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班会,不断激励论文_庄慧颖

上好班会,不断激励论文_庄慧颖

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 温州 325024

摘 要:在班级管理的诸多环节中,班会课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本文透过现象分析班会课应该具备的特征,解析班会课的定位和作用,探索如何富有成效地上好高三班会课。

关键词:高三 班会课 激励

一、案例背景

笔者所任教的班级现有人数19人,由原来的15财会1班7人,15财会2班10人,还有2名转校生组成,高三伊始,班级主要由以下几个特征:

1.学生的班级意识尚需增强。15财会高复班由原来两个财会班级的部分学生加2位转校生组成。刚进入高三时,学生存在一定的“小团体主义”倾向,总是习惯跟原先熟悉的同学在一起。班级还没有成为一个富有凝聚力的整体。

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尚需加强。学生刚步入高三,尚未建立起明确的目标导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也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3.班会课流于形式,内容枯燥。高三刚开始,班会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宣读学校的各项通知,布置班级近期的任务,甚至有时候班会课会被复习课、练习课挤占。学生对班会课缺乏热情,认为班会课就是读读通知、布置任务。

二、案例过程

1.明确班会课的角色和定位。将班会课定位为学生的激励课,引导学生认识到高考的重大意义,树立明确的高考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学风。

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会课。学生对班会课不感兴趣是因为班会课不够“有趣”,乏味的班会课当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班会课在形式上要有创新,主要包括素材型的班会课和体验式的班会课。

素材型的班会课就是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素材,让班会课的内容变更得丰富,形式上也可以多种多样。本人曾做了几次素材型的班会课,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体验式的班会课就是让学生从旁观者变为直接的参与者,给学生以真实的事物感知和情感体验。临近母亲节,我让每位学生在班会课上拍摄一段感恩母亲的小视频。以往,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往往深藏于心,平时也鲜有如此直白的表达。班会课真实契合了学生的这种心理,学生都能大声说出对母亲的爱,感恩母亲无私的付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恰逢母亲节开家长会,本人将学生拍摄的视频进行整合播放,学生家长纷纷感动落泪。这种体验式的班会课,让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是难得的感恩教育方式。

除此外之,高三班会课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总结分析课。班会课上,我会对班级近期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可取之处予以肯定,点明不够之处提醒改进。取得成绩时提醒学生要戒骄戒躁、稳步前进;状态波动时,勉励学生忘记背后、努力面前,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通过上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会课,使班会课成了老师与学生情感互动的纽带,学生和班级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班级的学风有了长足的进步,班级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态势。

三、案例分析和策略

1.教师要重视班会课。教师只有重视班会课了才会花心思在班会课上,在班会课上求新求变。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班会课中学生往往也可以唱主角,但班会课的主导力量仍是教师,教师对班会课的角色和定位的理解、对班会课课程内容的设计等等都是班会课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高三班主任在高三复习阶段面临繁重的课程压力,既要抓紧时间赶复习进度,还有给学生布置练习,还要改卷等,难有充足的时间来悉心准备班会课,但只要班主任意识到班会课无可替代的作用,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安排中来,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班会课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班会课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学生的需求往往是多样化、多层次的。比如有些学生因为过于骄傲而需要适当“打击”,有些学生自信不足需要勉励。

再比如有些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欠缺,有些学生在学习态度上需要改进等。班会课就是要教师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只有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班会课来,才能让班会课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3.班会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前文已经讲到,教师在班会课上起主导作用,但学生应该成为班会课的主体。教师不应该包办班会课上的所有事项,尤其是主题型的班会课,完全可以交由学生自行完成,选择课程内容、准备道具、班会主持等各个方面可直接交由学生负责完善。学生的思维十分开放,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往往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四、案例反思

1.班会课的建设要尽早进行。班会课的定位和作用的前文已经陈述过了。既然班会课如此重要,优秀的班会课又有如此明显的作用,那班会课的建设应该尽早进行。反思本人教学的班级,本人对班会课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在高三复习中面临种种问题时才意识到通过班会课的形式来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所以每个教师从当下开始就要重视班会课,班会课的建设应该尽早进行。

2.班会课的形式应该更加多样。多样化的形式绝对是班会课的生命。前文已经提到了素材型和体验式的班会课,但班会课的形式不应该局限于上述形式,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有更多的形式出来,比如参观大学等等。

论文作者:庄慧颖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上好班会,不断激励论文_庄慧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