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读边想象”方法在《燕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王文杰

“边读边想象”方法在《燕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王文杰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255000

“边读边想象”既是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方法,又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它是在教育教学或阅读过程中充分调动视觉与听觉的协同作用,在文字符号音和形的共同刺激下,给读者以画面感,形成语言意义的整体组合,以实现情景再现,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和体会文章感情,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授之以渔”的方法贯穿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通过张店区2017-2018年度优质课《燕子》的公开课堂教学,我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了该方法。

一、“边读边想象”方法的运用

1.“边读边想象”在生字上的运用。

(1)课文插图导入环节之后,师板书课题,提醒学生写“燕”时,上边的部分不要丢了横,下面先写中间的口,北字分两边,下边是四点底。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上面是燕子的头,中间是身体,两边是翅膀,底下是尾巴。借助想象将燕子的字形与外形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学生对字形的认识与理解。

(2)指导书写环节,老师出示“聚”“稻”的小篆,学生会比较容易认出“稻”,因为“稻”的左边像是一株禾苗,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和庄稼联系到一起。观察到这里,老师可以继续细致地引导想象:“稻”是禾木旁,右边是用手从舂米的石槽里把米拿出来,这就是“稻”。对于学生来讲,认出“聚”有些难度,需要老师的提示:你看,这下面有三个人,古时候三人为众,表示很多人凑在一块。此时,孩子们结合字源就会想到“聚”这个字。如果只是干巴巴地看这两个字,孩子们可能很难猜出它们是什么;但如果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结合字形,结合字义,就会让学习过程变得有趣有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全面了解音形义。

2.“边读边想象”在词语上的运用。

在词语学习环节,老师出示了几个词语让学生认读: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机灵。孩子们,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呢?学生通过预习会发现这是描写小燕子的,还有的孩子会进一步发现这是描写小燕子的外形的。在学生反复认读词语的过程中,一只属于自己想象和理解的小燕子会从孩子们的脑海中自然地勾勒出来,为理解全文奠定基础。

3.“边读边想象”在句子上的运用。

你能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吗?这是这篇课文明确提出需要学生想象理解的。如果把重点放在讲解“赶集”、讲解“聚拢”上,未免太过枯燥和程式化,所以不妨让学生放飞想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反复读第二自然段的过程中,提示孩子: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想象中的画面都有些什么呢?

生1:我想象到了,刚下过一阵蒙蒙的细雨,空气很清新,树叶上还挂着很多晶莹的露珠,柳树吐出嫩绿的叶子。

生2:我想到了,草地上有很多花,五彩缤纷,它们密集地在草地上开放,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学生说到这里,老师继续引导:是啊,这些花啊草啊也都知道春天来了,它们争先恐后地绽放自己的美丽。这样的盛会,我们文中是这样写的(出示:赶集似的聚拢来),一起读一读。你看,这些花,这些草,这些树,多么有灵性啊,他们知道春天来了,争着抢着的像我们人赶集一样聚拢在一起,这真是一个光彩夺目的春天啊!这还是一个——

生1:姹紫嫣红的春天。师:这还是一个——生2:百花盛开的春天。师:这还是一个——;生3:春色满园的春天。这样一来,就不需要老师再苦口婆心地讲解了,学生在边读边想象中春天那光彩夺目的画面感就出来了,“赶集似的聚拢来”到底是一种什么景象也迎刃而解。

4.“边读边想象”在段落上的运用。

师:刚才我们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学习了第二自然段,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1、3、4自然段。请你边读边想象:你在读每一段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燕子?有了第二段“边读边想象”方法的指引,后面几段的学习学生会自主自发地展开想象来辅助自己的学习。比如在交流第三段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时,有的孩子想象出了这样的画面:

生1:我从这一段中想象出我站在辽阔的田野上,抬头看着美丽的燕子,它们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一会儿横掠过湖面,一会儿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师:我从你的想象中听出了燕子飞得很快,谁还想说?

生2:我从“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觉得燕子不仅飞得快,它飞得还很轻。我能想象出燕子轻盈的身姿沾了一下水面,而不是重重地冲进水面,燕子飞过,水面荡起一圈圈美丽的波纹,非常好看。

生3:我从“唧唧的叫着”体会出燕子很高兴。因为燕子从南方赶来就是为了欣赏春天美丽的风光,现在它就在这美丽的春光里飞来飞去,所以它非常开心。

生4:我还能想象出燕子飞行的姿态非常美。你看它是斜着身子飞的,这个姿势是非常美的,我还能表演一下小燕子是怎样飞的。

师:大家把第三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让我们想象着燕子飞行时的画面,一起来读。

《燕子》这一课,整堂课运用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既在想象中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又在想象中不动声色地总结出了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小燕子都有哪些特点,将燕子与春天、春天与燕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整堂课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既教会了学生一种方法,又使学习变得与平时不一样。

论文作者:王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边读边想象”方法在《燕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王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