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过程中的误差及控制措施论文_李远忠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过程中的误差及控制措施论文_李远忠

(贵州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院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且就一系列原因制定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其目的在于促进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落实,减少职业病危害,防治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389-02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工作是掌握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情况,评价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为制定防护对策和措施,改善不良劳动条件,预防控制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健康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现场采样的各个环节出现的误差或差错在很大程度上是检测结果的主要误差来源。要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必须掌握采样过程中产生误差或差错的因素并加以控制,从而减少或避免产生误差的因素,以提高采样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本次研究特从以上各中因素的角度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正常开展。

1.影响职业病危害现场采样的主要因素

1.1 现场情况

从采样现场的角度来看,影响现场采样真实性的因素具体指:现场调查不彻底。现场调查不彻底主要涉及以下几点:(1)工艺及设备调查不彻底;(2)现场生产情况调查不彻底;(3)生产人员的职能及其可能造成职业危害的因素不明确,具体包括生产人员的工作性质、特点以及危害因素的类型、数目、来源途径和危害时间。在以上诸多因素中以工时调查不彻底最为突出:岗位巡检时间不详、巡检频率及其次数不清,未完全掌握生产状况以及满负荷工作时段。

1.2 采样工作人员

从采样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看,影响现场采样真实性的因素包括采样工作人员无证上岗、在不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前提下上岗、上岗前未明确采样设备(仪器、收集器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采样工作人员缺乏国家相关机构颁发的上岗证以及无工作经验在国内较为普遍,具体表现在对采样仪器缺乏熟练的使用技巧,在未明确采样仪器有无异常的情况下便随意使用,后经检查发现某些工具如收集器存在污染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大注射器等器具事先并未进行本底检查。采样工作人员未认识到大注射器等器具在采样过程中可收集污染物的功能,导致采样期间各种形态(如气态)的有害物质对样品造成污染,从而影响采样结果的真实性。

1.3 被采样的对象

即便在采样工作人员正确参与采样的情况下,被采样的对象不予配合同时还对采样过程进行干预,也会直接影响采样结果的真实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受教育程度较低、防治意识薄弱的劳动者不同,有相当一部分的劳动者即便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防治意识相对较强,但往往会利益熏心,一些被采样的对象会干预采样过程,企图以高检测值为由向所在企业或单位索取高昂的经济补偿,包括:(1)采样期间不使用通风设备;(2)个体检测:①佩戴个体噪音剂量计长久停留;②紧挨高噪音设备;③假意触摸噪音剂量计拾音器;(3)欺骗采样人员通风设备损坏而不开启设备;(4)粉尘采样期间有意避开采样人员的注意,以手套上粘有粉尘为由,通过拍打对采样器造成干扰。

1.4 样品保存

样品保存不当也将干扰采样结果,样品保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违反事项包括:(1)吸收液样品保存时间:超过5d标准;(2)固体吸附管常温保存时间:超过3d~7d;(3)固体吸附管低温保存时间:4℃(-20℃)超过15d标准;(4)滤膜样品的检测时间:超过48h标准。

2.提高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工作质量的对策

2.1 注重现场,提高采样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为保障采样结果的真实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1)强化现场调查意识:对采样工作人员在现场调查过程中缺乏明显的责任意识以及调查工作走马观花等现象及时予以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组织采样质量培训活动,建立现场质量监管机制,委派专业监管人员对整个采样过程实行全方位监管。另外还要对可能造成采样危险的因素进行统计与区分,指定危害因素鉴别体系,挑选技术精湛、责任意识强的工作人员通过参与采样调查,同时还应建立“三级”审核机制以及采样质量控制制度以评判和保障采样质量。采样评价报告交予质量控制部门,质量控制部门应对评价报告进行备案归档,为采样方案的设计提供参照,并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2 加强采样设备管理

按照《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在采样前明确采样设备(仪器、收集器等)与实际采样要求相一致。检查采样仪器有效鉴定期限以及有无任何异常现象,确认收集器无污染现象,彻底检查包括大注射器在内的所有器具,以确保其本底水平,一旦出现空白样,应立即清除污染。

2.3 强化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

关于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控制采样点,即对采样环境进行监测,比如大气环境、土质、水质、噪声、放射性物质等;其次是控制采样时间和采样流量,即控制采样时间、采样间隔时间、定时开始采样时间、采样暂停时间,将采样流量设置在400~600ML/min,其精度≤±3%,采样时间为0~99min;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在采样工作人员的辅助下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以及工作现场防护体系,以规范劳动者的行为,使其在工作期间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以现场检测结果为依据,分析导致职业病产生的具体因素,连同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与会讨论,分析该用人单位工作环境的不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3.结语

为保障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质量,首先要从提升采样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入手,只有在综合素质有所提升的前提下,才能确保现场调查的彻底性,才可避免因客观原因造成的不利影响。而避免主观原因对采样过程造成干预可以通过提升采样对象的配合度着手,其次对采样设备及采样时间加强管理与控制。只有做好包括以上几点在内的诸多环节,才有可能真正减少现场采样误差,保障现场采样结果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毕倩倩,杜金洲.海洋环境中放射性分析及其应用[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5,37(4):193-206.

[2]李诚,宋文芳,陈海燕,等.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的应急处理[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97-98.

论文作者:李远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过程中的误差及控制措施论文_李远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