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儿童在应激状态下的情绪调节策略_情绪和情感论文

2岁儿童在压力情境中的情绪调节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情绪论文,压力论文,策略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

在儿童发展的研究领域,情绪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儿童在压力情境下会表现出一些看似与问题解决无关的行为,这些行为对减少儿童内心压力、消除或降低不良情绪反应有重要作用,研究者将其称为情绪调节策略。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发现,婴幼儿期情绪调节的发展是这一时期社会性情绪发展的重要成分之一[1,2];儿童情绪调节的早期表现对后来的情绪[1-3]和个性发展[4,5]有显著影响。

Ainsiworth创立的陌生情境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儿童的依恋和气质特征[6,7]。研究发现,对于6个月到2岁的儿童,与母亲分离或面临陌生情境可以导致儿童情绪变化,引发焦虑、愤怒、失望、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这为在实验室中系统地观察他们在压力条件下的自我调节策略提供了条件。此外,延迟满足任务也能引起儿童的消极情绪。所以,这两种方法成为新近考察儿童情绪调节的主要手段[1,2,4,8,9]。

2岁左右是儿童情绪发展的一段重要时期。由于成熟,认知机能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多样化,其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在压力情境中的情绪调解策略也表现出快速发展趋势。近期研究揭示出,西方2岁儿童在情绪调节方面已具有的策略有:目光转移[9-11]、主动玩替代性物品[9,12]、使用各种自我娱乐手段[9]、回避刺激物[8]以及各种形式的安慰行为。从动作指向上看,有自我定向的安慰行为,如将头靠在地板上休息、抚摸头发、吸吮手指等动作[9]和他人定向的安慰行为[9,13,14]。安慰行为也可能是符号的或表征的,如假想找回想要的物品、运用语言来控制冲动行为[9,15]。

尽管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儿童发展领域的一个热点,但迄今为止,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大多是在西方国家进行的,研究对象也大多为西方儿童。研究证明,儿童的某些行为发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可能有相同的表现,而另一些行为则不然。因此,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中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及其相关因素,对丰富儿童发展理论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家庭教育和托幼机构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从北京市城区分层随机选择140名2岁的健康儿童及其母亲作为被试。儿童年龄为18.5~27个月;男孩占48%,女孩52%;母亲平均年龄31.5岁;母亲受教育程度:初中4%,高中33%,大学53%,研究生10%;家庭经济情况,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10%,500~1000元38%,1000~2000元38%,2000元以上14%。

2.2 研究设计

儿童和母亲两人被安排在4.2×3.5米的测查室中,室内地毯上放置若干玩具,一角放有一把大椅子,对面靠墙放置一张小桌和一把小椅子,墙上镶有单向玻璃,单向玻璃外放置录像设备,观察者在单向玻璃外对室内的儿童和母亲的活动进行摄像。

实验室观察程序:(1)10分钟的自由活动I。母亲被安排在墙角的椅子上坐好,填写一份有关家庭一般情况的调查表,儿童自由地玩玩具;(2)收拾玩具;(3)儿童的气质测定;(4)陌生人情境。女实验员带一装有积木的玩具大卡车进入实验室,首先坐在角落低头沉默1分钟,然后自己玩卡车、积木1分钟,最后邀请儿童和自己一起玩1分钟;(5)延迟任务I。主试带来一盒彩色蜡笔和一张白纸,将儿童安排在小椅子上坐好,告诉儿童“我要出去一会儿,你先不要画,等我回来后你再画”,重复至儿童口头答应或点头,主试走出房间,1分钟后回来,告诉儿童可以画画,并将收走的玩具重新拿回到房间;(6)3分钟自由活动II;(7)分离-单独情境。母亲离开房间,儿童单独在房间1分钟;(8)分离-陌生人情境。实验员进入房间,2分钟;(9)母亲回来,实验员出去,6分钟自由活动III;(10)延迟任务II。主试带来一包食品,将儿童安排在小椅子上坐好,告诉儿童“我要出去一会儿,你先不要吃,等我回来后你再吃”,重复至儿童口头答应或点头,主试走出房间,1分钟后回来,告诉儿童可以吃。

2.3 实验室定性资料的编码

参考Grolnick在一项类似于本工作的研究中的编码方案[9]对录像资料进行编码,分以下五部分:(1)情绪表现评定。以儿童在5个压力情境中的积极性情绪、中性情绪、焦虑、生气、哭等的出现次数为指标;(2)策略编码。指标是儿童在五种实验情境中的各种典型行为(可能帮助儿童消除或减少因情境而引起的压力的行为)出现的次数,每10秒钟为一个编码单元,所记录行为包括注意的指向,言语交流的对象及内容,行为、动作的指向及性质;(3)母亲介入程度评定。指标是每个情境中母亲对儿童主动讲话的次数,将其内容分为以下几类:提醒和指导儿童,安慰、赞扬,批评,羞辱,根据各类的次数进行评定;(4)陌生人行为。对有陌生人出现的情境中的陌生人的言语的数量及内容(内容包括:要求,安慰,赞扬等)进行编码。

3 结果与分析

3.1 评分者信度

评分者信度:分别由两个评分者按照编码手册独立地对30个个案进行编码,计算Cohen's kappas系数,作为评分者信度指标。各部分的信度系数略有差别,其中情绪调节策略为0.89;儿童情绪表现为0.82;母亲行为评价为0.90;陌生人行为评价为0.91。

3.2 情绪调节策略

已往研究对2岁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的分类有多种[8,9,16]。根据我们的实际观察和编码分析,归纳出我国2岁儿童在压力情境下的情绪调节策略有6种:(1)积极活动,如在陌生人情境中主动与陌生人交流,在延迟情境中招呼主试进来,在分离-单独情境中,试图找回妈妈等;(2)分心,如玩替代性物品(门把手、室内的风机开关、椅子、除诱惑物外的玩具)和探索房间等活动(不包括与母亲或与陌生人一起玩);(3)寻求他人安慰,如在延迟任务中,拉母亲玩、与母亲交谈,靠近母亲寻求母亲的安慰;在陌生人情境中,接近母亲、要母亲陪着走过去与陌生人玩或紧紧靠在母亲身边;在分离-陌生人情境中,接近或搂着陌生人并寻求其安慰,如向陌生人询问母亲、身体在陌生人身上蹭来蹭去(不包括与陌生人玩);(4)被动行为,在陌生情境中,儿童怒视着陌生人;在分离情境中,儿童呆立、盯着门;在延迟满足任务中,将手放在诱惑物上等;(5)自我安慰,如吸吮手指、抓扯衣服、搔头、躺在地毯上,身体在墙壁上蹭来蹭去等;在言语上,儿童可能会自言自语道“阿姨一会儿就会来”,“我是个好孩子”,“我是个大孩子”,“妈妈去厕所了,马上就会来抱我”等安慰自己的话;(6)回避,当刺激物出现时(延迟任务中的诱惑物,陌生情景中的陌生人),把目光移开,或转身离开,拒绝陌生人的接近等(不包括离开后立刻去找母亲)。

儿童的6种策略在5个情境中都被运用,在五种情境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积极活动(M=3.32次,SD=1.697);以下顺次为自我分心(M=2.667,SD=1.508),寻求他人安慰(M=2.651,SD=1.339),被动行为(M=2.650,SD=2.020);使用的较少的是自我安慰(M=0.997,SD=0.817)和回避策略(M=0.882,SD=1.402)。对这6种策略的使用进行了F检验,差异十分显著,F(5,695)=58.55,(P<0.001)。

3.3 儿童在不同情境中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一致性

为了考察儿童策略使用是否存在着情境间的差异,我们对不同情境和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6(策略)×4(情境)×2(性别)的多元方差分析(分离-单独情境除外),结果如表1。

表1显示,情境主效应、策略主效应以及情境与策略的交互作用都十分显著,这说明,不同的情境中,儿童使用策略是不同的,相同策略在不同情境中使用频率也不同。情境间t检验结果表明,陌生人情境与其他情境之间、延迟满足任务与分离情境之间、两种分离情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两种延迟满足任务之间,儿童策略使用上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儿童策略的使用是随压力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此外,性别主效应不显著。我们从同一种策略在不同情境中的使用频率的角度进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考察,六种策略在每个情境下的得分比较如图1所示。图1表明,除儿童单独留在实验室中时不会出现回避和寻求他人安慰两种策略之外,每种策略在各个情境中都被使用:积极活动在分离-单独情境中使用的频率最高(M=5.579,SD=5.55),而在延迟任务I(玩具的延迟满足)中使用的频率最低(M=2.043,SD=2.846),情境间差异十分显著(F[,4.556]=22.46,P<0.0001);自我分心策略在分离-单独情境中使用频率最高(M=6.429,SD=5.207),在陌生人情境中使用频率最低(M=0.879,SD=1.375),差异亦十分显著,(F[,4.556]=19.77,P<0.0001);寻求他人安慰策略的使用频率在分离-陌生人情境中最高(4.586,SD=2.788),在陌生人情境中最低(M=1.34,SD=1.954),情境间差异也十分显著,(F[,3.417]=31.00,P<0.0001);被动行为出现最频繁的是在延迟任务II(食物延迟满足)(M=5.336,SD=5.736),出现最少的是在陌生人情境中(M=1.96,SD=2.451),情境间差异十分显著,(F[,4.556]=14.75,P<0.0001);自我安慰策略使用最多的是在分离-陌生人情境(M=1.521,SD=1.619),情境间差异十分显著,(F[,4.556]=19.77,P<0.0001);回避行为在分离-陌生人情境中出现最多(M=0.871,SD=1.274),在延迟任务一(玩具延迟满足)中出现最少(M=0.193,SD=1.308),情境间差异十分显著,(F[,3.417]=10.78,P<0.0001);说明策略的使用情况是因情境的不同而不同的,2岁儿童已经具备了根据情境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能力。

3.4 不同情境中策略的使用与儿童情绪之间的相关

通过录像观察,我们发现儿童在本研究中所采用的五个情境中的主要情绪表现有六种:积极性情绪、中性情绪、害怕焦虑、生气、小声哭泣、大声嚎哭,在对实验室录像进行编码时,我们对儿童的情绪表现也做了独立的编码。为了考察儿童的策略使用和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儿童在不同的情境中的策略使用与其情绪表现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陌生人情境中,情绪表现积极的儿童使用积极活动策略的频率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3968,P<0.001),与害怕焦虑情绪的出现呈显著负相关(r=-0.3614,P<0.001);在延迟任务中,寻求他人安慰策略与生气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2898,P<0.001);在分离-单独情境中,分心行为与其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的出现呈显著正相关(r=0.3304,P<0.001;r=0.7611,P<0.001),而与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害怕焦虑:r=-0.4047,P<0.001;哭泣:r=-0.4209,P<0.001;嚎哭:r=-0.3523,P<0.001);积极活动策略与被动行为与消极情绪的出现呈正相关;在分离-陌生人情境中,分心策略与儿童的中性情绪的出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情绪的出现均呈显著负相关(害怕焦虑:r=-0.2236,P<0.01;哭泣:r=-0.3737,P<0.001;嚎哭:r=-0.5718,P<0.001),寻求他人与儿童的积极性情绪与中性情绪的出现均呈显著正相关(积极情绪:r=0.2972,P<0.001;中性情绪:r=0.4245,P<0.001;),而与消极情绪的出现呈显著负相关(哭泣:r=-0.3181,P<0.001;嚎哭:r=-0.4455,P<0.001),积极活动与被动行为在两种分离情境中与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表现的相关都为负,而与消极情绪表现的相关为正。这说明,情绪表现多为积极性或中性的儿童主要使用的策略是因情境的不同而有差异的。

3.5 行为抑制性程度不同的儿童在策略使用上的个体差异

为了考察不同气质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使用上的个体差异,我们根据本研究另一子项目中对儿童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的评定结果[20],分析了儿童气质与他们在压力情况下的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类:抑制型占样本的20%;中间型占样本的65%;非抑制型占样本的15%。我们对三类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情况进行了差异检验(在五种不同的压力情境中),结果证明,行为抑制性不同的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1)陌生人情境中,儿童在积极活动、被动行为、寻求他人策略和回避策略上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非抑制型和中间型儿童在使用积极活动策略上显著多于抑制型儿童,非抑制型儿童在被动行为策略的使用上显著多于其他两类儿童,而在寻求他人策略的使用上明显少于其他儿童,抑制型儿童在回避策略的使用上明显多于其他两类儿童;(2)在延迟满足任务中,行为抑制性不同的儿童在每种策略的使用上的差异均不显著;(3)分离-单独情境中,在分心策略的使用上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抑制型儿童分心策略的使用显著少于其他两类儿童;(4)在分离-陌生人情境中,积极活动,分心策略、被动行为、寻求他人、回避策略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积极活动策略的使用上,非抑制型儿童多于其他两类儿童,抑制型儿童较少使用分心策略,非抑制型儿童较少使用寻求他人策略。

4 讨论

4.1 2岁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

本研究发现,中国2岁儿童在压力情境下主要使用积极活动策略、分心策略、自我安慰策略、寻求他人策略、被动行为策略、回避策略。在本研究中所采用的五个压力情境中,这六种策略都有所表现。而且,在应对一种情境时,每个被试不是采用单一策略,而是使用不同的策略组合,这说明中国2岁儿童已经具有了复杂的情绪调节策略。

在各个情境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积极活动策略,它指儿童试图改变自己所处的压力情境的行为,如在陌生人情境中主动与陌生人交流,在延迟情境中招呼主试进来等。这说明,2岁儿童在压力情境中,不仅能用注意力转移等较为被动的方式来减少心理压力,调节情绪,而且还能主动地去改变压力情境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种能力不仅要求儿童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认知图式和言语技能。有研究表明,情感的控制和表征能力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17,18],这些能力的发展会促进儿童分心策略的使用。表征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以使儿童通过玩替代性物品、探索环境等活动来减少因陌生人出现而产生的焦虑或因不能马上得到诱人的食物和玩具所产生的受挫感。但是,2岁儿童的表征能力和注意控制力,还未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儿童在调节自己情绪过程中,还会表现出一些被动行为,如盯视或用手按住刺激物等。目光转移是回避刺激的行为表现,已有研究证明儿童在早期(3个月时)就具有了这种能力,它是儿童应对压力情境时所普遍采用的策略,但2岁儿童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目光转移,而是伴随着身体的转移和离开,并且间或与其它策略结合来应对压力情境。儿童普遍保留这种策略可能是受到他们表征能力的发展水平限制[19],也可能是因为注意转移在人类每一发展阶段中都是有效的应对措施。

不同情境所激发的情绪有所不同。陌生人情境较多地引起儿童的焦虑和恐惧;延迟任务使儿童产生受挫感,引起愤怒情绪;分离情境更多地导致生气、害怕、悲伤。儿童在不同情境中运用策略的差异,说明儿童不但对不同情境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而且能够根据情境和自己情绪体验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以前有关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对象均是西方儿童。本研究则是在陌生情境、分离情境以及延迟满足任务情境中考察了中国2岁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那么,这种表现是否存在文化差异呢?Grolnick在一项研究中采用了与本研究相似的压力情境(除陌生人情境外)[9],她的结果与本研究有一定的差异。比较的结果表明,中西方儿童在所使用策略的类型上大体相同,但是在各种策略使用的频率上有差异,在自我安慰和寻求他人策略上差异明显。北美儿童较多地使用自我安慰,而中国儿童更多的使用寻求他人安慰。其原因可能是,西方的父母认为,孩子在压力情境下寻求父母安慰是社会能力缺乏的表现,因而对依赖性强的儿童表示出失望等消极态度。而在中国,父母在孩子面临压力时更多地采取保护态度,他们把孩子躲避压力,寻求父母庇护看作是孩子社会能力成熟的表现[20]。因此,当孩子面临压力情境时,中国父母倾向于帮助甚至替代儿童去解决问题,而缺乏对孩子独立性的要求与培养。

4.2 不同情境中儿童的策略使用与情绪表现的关系

各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与儿童情绪表现之间的相关可以反映出策略使用对情绪调节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表现积极或中性的儿童,在产生紧张害怕的压力情境中,较多地使用积极活动策略;在产生挫折感时,较多地使用寻求他人安慰策略。有研究发现,儿童在18个月以前,在压力过强的情境下,调节情绪的有效方式大多是寻求母亲安慰[1]。本研究结果说明,到2岁时,儿童的有效调节策略已不仅是寻求他人的安慰,还增添了玩替代物和自我安慰等调节策略。并且,儿童自己能够主动去改变压力环境,应对行为的主动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大大增强。

4.3 情绪调节与气质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儿童在压力情境下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与他们的气质类型有关。首先,抑制性不同的儿童在陌生情境和分离情境中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明显不同,非抑制性的儿童多使用积极活动策略,抑制性的儿童多寻求他人安慰。其次,儿童的气质特点影响其应对方式。非抑制性儿童的活动性高,当面临陌生环境或新异刺激时,他们的活动指向外部,在进行调节情绪时若活动性、主动性很高,多使用积极活动策略。而抑制性的儿童则相反,他们在面临新环境时出现退缩行为,活动性比较低,动作指向固着于自身或是向外寻求妈妈的安慰和保护;在调节情绪时,也倾向于寻求他人安慰。本研究关于儿童的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与情绪调节策略(在陌生人情境和分离情境中)之间关系的结果与R-othbart的气质研究的结果相似[21]。

5 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

(1)2岁儿童已具有复杂的情绪调节策略,主要表现为积极活动策略、分心策略、自我安慰策略、寻求他人策略、被动行为策略、回避策略,在五种情境下积极活动策略使用的频率最高;

(2)在不同情境中,策略的使用差异十分显著,2岁儿童可以根据情境的不同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3)情绪表现积极性高的儿童在产生紧张害怕的压力情境下(如陌生人情境),较多地使用积极活动策略;在产生受挫感的情境下,较多地使用寻求他人的安慰,在分离情境中,较多地使用分心策略。

(4)行为抑制性不同的儿童在陌生情境与分离情境中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上存在着个体差异,相对来说,非抑制型儿童较多地使用积极活动策略、分心策略和被动行为策略,抑制型的儿童较多地寻求他人安慰;在延迟任务中个体差异不显著。

标签:;  ;  ;  ;  

2岁儿童在应激状态下的情绪调节策略_情绪和情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