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论文

论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论文

浅谈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是一项有明确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为达到这样的教学总目标,教师必须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念,结合自己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以各种方式方法对师生双边活动进行周密地思考和精心地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丰富的内容、复杂的对象、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固定的时间、繁重的任务以及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多变的因素,教学活动要想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优质高效地达到预定的目标,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地安排和巧妙地设计。因此,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乃至“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的一种操作方案。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突出以下两点:

1.教学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生不同特征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它强调充分挖掘学生的内部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它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着重考虑的是对个体学生的指导和帮助。这与传统教学的以学生平均水平作为教学起点具有明显的不同。

例如,在系统理论指导下设计的教学,应做到:

(1)教师不仅要根据课程和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以及客观条件制定教学目标。

(2)要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材、重组教材。甚至可以自编教材。

(3)要依据学生的初始状态来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来评价教学效果。

(4)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选用不同的教法,安排不同的学法。

(5)要根据学习理论的原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

(6)要根据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所消耗的时间的差异,因人而异地做出适当的安排。

(7)要选择各种有效的教学媒体,既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又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

2.教学设计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的,所以,它是以学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为出发点,进而捕捉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学设计不是以方法设计问题,而是以问题设计方法。这就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活动形成优化的运行机制。

二、教学设计的功能

1.教学设计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有意识的人,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学生。所以,教学设计是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才着手进行设计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遵循学习的内在规律性。教学设计者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应用和教学过程的描述。总之,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展开的。

2.教学设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应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灵活地运用教学媒体。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习。巧妙安排、精心策划的教学活动,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并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3.教学设计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我们强调的教学设计是从教学规律出发,应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在客观地分析教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来设计新的教学工作的程序和环节。教学设计是从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需要入手,来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所以,建立在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基础上的教学工作,就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设计出低耗高效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生进行客观地分析。通过认真的分析,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内容和活动。然后清晰地阐明教学目标,科学地制定教学策略,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合理地拟定教学进度,准确地测定和分析教学结果,使教学活动在各方面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教学设计的模式

教学设计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的:

(1)学习需要的分析。就是解决教师“为何教”,学生“为何学”的问题。

(2)学习内容的分析。就是解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3)学生情况的分析。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时时考虑“谁学”的问题。

(4)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应该说明学习结果(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前,师生双方都应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学习活动有的放矢。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策略的制定和教学媒体的选择,同时也为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5)教学策略的设计。就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6)教学媒体的设计。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学生的特征、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策略的安排来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有许多种类,各种教学媒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没有能对所有教学都适用的教学媒体,我们应遵循“经济有效”的原则来选用教学媒体。要突出教学媒体的目标性、功能性、针对性、适度性和方向性。不仅要选择教学媒体,还要具体设计教学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教师应研究的重点。把学习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用最简洁的方式,获得更多的信息。

(7)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把教学的流程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就是简明扼要地表达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直观地表示教学过程,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方案(图表式、框格式、文字叙述均可)。

(8)教学设计的评价。包括对教学方案的评价和调整,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对教学方案的评价主要涉及:设计的教学方案是否能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学习的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分析是否准确?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具体明确?教学策略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是否有效?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评价;各科学习能力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如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历程,看到自己的进步,会使他们感受到取得进步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动力等);学科思维品质的评价。

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学生发展为本”,提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主动地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基础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一要把握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使所有学生的基础能力有所提高;二要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学习更好的但有区别的教学内容,使不同学生的各种学习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三要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时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必需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

第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任何学科的课堂上,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第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为此,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学习知识成为一个不断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二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行获取知识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的做法去学习各种知识。三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总之,进行教学设计重要的是观念、思想的转变。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备课在思想、内容、角色、过程、资源、目标等几方面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通过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要把教材当做手段、途径、载体,当成一种工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支持者、服务者、学习动机的引导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仅仅是一个框架、一个思路,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考虑到不断变化的情况,掌握应对的策略。教学设计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教学设计者以教学过程为其研究对象,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尤其要着重分析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设计者要用最优化的教学思想和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尤其要着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评价方面的内容,教学设计将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标签:;  ;  ;  ;  ;  

论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