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_大学论文

对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_大学论文

关于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华大学论文,教学改革论文,若干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我国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两个重大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是我们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初的十多年内,清华大学实现“211工程”建设目标的进程,正与国家实现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步。结合清华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具体情况,一个重大的课题是,如何把创世界一流和为本国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可比意义上,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树立强烈的创一流意识;另一方面,必须结合国情,树立强烈的为国家、为首都地区服务的意识,努力使清华培养的人才能够为国家在关键历史时期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当前,清华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有许多具体问题要解决,但首先需要加强对一些宏观问题的研究,努力促进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才能把握全局,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达到预期目标。

一、进一步解决好我校人才培养的“面向”和“服务”问题

我们正在推进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在内的范围广泛、内容深刻的教育教学改革。基本出发点是为了主动地、全面地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增强国家在全球性竞争中的综合国力培养和造就更多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中,应该把“面向国家需要,坚持为本国服务”摆在创一流意识的核心位置予以高度重视。

毋庸置疑,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已经和正在面临一系列挑战。对外开放的大环境,国际和地区之间对优秀人才的激烈竞争,双向选择的分配机制,经济转型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状况,等等,都会使毕业生流向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而且,人才流向的影响,已经波及在校的培养过程。正确分析和对待这一问题,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和培养工作的重要任务。

坚持德育教育的首要战略地位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出发点,继续加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任何时候都是清华大学办学必须准确把握的基本方向。同时,在新的形势下,还要加紧探索新的机制,使清华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更广更深的融入国家和区域性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去,才能进一步解决好“面向”和“服务”问题。

例如,根据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重点部门的急需,适度加强清华大学人才的定向培养。除了对国家重点部门在职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高层次继续教育外,从1996年开始,清华大学与核工业总公司合作进行本科定向招生与培养试点,取得良好的开端。今后,随着学校与区域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合作的加强,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同时,继续有选择地调整定向培养布局,将会有助于缓解一些重要部门和单位对清华大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又如,清华大学近年来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和重点企业与部门在科技开发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并正在探索一种建立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促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和对企业的服务过程相融合。主要思路是,在改革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创造条件,使一批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学生,到国家重点工程和支柱产业部门从事工程项目研究,培养工程硕士。以厂校合作项目为主,将人才培养过程与增强企业科技实力的服务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从企业和工程单位聘请兼职指导教师;企业和工程单位负担所需培养经费,等等。这一步骤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硕士论文阶段相当于“第一次职业训练和职业活动”,对高层次人才在培养期间直接为国家重点部门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开辟了新的途径。其次,有助于增强重点企业特别是我国一些支柱产业部门对新技术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以及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再次,聘请企业和工程界有丰富工程经验的高层次人才联合指导,有助于缓解未来几年学校缺少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的状况,并争取通过这种方式开拓学校与企业之间人才与知识双向迁移的新渠道。实质上,这是建立面向21世纪的“广义工程师摇篮”的一种探索。在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专业面向和工程训练方式等方面,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师培养,都有许多新的发展变化,有必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拓展清华大学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重要课题。

总之,只有坚持把学校的教育和培养体系融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体中,才能形成比较完善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解决“面向”与“服务”问题,为未来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和民族工业的振兴造就新一代栋梁之才。

二、关于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为国家和地区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各类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应是清华大学办学的总体定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及分配机制的改革所产生的就业多样性,加上开放式的对外交流等种种因素,对传统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许多新问题。此外,在培养要求方面,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如何处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在本科、研究生以及正在发展的大学后教育等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格局中,如何统筹考虑各个培养过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训练的着重点,等等,都是正在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面向国家和地区需要,进行学科和专业的布局调整,大体上确定了以下几类比较典型的专业培养方向,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其主要培养特点,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按照和职业工程师“接轨”的专业学士培养方向,进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改革。

清华大学一些院系,比较典型的如建筑、土木和经济管理的某些专业,在办学水平上已经获得相关国际评估机构认证,可以按照和注册职业职务接轨的培养方向,修订培养方案和相应的教学计划,以培养合格的专业学士为主,进行严格的工程师的基础教育以及基本技能和能力训练,使相当部分的培养对象在职业岗位上较快取得注册工程师资格。此外,近年来在管理学科和专业,如(国际)会计专业,在本科(学士)学位教育的同时,还进行注册会计师(CGA)的职业教育和训练,合格者可以获得注册国际会计师资格。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专业教育保持鲜明的现代职业特点。虽然也要对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如拓宽专业基础,更新专业内容等等),但其职业性较强的培养特点与其他工科专业有较大区别,应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强调高等工程教育为国家和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时,部分专业应当根据区域性支柱产业结构的集约化发展方向,作为专业和学科改革与建设的导向,并在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改革中明确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根据本科和研究生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的统筹考虑,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论文)训练的调整与改革,优化培养过程。

近年来,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以及俄罗斯的一些工科院校,为了增强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性竞争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与改革,加强了高层次人才的综合训练特别是工程科技的开发与设计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训练。对本科与研究生的学位教育和职业训练进行统筹规划,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具备适应竞争的灵活性。我国也有少数学校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一方面强化现代工程科学与技术以及综合素质的基础教育,另一方面强化工程科技研究、设计和开发的综合训练。初步看来,这一类型专业培养模式将要发生的变化量大。主要特点是,更加注重现代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基础教育和训练;专业训练并不完全等于职业训练,将更加强调依托一个专业,向加强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方向发展。因此,从基础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训练环节的改革任务很重,需要有相当力度的改革措施。加强设计和开发方面的综合训练,特别是有助于加强面向工程实际项目的选题。因此,这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将对现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而且对工程实践和训练,对拓展高校与企业科技合作的人才培养的新途径,都会产生深刻影响。它的健康发展,相信会受到我国产业界,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和科技部门的欢迎。

3.根据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以及与大学后教育相衔接的培养方向,进行课程结构和培养机制的调整与改革。

近年来,在本科阶段通过培养跨学科的双学士,以及开设辅修专业课等方式,培养了一批不同工程学科之间、工程与管理学科之间、工程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培养模式受到就业部门的欢迎,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这方面,学分制作为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革除陈旧的课程内容的同时,应该继续根据国家和区域性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培养新的“生长点”,拓宽“热门”选修课的资源。

目前,高层次的大学后教育也已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势头。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地刺激了各类人才(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正在和即将担任高层次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骨干人才)更新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近年的本科毕业生,除少数专业外,第一次择业后的流动性相当大,为适应市场需要,增强就业竞争力,迫切需要接受大学后教育。这种情况表明,传统的一次性专业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局面。大学后教育(终身教育),既是现代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个人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因而具有更加明确的现代职业特点。国际性的“继续工程教育”正在加速发展,在我国也已引起重视并初具规模。预计今后若干年,随着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从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研修、复合型的第二学位到工程硕士等多种方式的继续教育,将会成为职业部门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对大学来说,包括课程、实验和师资力量在内的教育教学资源也将会出现结构性的调整。

在人才培养模式处于多变的历史时期,多数专业的本科教育将更加注重宽、厚的基础教育以及包括政治思想和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在继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实践技能养成的基础上,逐步调整教学和训练的重点,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日后的终身学习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会成为教育创新的主要任务。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的改革,一方面要根据学科改革与建设的方向,另一方面要考虑下一世纪国家和区域支柱产业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来处理“通与专”的关系,并使其中的部分课程在大学的专业教学以及大学后教育教学中成为可共享资源。

三、关于课程总体结构的优化

课程改革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在启动各个课程的改革立项方案时,特别需要加强对课程总体结构宏观讨论,才能使各个课程模块符合培养计划整体优化这一重要目标。

近年来,对高校教学提出的要求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如某些学科的知识信息量几乎呈指数规律增长,对教学内容的更新造成强大的压力;又有现代社会面临的道德、文明、环境、健康等尖锐的问题,要求学校加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既有来自社会用人单位的呼吁,又有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性计划;等等。各门课程争课时的现象非常普遍,使教学计划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相当尖锐。因此,在启动课程改革立项时,应该根据本科学制,德、智、体基本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综合考虑课程总体结构,进而明确各个课程模块在总体结构中的定位。

一般说来,公共基础、技术基础、专业方向以及非专业的各类选修课程,大体上构成本科课程的四个模块。从优化总体培养计划出发,下面几个问题似应值得注意:

1)切实控制课程教学的总学时,特别要控制基础与技术基础教学阶段的周学时,以避免学生的课程学习总体负荷过重。因此,立项改革的各门课程,都应了解教学计划中课程的总体结构,使本门课程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把控制课内学时的总量,作为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边界条件。教务管理部门应在加强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课程总体结构的宏观调控。

2)课程体系的调整和内容的取舍,要注意“切入点”选择与“接口”设计。所谓“切入点”,主要指新体系从何入手。各门课程尤其在处理经典和近现代的教学内容时,经常遇到这一问题。许多经典内容,是学科和专业的基础,需要相对的稳定性;而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又需要及时引入学科前沿的相关内容。所谓“接口”,主要是指本门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相关内容的关系,主修与辅修内容的关系。我们强调跳出已有单门课程的框架,重新规划一批“系列课程”或“平台课程”,以突破学科和课程之间的“壁垒”,从更开阔的视野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与层次,使课程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促进相关课程的“综合化”,争取出现一批富有新意,结构合理,内容新颖的系列化课程体系。

3)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则,处理好公共基础、技术基础课程模块的“通用”与“提高”关系,特别是在重点课程中,宜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区分必修与选修的“分模块结构”,通过学分制管理,比较适合对学生的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

4)加快教育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建设。事实证明,只有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才能加速推进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的更新,提高单位课时的信息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这也是改善课程与学时总体结构的重要途径。

另外,还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使之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起正确的导向作用。只有通过系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保证课程总体结构的优化,这些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讨论。

四、关于发展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现代科技不仅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正在从各个方面改造教育本身。教育教学的内容、方式乃至时空观念,都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而有些变化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象IBM这样的跨国公司,最近正在对基于全球网络的所谓“全球校园”(虚拟大学)进行技术和管理探讨,对当前以及潜在的用户进行广泛的调研,并提出了发展“世界性教育工业”(Worldewide Education Industry)的框架计划。惠普(HP)公司也在1996年夏天邀请了世界各地二十多位教育界专家,在硅谷总部所在地进行未来教育教学技术研讨。拟议中的遍布全球各地的交互式教学中心和“远程实验室”,有可能在未来的三~五年以较大规模介入高等教育和高层次继续教育体系。有的专家甚至认为,未来大学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具体化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竞争,因为互联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选课机会。

根据国情,我国高校不可能与这种拟议中的“虚拟大学”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完全的接轨。然而,在开放式的信息和网络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潮流将会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对教学内容和技术的现代化,对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带来新的机遇。

利用现代互联网络等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可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及时了解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革趋向,使我们的课程改革和建设能够建立在高起点上,既符合国情,又能真正体现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一定可比意义的先进性。

基于互联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远程教育,为促进我国大学之间、大学与企业之间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虽然我国的教育科研网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毕竟为资源共享的新型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时空联系,比起其他的联合方式,在管理体制方面的困难和障碍可能会更少些。

在学校内部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加强对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研究和投入,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事实已经证明,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才能加速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提高信息量,改进教学效果。例如,在一些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程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表现某些离散或连续的制造过程、工艺流程以及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述和演示的典型机理,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把传统的“工程认识实习”内容引入教学。因此,在课程改革规划中,要特别重视高质量的电子教材“脚本”,采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介质,改变某些陈旧的教学和训练方式。

而校园网络的建设,将有力推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逐步建立若干集约型、服务性的“功能中心”,以面向全校教师和学生的灵活而友好的界面,取代某些僵化的、低效率的管理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信息化环境中正在出现的某些负面影响和局限性。例如,少数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偏食”现象加剧,影响其他必修课程的学习;对工程教育来说,“虚拟现实”技术不可能取代必要的实验和工程训练,要防止已经在一些学生中出现的“避实就虚”、“重‘软’(件)轻‘硬’(件)”,轻视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训练的所谓“软化”现象。

五、关于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始终是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观。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清华大学通过课程、学风和实践教学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对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的许多管理指导思想和措施,都是值得很好继承的。但面临发展变化的形势,从面向21世纪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要求出发,教育教学评介体系的改革必然会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要方面,比起课程改革,这一领域将会比较集中地体现各种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冲突和变革趋向。

比如,在长期以工科为主的学科背景下,如何革新传统的评价体系以促进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是清华大学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学校的学科布局正逐步从多科性向综合性发展,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更全面的学科背景。作为人才基本素质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等几大要素的教育和教学评价,将是对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检验。具体到人文素质教育,也要对基本出发点和所蕴的内涵进行正确定位。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改革与建设的任务很重。

又比如,如何根据研究型大学的特点,重新审视教学的基本目的和功能,并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这里涉及对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点是拥有相当规模的高水平学科,较强的综合学科实力以及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研究生。如何在坚实的、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基础上,提高研究生的以创新能力为主要标志的研究水平,将是对我校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重要评价。在这里,有必要把本科教育教学同研究生培养过程统筹起来考虑,确立本科教育教学的新起点。教师教学的基本职能,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提法上,是否应该加上“求索”,从“Learning to Learning”向“Learning to Thinking”转变。另一方面,如何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如何把学生的创新能力纳入评价体系,近年来通过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实施,仅仅作了初步的探索。要形成比较成功的培养计划,还有待于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

总之,面向21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办学面向、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方式,直至教学评价与管理,都有许多新问题、新特点,需要在改革过程中深化认识。在充满变革的时代,必然伴随着剧烈而深刻的思想和观念变革。这涉及教育哲学、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变革,而在根本上则是认识论的变革。它是各种改革措施的先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是有普遍意义的。

标签:;  ;  ;  ;  ;  ;  ;  ;  ;  

对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