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数学“听、说、评”习惯的培养论文_吕捷

浅谈一年级数学“听、说、评”习惯的培养论文_吕捷

山东省曹县闫店楼镇祝口小学 274411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在后天所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它很不容易,正如俗话所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在一年级中应培养哪些数学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培养学生“听、说、评”的习惯至关重要。

一、培养学生善言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1.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

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真大胆,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则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地点拔、适时地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如果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然后,再给他一次机会。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2.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语言更难以正确表达,他们往往能够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正确表达出来。根据这一特点,我总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寄于一定的数学情境之中,让学生边操作边表达,循序渐进地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例如,在教“乘车”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乘车的游戏情境。设计了三个层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一层次:让学生边看表演边表达:车上原有2人,第一次上去3人,第二次上去4人。

第二层次:教师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过程,设计好板书,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思维图式:让学生看着思维图式,清楚完整地表达图意。

第三层次:脱离各种模式,借助表象进行思维,让学生看到2+3+4就能说出计算过程和得数。一定的情境、直观的操作、循序渐进且有层次的训练,为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培养学生会听的习惯

学生说是以听为起点的。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特别是中差生会说,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1.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

例如,教学“可爱的校园”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动漫的感觉,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此时此刻、此景此图,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观察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听得既清楚又明了,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数开了:这是动物学校,有1头大象、2只小兔、3间教室、4只老鼠……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2.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讲话。

“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制了学习的欲望;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新的成功彼岸。

3.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一年级学生同样如此。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说、听的习惯,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让学生在认真审视其它同学的思维过程中正确作出判断,并对照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他人之长处,修正自己的错误、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就几和第几的教学,我出了一道开放性题,看下面图形:△○□☆●▲,你认为☆排在第几个?第一位同学说:我认为☆排在第4个;第二位说:☆排在第3个。就这两种回答后,一部分同学根据自己的思维判断,肯定了第一位同学的说法,也有一部分同学肯定了第二位同学的说法,其间也出现了两种都同意或都不同意的学生。究其原因,同出一处:听了他们的回答,我觉得应该这样说才更好、更对,从左往右数,☆排在第4个,从右往左数,☆排在第3个。只有有根有据地思维,才能做出正确地评析。

良好的说、听、评、比等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为课堂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只有从低年级做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开出艳丽的花朵,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根本的提高。

论文作者:吕捷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6

标签:;  ;  ;  ;  ;  ;  ;  ;  

浅谈一年级数学“听、说、评”习惯的培养论文_吕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