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看中国的商业现代化_连锁经营论文

从德国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看中国的商业现代化_连锁经营论文

从德国的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看我国的商业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看我论文,连锁经营论文,物流配送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3月中旬, 我参加原国内贸易部商业考察团对德国连锁经营和商品市场情况进行了考察,现谈几点体会。

一、德国的商业繁荣与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

德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奉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和谐、平稳发展的势头。目前,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1.8 万亿马克,商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约占10%左右。德国的商品市场给人的突出印象不仅是琳琅满目,繁荣发达,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网点布局、业务运作,还是市场竞争中始终透射出一种有序性和合理性。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给人的另一个突出的印象是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不同街道,随时能够看到许多连锁经营店铺。正是这些连锁经营店铺组成了宠大的“联合舰队”,它们以统一的商号,统一的管理,统一的核算,统一的经营理念,统一的采购配送,甚至统一的价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拥有了相当的实力并不断发展壮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欧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商业中,通过连锁经营而实现的销售额已经超过60%。在德国,METRO、EDEKA、REWE、ALDL、LJDI等6 大连锁经营贸易集团占有了全德生活用品贸易的85 %。

销售额达700 多亿马克的METRO 仅其所属的KAUFHOF百货店就有149家连锁店遍布全德及欧洲;销售额达 500 多亿马克的 REWE 贸易集团在全德及欧洲就有 KAFU、 TOOMMARKT、MINIMAL、IDEA、PENNYMARKT、SCONTI等名号的连锁经营店铺9000多个;销售额达250 亿马克的ALDI集团在英国就有140家分店, 在美国有400家分店。这些连锁经营企业拥有如此骄人的业绩, 自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但从其经营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上分析,这应当归功于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和配送中心建设。遍览世界各大连锁公司和配送企业,均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分工合理化、决策科学化、设施标准化、环境无害化以及结算,信息电子化。而维系和实现这几个共同特点的一个核心载体就是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达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构筑的立体运输网为桥梁,以现代化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每个中心仓库为枢纽的现代化物流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中心环节就是配送中心。

二、 现代化物流配送在未来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德国及欧美诸国,物流配送是指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以后,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指商品从配送中心到客户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流动。这个意义上的物流配送绝不是简单的仓储运输,它既是货物流动的管理系统学,又是一门经营管理组织学;它涉及到生产方面的管理系统,采购货物、运输方面的管理系统及分配、营销方面的管理系统。物流配送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将商品从发货地根据需求以准确的数量和品种、完好的状态、准确的时间交送到准确的地点。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佳的服务是物流管理的根本目的。建立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管理的最重要的依托形式,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又是配送中心业务中的两个主要环节。集中采购能够使一个企业的商品在与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降低了资金占有率,同时也节省了仓储面积;统一配送简化了零售环节的经营活动,使中小商业企业在竞争中不再势单力薄。一流的物流配送管理使商品周转率成倍提高,可以极大地降低流通费用和单位商品的成本。拥有一定规模的配送中心不仅可以在系统内部配送,也可以向系统外配送。在商品的整个配送过程中因其拥有庞大的规模和先进、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从而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德国的物流配送产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勃兴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10年来,德国的物流配送已经摈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有时通过不止一个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走遍德国,可以说:德国的物流配送已经形成了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交通和高科技信息网络为桥梁,以合理分布的配送中心为枢纽的完备的运行系统。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很多配送中心同时承担着区域总部的职能,将对下属连锁店进行经营指导和统一采购配送密切结合,这种灵活有效的管理方式,十分具有借鉴意义。在总结德国零售业发展的经验时,德国同行不无感触地说德国是十分重视按照连锁经营的规模和特点来规划配送中心的,往往是在建店的同时就考虑到了配送中心的建设布局。如ALDI集团的配送中心是沿高速公路网以一定的辐射范围按区域设置的。它在德国北部有26个配送中心,南部有24个,这24个配送中心分别下辖50家连锁店。发达的物流配送业在德国现代商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商业竞争硝烟弥漫的今天,由于发达国家在消费品生产中高科技的应用余地的有限性,使提高生产率而降低生产成本的空间逐渐缩小,因此要降低产品成本,保持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只有通过高效的物流管理来实现,在商品周转的时间与空间上极大地挖掘潜力。这就是物流配送越来越重要的根本原因。通过实地参观和与德国物流配送管理同行的交流,我们感到,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物流配送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左右企业生产、销售成本大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可以断言:在未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物流配送管理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三、连锁经营空前发展, 我国商业现代化对物流配送提出了迫切要求

从发达国家商业发展的经验看,现代化物流管理和配送是发展连锁经营的龙头,没有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连锁经营;没有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商业现代化则难以实现。我国的连锁经营从90年代初开始起步,近年来得以迅猛发展。1997年,我国连锁经营公司发展到1000家,连锁经营店铺达1.5万个, 总体上已拥有了一定的规模并显露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物流配送业自1992年以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物流配送被人为地分割为生产资料配送和生活资料配送两部分。生产资料配送工作在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下,近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而生活资料的配送则远远滞后,这与发达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目前,我国商品周转率约为发达国家的30%,每m[2]库存的商品量仅为发达国家的25%,配送差错率几乎是发达国家的3倍。客观地说,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为数不多的物流配送产业是我国现代物流的萌芽,由于对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建设认识不足,以及现代物流管理人才贫乏等因素,总体上我国物流产业还未完全摆脱“仓储运输管理”阶段。现代物流配送涉及产、购、销、调、存、加工等环节,它的运作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商流和物流的概念,它以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办法将生产、流通、消费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高效的商品流通机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和配送中心建设是连锁经营快速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社会化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的需要,是商品流通企业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化商业最为迫切的需要。因此,今后相当一个时期,要从战略的高度和流通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出发,把推动现代物流管理和社会化配送中心建设当做一件大事来抓。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管理和运作所必须的基础条件。首先要培育一批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及管理的专业人才。其次要大力提高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再次是要采用标准化、通用的设施、设备、运输工具和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包括标准的叉车、集装箱、货架、货位、托盘的规格以及条形码的规范化和普及应用等。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是结算手段的现代化,信用卡等电子货币的应用以及自动转帐和异地电子结算可使结算速度大大提高,使结算时间大大缩短。目前在我国,当务之急是尽快在各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各地银行之间实现电脑联网,这是现代化物流管理中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要充分发挥现有批发、储运企业的资产优势,发展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连锁经营企业要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少数拥有一定实力和经营规模的连锁企业可以自建配送中心,而中小型生产和零售企业则应通过社会化配送中心配送;三是大型零售企业要逐步走向联合,共同建立配送中心。目前,我国的大型零售企业大多为单体店,每个企业都有各自规模不小的采购、储运系统。近年来,由于大型商场建设速度过快,竞争日趋激烈,大型商场销售下降,效益滑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型零售企业能够走向联合,建立共同的配送中心,开展统一采购、配货、配送,不仅可以减轻自有储运带来的直接成本压力,还可享有共同配送中心的规模效益和快速周转带来的价格优势;四是要有步骤地建立我国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第一步是加快建设各类连锁经营配送中心,使连锁经营规模化。第二步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在一定的商圈范围内,发挥一些地方大中型批发企业的地缘优势,在原有设施、网络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建立区域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第三步是以全国大型连锁企业为主体或以全国经济、交通中心城市的大型批发、储运企业为骨干,吸收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外贸、金融等行业的实力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共同参与,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配送中心,面向全国配送商品。

标签:;  ;  ;  ;  ;  ;  ;  

从德国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看中国的商业现代化_连锁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