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论文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企业论文,因素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05)03-0023-07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以及中国已成为WTO成员国的大环 境下,“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已经或即将成为事实。中国企业再也 不能固守着国内市场、回避全球化的竞争与挑战。

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小企业几乎是完全暴露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我国中 小企业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国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过程。相对于国外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起点较低 、总体竞争力较差。而国际竞争又是不容回避的,在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国际市场竞 争中,我国中小企业往往是无助的。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问题,找出影响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因素结构,审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可持续核心竞 争力问题,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市场培育状况,找到一条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特征的国 际化竞争之路,是本研究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二、研究内容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的结构探讨。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向有国际化经营经验和准 备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较高素质的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收集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 化经营的各种因素的有关内容、条目,然后,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析影响因素的结 构,并对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步骤

第一步:项目收集与初始问卷编制

选择若干已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作被试,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 访谈法,收集他们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的看法,整理成各种条目,结 合文献调研、专家访谈等形式所收集到的条目,对所收集到的各条目进行整理、分析, 以形成初始问卷,供预试调查用。

第二步:预试

初试问卷编好后,实施预试,预试对象的性质与将正式问卷要抽取的对象的性质相同 。预试对象的样本数与问卷项目数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5的比率。问卷回收后,一一对 照检查,对于数据不全或不诚实填写的问卷,将之删除。

第三步: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采用上下位“临界比率”法(critical ratio,简称CR)。其做法是,将所有 被试在预试问卷的得分总和,按照高低排列,得分前27%为高分组,得分后27%为低分组 ,对高低二组被试在每项目得分平均数进行差异性检验(T检验),如果项目的CR值达显 著性水平即P<0.05,表明这个项目能鉴别不同被试的反应程度。删除CR值未达显著性 程度的项目。

第四步:信度检验

信度是指问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或可信度。信度检验有多种方法,本研究采用内部一 致性系数。一般认为,a系数在0.6-0.7之间属可接受水平,a系数在0.7-0.8之间为比较 好,在0.8-0.9之间属相当好,0.9以上为非常好。

第五步:影响因素的结构探讨

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目的在于找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潜在 影响因素结构。同时,这也是检验问卷结构效度的方法之一。

第六步: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

四、预研究

预试的目的,就是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专家讨论等方式收集有关影响我国中 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内容、条目,以便编制初始的调查问卷。

(一)项目收集与编制初始问卷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各种不同性质、类型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家 族企业)、不同行业(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商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的企业近60家 ,发放开放式问卷320份,请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尽量多地写出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 的各种因素项目。收回有效问卷282份,问卷回收率88.12%。访谈对象为广州市、中山 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16家企业的50余名管理人员。将所收集到的中小企业国际 化经营影响因素项目进行分析,按频次归类,整理出项目反应频次在1以上的条目36个 。再删除一些不属于影响因素的条目,补充一些条目,最后得出32个中小企业国际化经 营影响因素项目。将这32个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影响因素条目编排成随机排列的题目, 构成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初始问卷。

(二)预试

1.被试

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区如广州市、中山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顺德市各种不同 类型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家族企业)、不同行业(金融业、制造业、服务 业、商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的企业共53家。发出初试问卷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38份 ,问卷回收率75.4%。

2.工具

请上述被调查对象对32个项目的初始问卷的每个项目在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 中的作用(或重要性)进行评价。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重要性评价法:(1为“非常不重要 ”;5为“非常重要”;余此类推)。

3.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用SPSS for Windows 10.0统计软件包对预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先对经过编码后的全 部有效数据进行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以确定进行因素分析的可行性。检验结果表 明,KMO = 0.707,远大于0.5,适合作因素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

KMO抽样适当性参数

0.707

Bartlett球形检验

卡方值

1294.820

自由度

378

显著性水平

0.000

统计结果表明,预试数据适合做因素分析。原始数据采用主成分抽取的方法,经过最 大正交旋转,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9个因子,取因素负荷水平0.400以上的项目,留下28 个项目,总方差解释率为64.366%,方差解释率较高,达到可接受水平,各因素内容可 解释性较好(见表2、3)。

表2 旋转后特征值大于1的各因子及方差解释率

因子特征值

方差解释量 累积方差解释量

1 3.22 11.499 11.499

2 2.542 9.08 20.579

3 2.361 8.432 29.011

4 2.114 7.55 36.561

5 1.858 6.635 43.196

6 1.688 6.027 49.223

7 1.43 5.109 54.332

8 1.415 5.053 59.385

9 1.395 4.981 64.366

一般情况下,各因子累积方差解释量达到60%以上,则表明量表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 度。本次数据分析中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了64.366%,表明本问卷的结构效度达到 可接受水平。在共同度方面,所有项目的公因子方差都在0.500以上,说明公因子解释 了观测变量的大部分变异。第一次预试结果的大部分因素与构想大致相符,但是因素太 多,结构不太理想,一些项目有双重负荷。因此,有必要在正式调查中作进一步修订。

通过对预试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合文献、专家访谈、以及企业的实际国际化 经营经验,对初试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问卷进行修订,最后确定 了表3中特征值大于1的9个因子的28个项目,将这28个项目编制成正式的中小企业国际 化经营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问卷。

五、正式研究

(一)被试

正式调查选取广州市、中山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顺德市各种不同所有制性 质(国有企业、民营家族企业、外资及港澳台企业)、不同类型(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 型、劳动力密集型、混合型)的中小企业共47家。发出问卷203份,收回有效问卷153份 ,问卷回收率75.36%。

(二)工具

使用预试后所获得的包含28个项目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问卷, 采用5点等级法。

(三)结果分析

1.因素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用SPSS for Windows 10.0统计软件对正式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先检验作因素分析 的可行性。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的适合性检验:KMO = 0.697,大于0.5,适合作因素分 析。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

KMO抽样适当性参数

0.697

Bartlett球形检验

卡方值

892.803

自由度

210

显著性水平

0.000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旋转,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提取了7个因子,累计方 差解释率为64.658%,因子负荷均在0.40以上,结果较为理想。如表5,6所示。

表5 旋转后特征值大于1的各因子及方差解释率

因子特征值

方差解释量 累积方差解释量

12.71912.947 12.947

22.26310.777 23.723

32.0309.669 33.392

41.8248.683 42.076

51.7228.198 50.274

61.7178.174 58.448

71.3046.21

64.658

从表6所示结果来看,较为理想,但第七个因子只包含一个项目I6,将之删除较合适。 从因子7被删除的情形看,结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层次和水平来判断,产 品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的确还难以独立成为一个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因素 。因此,有必要在删除第七个因子后,再进行一次因素分析,以求更有效的因素结构模 型。

2.第二次因素分析

在对上述因子结构进行处理以后,再作因素分析,用SPSS for Windows 10.0统计软件 对调整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先检验作因素分析的可行性。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适合 性检验:KMO = 0.698,大于0.5,适合作因素分析。检验结果见表7。

表7

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

KMO抽样适当性参数

0.698

Bartlett球形检验

卡方值

863.338

自由度

190

显著性水平

0.000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旋转,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提取了6个因子,累计方 差解释率为61.767%,因子负荷均在0.40以上。结果如表8,9所示。

表8 旋转后特征值大于1的各因子及方差解释率

因子特征值方差解释量累积方差解释量

1

2.773

13.866 13.866

2

2.282

11.411 25.277

3

2.034

10.17 35.447

4

1.8819.406 44.853

5

1.7448.719 53.571

6

1.6398.196 61.767

一般情况下,各因子累积方差达到60%以上,则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达到了可接受的水 平。本次数据分析中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了61.767%,表明本问卷的结构效度达到 了要求。在共同度方面,所有项目的公因子方差都在0.500以上,说明公因子解释了观 测变量的大部分变异。

在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方面,通过对量表项目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得出a系数 = 0.829 9,说明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相当好,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分别将表9中的因子1命名为“人力资源的资本能力H”,因子2命名为“资产运营能力C ”,因子3命名为“国外市场条件E”,因子4命名为“政策环境P”,因子5命名为“国 外市场盈利能力M”,因子6命名为“产品实力Q”。得出的这个六因素结构即为影响中 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因素结构模型,简称为HCEPMQ结构模型。

3.统计变量对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六因素结构的差异分析

不同职务、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类型企业对影响国际化经营的六因素结构的差异分 析比较,如表10所示。

表10

影响国际化经营的六因素结构的差异分析比较

不同职务 不同所有制企业 不同类型企业

人力资源的资本化能力因素 P = 0.001**P = 0.045* P = 0.775

资产运营能力因素 P = 0.026* P = 0.029* P = 0.493

国外市场条件因素 P = 0.006**P = 0.188

P = 0.369

政策环境因素 P = 0.086 P = 0.456

P = 0.621

国外市场盈利能力因素 P = 0.131 P = 0.481

P = 0.191

产品实力因素 P = 0.055 P = 0.161

P = 0.373

* P<0.05,** P<0.001

(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论

1.获得了六因素结构

经过预试、以及正式研究中的两次因素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删除8个项目后形成 结构较为理想的包含20个项目的六因素结构。

2.六因素结构具有普遍意义

从统计分析的结果看,不同职位的管理者、不同公司类型、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 业在总体上对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六因素的重要性评价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 职务在人力资源的资本化能力因素、资产运营能力因素和国外市场条件因素的评价方面 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而不同所有制企业对人力资源资本化能力因素和资产运营能力因 素的评价也存在较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尽管从总体看,不同职务、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类型企业、对六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人力资源资本化能力和资产运营能力因素的差异是存在的,这与我们对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资本运营能力的调查和结论判断是相符合的。

从总方差解释量来看,人力资源的资本化能力的方差解释量最大,说明该因素对中小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程度很大。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得到中小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的普遍重视,从实际调查的情况看,往往素质高的、国际化经营程度高的中小企业,其 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都相对不错,而经营状况不太好、国际化经营程度不高的中小 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往往也不好。

通过实证分析、案例分析以及专家咨询,本研究所获得的六因素结构基本能代表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的诸多因素。六因素结构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 的方式选择有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2005-01-23

标签:;  ;  ;  ;  ;  ;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