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论文_李爱武

新邵县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 分析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6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护理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更好地配合救治,从而提高急救成功率,并能增进护患关系。

关键词:创伤性血气胸;急救;护理效果

创伤性血气胸是由于外伤导致胸腔内血管、器官、组织发生损伤,胸腔内大量积血、积气压迫伤侧肺和纵膈,影响呼吸和循环,以胸闷、气促、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如不及时处理易并发休克、急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后果[1]。本文分析了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6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均有明确的胸部外伤史,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研究对象同时排除合并精神疾病、智力障碍、严重视力、听力或语言障碍者。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共计4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25岁~67岁,平均年龄(45.23±11.54)岁;体重50kg~82kg,平均体重(64.14±12.35)kg;受伤至就诊时间0.5h~5h,平均就诊时间(1.68±0.52)h;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30例、高空坠落6例、挤压伤3例、锐器伤9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例、大专10例、高中18例、初中12例、小学6例。

实验组患者共计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22岁~68岁,平均年龄(46.18±11.63)岁;体重49kg~84kg,平均体重(63.85±12.28)kg;受伤至就诊时间1h~6h年,平均就诊时间(1.72±0.58)h;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8例、高空坠落8例、挤压伤4例、锐器伤8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例、大专12例、高中17例、初中10例、小学8例。

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受伤至就诊时间、致伤原因、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急救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接诊后立即嘱患者取半卧位,胸部制动,并协助医生进行快速检查诊断。对开放性血气胸者立即采用油纱布和无菌敷料包扎,待一般情况改善后行清创缝合、闭式引流术。对合并肋骨骨折、凹陷畸形严重者行肋骨牵引固定法以矫正胸廓畸形、改善呼吸功能。对胸部皮下广泛气肿者立即行胸腔穿刺排气。对胸部积血超过500ml者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2]。

对出血量较大者立即建立两条以上有效静脉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加压输血、输液。同时注意保暖,防止因大量出血导致体温下降。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并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进行吸痰或气管切开操作。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3]。

行胸腔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首次抽液不超过800ml,之后每次抽液不超过1000ml。如出血量大、胸腔积气多时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脱落等意外事件。引流瓶放置于地上,低于胸腔切口40~60cm,不可高于胸腔,以免液体倒流引起感染。注意观察引流瓶水柱波动情况和引流物性状和量,并做好记录。更换引流瓶时采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勿使空气进入。如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或引流液体量少于50ml/d,经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膨胀良好时可拔除引流管[4]。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呼吸功能锻炼,以防发生肺不张等并发症。

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救治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由于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均为突发性受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不能很好的配合救治。护理人员与患者交谈,安抚其不良情绪,告知患者情绪的剧烈波动可能加重伤情,不利于预后。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一般均可获得满意的救治效果。对情绪不稳定者可握住患者的手给予其鼓励。在进行护理操作前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告知操作方法、预期目标和配合要点,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配合[5]。

1.3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救成功率

实验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3.讨论

创伤性血气胸伤情危重,一方面大量出血可造成血容量减少,另一方面可导致肺组织受压、萎陷,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均造成不利影响。临床对创伤性血气胸的急救和护理质量要求较高,应保持呼吸通畅,迅速改善呼吸功能,同时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发生休克。救治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由于创伤性血气胸伤情严重,均为突发性受伤,导致入院时患者处于情绪不稳的状态。情绪的剧烈波动不仅影响患者治疗和护理配合度,引起护患纠纷,还会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导致血压、心率等发生剧烈波动,不利于救治。因此在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过程中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的顺利实施[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更好地配合救治,从而提高急救成功率,并能增进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杨爱珍,杨红霞.38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急救与护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12):86~88.

[2]吕雪娴.82例创伤性血气胸病人的急诊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0):2598~2599.

[3]喻晓黎.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1,24(13):505~508.

[4]蔡荷凤.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4,20(28):117~118.

[5]赫军,张颖,焦守凤,等.循证护理在急诊外伤血气胸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576~478.

[6]庄月秋,班晓静.重症创伤性血气胸的早期急救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355~356.

论文作者:李爱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6

标签:;  ;  ;  ;  ;  ;  ;  ;  

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论文_李爱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