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解决式高中地理教学初探论文_郭琴颖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解决式高中地理教学初探论文_郭琴颖

——以《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为例

郭琴颖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校区 650000

摘 要:问题解决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构建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有利于发展高层次的地理思维能力,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以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为例,来讨论“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问题解决 高中地理教学

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学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特有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部分组成。为把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对原来的三维目标进行整合,提升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教学目标;创设情境,重构教学过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适度开展调查、资料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等实践活动。笔者在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思考中,尝试运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来帮助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下面以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为例,来讨论如何运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一、“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把学习看成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亲身经历与体验中,逐渐领悟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了解地理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积极的科学兴趣。问题解决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探讨,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构建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有利于发展高层次的地理思维能力。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运用得当的话,其对于地理四种核心素养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三目,第一目“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主要介绍了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以及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此目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第二目“城市化及其特点”是本节的重难点内容,包括了城市化的概念、表现,以及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三大特点。第三目“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讲述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内容上看,第二目与第三目都是城市化的基本内容,故将之放到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采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步骤

1.创设地理问题情境

(1)课前准备:新课前一周,将学生分成7个小组,利用周末对昆明市进行调查,完成调查报告:第一组:搜集改革开放以来体现新老昆明变化的图片。第二组: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市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变化资料。第三组: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市的城市规模和城市道路、住宅的变化资料。第四组:调查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和昆明市的城市发展情况。第五组: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市城市、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附图)。第六组:调查搜集昆明市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七组:选取有代表性的街区,走访并调查市民对昆明城市建设及存在问题的看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应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提出问题:这些材料反映昆明市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疑问:昆明市的这种变化可以称之为城市化过程。那么什么是城市化?昆明的城市化有哪些具体的表现?昆明市的这些表现能否推广到世界其他的城市?从昆明、云南或者中国的城市化,你能归纳出当今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吗?城市化又会对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引发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探讨,发现并提出问题。

3.探究地理问题解决

(1)分析问题:通过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出城市化的含义,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化的表现既有可以量化的人口、规模等指标,也应该包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不可量化的非物质性表现。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肯定是存在差异的。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包括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既包括有利影响,也包括不利影响。

(2)提出假设方案:让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和切实生活感受,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城市化的表现可能有哪些?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可能有哪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哪些?并对自己列出的项目进行解释。

(3)检验假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资料分析、个人思考和同伴交流等,对所列出的原因及其解释的合理性进行讨论。教师同时提供几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的相关资料辅助学生进行验证。对发达国家出现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学生难于理解,需要教师讲解说明。

(4)得出结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①城市化的表现和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指标。②当今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尤其注意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所处阶段、起步时间、城市化水平、目前速度、与经济发展是否适应、其他表现)。③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人文环境的不良影响(环境、交通、居住、就业、社会秩序等)。并且进一步分析讨论解决的对策有哪些。(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布置成课后的思考题)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开阔学生思路;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讨论进一步验证假设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前面的三个教学步骤,落实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4.对问题解决的总结评价。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总结:(1)对比本组的结论与教师、其他组的结论,找出优点和缺陷。(2)自己在哪些方面走了弯路?(3)自己的学习态度如何?(4)体验别人的思路和技巧。

【设计意图】问题的结论产生之后,需要学生对自己以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做反思,这是学生个体提高地理问题解决能力、改进问题解决技能的极好机会。

5.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教学中采用问题解决策略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要求,它要求教师要能甄别出适合的教学内容并将之构建成一个完整的问题系统,同时还要适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能力水平;而学生要能理解和掌握有关地理概念和原理,并将其达到灵活运用的水平。因此,教师在备课之初要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内容,再根据实际的学情和教情合理使用问题解决教学,并注意合理地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以及与其他教学策略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地理素养,广泛收集地理素材,才能让问题解决教学发挥更大的效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邵俊峰 高中地理课堂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8,(3),31-33。

[3]王芯芯 廉丽珠 夏玲玉 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设计思路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8,(4),28-31。

论文作者:郭琴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解决式高中地理教学初探论文_郭琴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