35例,中位年龄61(39~74)岁。所有原发病灶均经细胞或组织病理学确认,其中肺癌36例,乳腺癌29例,前列腺癌8例,其他恶性肿瘤11例;骨转移病灶均经ECT或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其中单发骨转移29例,多发骨转移55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骨痛症状,神志清楚,能清楚描述疼痛部位、性质和程度,治疗前血常规、心肺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异常,预计生存时间大于12周。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直系亲属签订知情同意书。84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2组患者在一般临床特征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治疗方案 单药组:唑来膦酸4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5分钟,第一天使用,每28天为一个周期重复。联合组:唑来膦酸用法同单药组;复方苦参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第1~14天使用,每28天为一个周期重复。治疗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1.3.1疼痛疗效评价 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划线法进行疼痛强度评分,分为0~10级,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由患者在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处标记: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疼痛缓解度分为5度:0度未缓解(疼痛未减轻);1度轻度缓解(疼痛减轻约1/4);2度中度缓解(疼痛减轻约1/2);3度明显缓解(疼痛减轻约3/4);4度完全缓解(疼痛消失)。镇痛疗效分为:显效(完全缓解+明显缓解);有效(中度缓解);无效(轻度缓解及未缓解);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3.2不良反应观察 采用CTCAE 4.0标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包括血液学改变(血常规、肝肾功能)和非血液学改变(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肌肉、骨关节疼痛;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寒战、疲劳、乏力等;其他如皮疹等)。

1.3.3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骨转移量表(EORTC QLQ-BM22)评估患者治疗前与治疗两周期后的生活质量变化。该量表包括了疼痛位点、疼痛性质、功能障碍和社会心理4个模块,共22个条目,各条目分为4个等级:从没有,有点,相当,非常,由患者进行自我评价,所有得分均转换成0~100分进行分析[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统计结果,所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镇痛效果的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评分情况和治疗后两组疼痛缓解度见表2。经过两周期治疗后,联合组中95.24%(40/42)的患者骨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而单药组仅为90.48%(38/42)。联合组中,17例患者显效(完全缓解6例+明显缓解11例);18例有效(中度缓解18例);7例无效(轻度缓解5例及未缓解2例);总有效率为83.33%(35/42×100%)。而单药组中,14例患者显效(完全缓解4例+明显缓解10例);16例有效(中度缓解16例);12例无效(轻度缓解8例及未缓解4例);总有效率为71.43%(30/42×100%)。联合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 vs.71.43%;P<0.05)。

2.2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见表3,联合组中有7例(16.67%)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单药组有6例(14.29%),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16.67% vs.14.29%,P>0.05)。所有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1~2级),经对症处理后明显缓解和改善。

3 讨论

双膦酸盐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常用的药物,Kimmel等[5]的研究发现,双膦酸盐能阻止巨噬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成熟,阻碍破骨细胞在骨质吸收部位的黏附聚集,还可以诱导破骨细胞凋亡。唑来膦酸与第一代膦酸盐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长,给药剂量小,输注时间短,安全性好及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6]。临床研究发现,唑来膦酸能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抑制骨吸收从而使骨痛减轻或消失。日本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7]入组了228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结果显示唑来膦酸每4周使用一次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评分。

复方苦参注射液属于非特异性细胞毒药物的纯中药制剂。研究表明,苦参碱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钙离子内流,减少NO生成,起到中枢性镇痛作用[8];此外,苦参碱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调节肥大细胞组胺释放而产生镇痛作用[9]。

本研究旨在观察对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有骨痛的患者,在唑来膦酸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辅助复方苦参注射液,是否有协同止痛作用,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如何,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有改善,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发现,经过两周期治疗后,单用唑来膦酸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71.43%,而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单药组,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唑来膦酸在缓解骨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从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单药组总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29%,而联合组的发生率为16.67%,两组总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并且所有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1~2级),易处理。提示在唑来膦酸的基础上增加复方苦参注射液并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联合治疗的安全性非常好。

本研究采用EORTC QLQ-BM22量表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显示,除了社会心理方面,治疗后无论是疼痛位点、疼痛性质还是功能障碍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并且和单药组相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Yeh等[10]的研究发现,采用EORTC QLQ-BM22量表来评估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提示治疗后患者的骨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本研究验证了唑来膦酸能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能进一步缓解骨痛,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唑来膦酸的基础上增加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骨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不良反应轻微,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东华,吴国祥,徐怀昌,等.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疗效[J].西北药学杂志.2015,30(3):289-292.

[2]栾宝红,张桂林,毛瑞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8):1691-1692.

[3]陈佳悦,张雷.EORTC QLQ-BM22介绍及发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6):366-367.

[4]李素女,庞素秋,杨昌云.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转移性骨痛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6):855-856.

[5]Mechanism of action,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file,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nitrogen-containing bisphosphonates[J].J Dent Res. 2007;86(11):1022-1033.

[6]任芳,冯宇,李绍旦,等.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骨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3):246-248.

[7]Kohno N,Aogi K,Minami H,et al.Zoledronic acid significantly reduces skeletal complications compared with placebo in Japanese women with bone metastases from breast cancer: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J Clin Oncol. 2005;23(15):3314-3321.

[8]罗学娅,张学梅,高卫,等.苦参碱的镇痛作用部位及机制研究[J].中草药,2001,32(1):41.

[9]王兵,王国俊,徐翔,等.氧化苦参碱对肿瘤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实用肿瘤杂志,2000,15(5):297.

[10]Yeh DC,Chen DR,Chao TY,et al.EORTC QLQ-BM22 quality of life evaluation and pain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from breast cancer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J].In Vivo. 2014;28(5):1001-1004.

论文作者:王志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骨痛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志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