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双赢论文_陈永银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双赢论文_陈永银

陈永银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442500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必须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的资源有机地整合,寻找出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和谐互动,才能实现双赢。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双赢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必须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的资源有机地整合,寻找出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和谐互动,才能实现双赢。

一、激发学习兴趣

如九年级《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一课,滚动的汽车轮胎、转动的水车还有快速旋转的风车等,展示了现实生活场景,用来说明圆的中心对称性和特有的旋转不变性,进而用这个性质导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这样巧设新课引入背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体现学生中心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想全面了解函数y=ax2+bx+c中的三个系数a、b、c对其图象的影响,可以在几何画板中任意输入不同的a、b、c,观察图象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演示结果,让学生自己得出a、b、c的值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一改过去许多学生头疼的、枯燥的理论阐述,像是在做有趣的理化生实验,又像是在做游戏,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激发了学生的空前热情,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实现高效课堂

1.直观省时。计算机可以设计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软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特点编制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依靠信息技术,研究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性质,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利用几何画板功能,探索k、b的改变对于图像的影响,以及图像变化所引起的k、b的变化;教师也可以利用教学软件演示图像变化对解析式的影响及相反的过程。这种直观、动态的效果对概念形成不仅直观、省时、易懂,而且有很好的促进高效课堂的作用。

2.减少学习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计算机可以根据教师的意愿,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或变动为静,并把声、像、文字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提供一种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大大减少学生想象、理解、应用的困难。如平移、翻折、旋转等位置变化,学生的理解是抽象的、粗线条的,想象十分困难。借助多媒体能够发挥它特有的优势,可以通过动态演示抛物线的平移、旋转等,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易于接受和理解。

3.易于突破难点。《圆的周长》传统教学方法不好解决,利用计算机模拟圆周被拉直的变化过程,然后再用直尺去量拉直的圆周,学生便可清楚地观察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再通过两个大小不等的圆及学生任意确定的圆进行反复演示验证,学生很快从中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多一些”。这样便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图形的不断组合、对比中展示出来,减缓了学生观察、思辨的困难。将教学难点逐一突破,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同时向学生渗透了极限思想。

四、回归数学本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感受学习数与计算的必要性,而不是纯粹的从计算到计算。如学习“利润和利润率”时,从课前学生与家长一起商场购物、社会调查入手,利用计算机工具发挥其特有的其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功能,设计制作模拟网站及“网上商场”,同时把网上处理数据的方法用到数学计算实践活动课上,通过“网上商场”将购物、调查等实践活动引进课堂,使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模拟、仿真等方式使活动内容更加生动、非常直观。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身临其境,通过上网查寻、了解商品信息,经历了购物全过程的实践活动。采用网络技术辅助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试图达到:实践活动的过程基本处于学生自我控制的状态,学生面对计算机屏幕,通过键盘和鼠标,控制对商场调查分析选择的活动节奏,并且可以自由讨论,把过去的“学”数学变为自己“做”数学。这样较好地落实了实践活动课应遵循的活动性、应用性、综合性等教学原则。

五、全面提升能力

计算机有能力存储、管理和处理大量图形、文字和数字信息。有计算机辅助的教学可直接增加学习过程的学习量和知识量,提高学习效率。更有价值的是: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现代技术,让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去调用处理信息资源,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和创造精神。另外,这种符合认知规律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因自主参与、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而不断地强化了主体精神、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必然会有积极性,加快了学习进程,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这都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提升数学能力。

论文作者:陈永银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双赢论文_陈永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