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DE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须知论文_刘颖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DE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须知论文_刘颖

攀枝花市米易县中医医院 617200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骨科疾病类型,指的是手臂前方肌近侧位置远端骨折,伸直型患者类型较多,对其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多见于老年内群体,患者疾病发生的原因多为暴力因素、外伤因素等。在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则可能会对患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西医临床治疗多采用复位的方法,但是往往其治疗效果并不够理想。中医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则能够结合患者的症状特征实施对症处理,通过中医正骨手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什么是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位置在桡骨远端关节面2cm位置,是人体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桡骨下端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融位置,是解剖结构相对较弱的位置。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发生的原因,主要包含外伤原因、暴力原因等,女性患者、青壮年患者及老年患者数量较多。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多伴有发桡腕关节、下尺桡关节等位置损伤的症状。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DE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的价值

桡骨处于前臂浅表位置,比较适合于实施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多合并存在神经血管损伤的症状,在复位后安全、稳定,夹板能够对患臂产生较好的固定效果,使患者患臂受力更加均匀,降低骨折移位的发生率,且能够预防患者发生压疮、缺血性肌痉挛的症状。

中医正骨手法指的是通过特定的手法正骨,为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治方法。中医正骨手法要求快速、稳定且准确,用力均匀,动作持续,避免过度用力或者暴力复位。正骨复位尽量能够一次性达到治疗的满意效果。在多次治疗的方式下,可能会对患者局部软组织产生损伤,使患者肿胀的症状更加显著,复位较为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手摸心会

使用手指触摸患者骨折局部位置,手法从轻慢慢变重,从浅及深,远端了解患者的骨折移位情况。医生在头脑中需要建立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尽管X射线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骨骼的形态,但是X线片仅仅能够以平面的指示予以处理,在手摸心会的方式下则能够对患者整体的骨折情况进行清晰了解。

2.拔伸牵引

整复骨折主要由一人或者多人,在手握骨折远近端的情况下,先使肢体在原本畸形的位置上,沿着肢体纵向予以对抗牵引治疗,而后结合正骨的方式转变肢体方向。在连续牵引的方式下,矫正肢体畸形症状,改善患者肢体长度,为正骨手法的深入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3.旋转屈伸

近端骨折端部分不容易变化,远端会因为失去连续能够活动,故而使用旋转、屈伸、外展及内收等方法,能够对患者骨折断端实施旋转和复位处理。

4.提按端挤

提按端挤为常见的骨折侧方移位修复方法,古称捺正。骨折侧方移位主要可以划分为前后侧移位和内外侧移位。针对于骨折的侧方移位症状,具体可以使用提按法治疗,后方则可以使用端挤手法治疗。医生一只手固定患者骨折近端位置,另外一只手握住骨折远端位置,以上下提拉或者左右端挤的方式处理。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DE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方式

在患者局部血肿内麻醉,仰卧位,保持前壁中立位,屈肘90°。医生握住患者上肢前臂近端,术者以双手拇指并列摆放的方法,在患者骨折远端背侧,且将双手其他四指放在患者腕部,扣紧大小鱼际。医生双手拇指下压,猛抖远端旋前,快速掌屈尺偏复位。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DE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须知

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前,需要明确患者的治疗体征,严格把握治疗的禁忌症和适应证。闭合性、新鲜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需要在排除血管、神经损伤的情况下,使用中医正骨法治疗。

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后,需要观察患者的血运状态,指导患者参与康复锻炼。比如用前臂肌肉、收缩功能锻炼,早期掌指关节功能锻炼等。

论文作者:刘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DE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须知论文_刘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