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网架结构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论文_高杨

配电网网架结构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论文_高杨

高杨

(国网三门峡供电公司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适应电力负荷的增长,我国积极改革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电网改造和建设已在全国全面展开,但在建设中人们发现一些早期配电网的建设由于缺乏规划与经济性考虑,配电网网架存在问题,线路时常出现因超符合出现故障,配电网网架坚强性直接影响着整个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和坚强性。

关键词:配电网;网架结构;可靠性

由于我国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配电网的网络结构不统一,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一旦系统受到故障的影响时,我们不能够立刻及时的处理故障,保持系统的运作正常,从而影响了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对于供电用户来说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影响。

一、配电网网架结构坚强性的提出和定义

电能在现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都离不开电能,随着电力市场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电力企业纷纷投入大量自己研发智能电网,随着电网的发展和建设,“坚强”电网概念被提出。坚强性一词最早出现在计算网络、生态环保等领域中,其用意是描述系统及要素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和破坏。二零零九年三月,我国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中国特色“坚强智能电网”计划,“坚强电网”概念诞生。但坚强电网需要一个“坚强”的基础,即是指坚强的配电网网架结构,配电网网架结构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坚强的配电网网架结构指的是配电网网架即使发生了故障、干扰,依然能够保持供电能力不会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配电网的坚强性体现出配电网承受负荷变化。如配电网网架结构坚强性不足,将导致供电能力不足、线损率高、供电稳定性差等问题。

二、配电网网架结构的坚强性评估

1、配电网网架结构负荷裕度评估

配电网是运行中面临着持续的负荷增长,配电网经历着不断的负荷高低的变化,这一过程中的变化能力和承受能力与负荷裕度有着很大的关系。裕度评估是衡量配电网网架坚强性的重要指标和参考。配电网网架结构裕度是整个配电网运行中各个支路、节点的功率和电压的约束标准。如果配电网网架结构做出调整和变化时,都需要进行裕度评估,利用裕度评估情况,计算配电系统的热极限、电压降极限。另一方面,裕度指标是静态电压稳定性安全指标的一种,配电网网架结构处于不同状态是会得到不同的裕度值,裕度评估是配电网网架结构坚强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配电网网架结构抗毁性评估

配电网网架结构抗毁性评估,是分析配电网网架结构的安全性及抵御破坏的能力,是评价配电网网架结构坚强性的重要指标。配电网网架结构抗毁性影响着整个配电网网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配电网网架结构抗毁性分析至关重要。经过很多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停电事故均是由于配电网网架发生故障,故障发生原因和配电网网架结构抗毁性不过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配电网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性,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配电网的安全性和抗毁性,避免配电网出现故障,造成停电事故。

3、配电网网架结构坚强度评估

想要对配电网网架结构坚强性进行评估,就必须要评估配电网网架结构的坚强度,配电网网架机构坚强度决定着单个负荷点供电裕度及负荷承载能力,影响着整个配电网络停电事故发生率及元件故障率。如果整个配电网网架结构坚强度达到一定标准,即使任意独立元件发生故障或被切除,依然不会对其他线路造成影响,也不会导致跳闸或停电,并不会引起整个配电网络的崩溃。配电网络实际运行中的变动都需要以网架结构坚强度为依据。配电网网架结构坚强度评估是验证配电网网架结构坚强性评估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三、配电网网架结构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1、单电源辐射接线

单电源辐射接线的配电线路短,投资小,新增负荷时连接比较方便。优点是比较经济,缺点是故障影响时间长、范围大,供 电可靠性较差。这种简单的接线模式忽略了线路的备用容量,每条出线(主干线)都是满载运行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负荷转移。特别当母线出现故障时全线用户受影响,母线的平均修复时间就是平均停运时间。另外在正常运行时断路器出现跳闸等故障的情况很少,最有可能出现需要跳闸时断路器拒动故障,因此这种故障也应予以考虑。一般情况下不予考虑配电变压器的故障。

不同环式接线

取自同一变电所的两段母线或不同变电所构成不同环式接线方式。该接线形式因为有两个电源,所以采用开环运行方式。其运行方式灵活,供电可靠性较高。在正常运行时,每条线路留有50%的裕量。但由于自动化使用较少,线路或设备一旦发生故障,需运行维护人员到现场操作实现负荷转供,使得停电时间较长。

3、分段联络接线

分段联络接线提高供电可靠性方法 是:在干线上加装分段开关把每条线路进行分段,用联络线来连接线路。故障出现在任何一段时,保证不会影响到其他段线路 的正常供电,从而缩小故障范围。与环网结构相比,优点:分段联络的接线方法提高了馈线的利用率;缺点:由于需要建立联络线在线路之间,线路投资加大,留有一定备用容量。

结语

我们国家对于配电网结构的最低要求,是在发生故障时,我们能够采取相关措施,及时的处理好故障,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但是要想大力发展供电的可靠性,我们的重点就应该放在配电网的网络结构上,在对网络结构改造的基础上,提高线路的绝缘效果,增加分段开关和电源点,减少故障的发生率,实现整个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循环。虽然我们现在正进行着网络结构的改变,但是由于我们历史的原因,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完成这么一个庞大的工程。所以,我们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一方面采取一系列实际可行的技术措施来降低故障率,另一方面加快配电网的网络结构统一改变,这样才能防止由于用电量过大而造成的事故扩大。

参考文献

[1]李毅山.张焰.城市高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的可靠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12).

[2]卢智伟.分析中压配电网不同接线方式的经济学和可靠性[J].广东科技.2008.

[3]胡立新.中亚配电网的规划原则和应用[J].电力技术经济,2005,17(6):37-43.

[4]王文章,李光.城市10 kV配电网络结构型式的分析与比较[J].河北工程技术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33-35.

[5]谢晓文,刘洪.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综合比较[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9,21(4):94-99.

论文作者:高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配电网网架结构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论文_高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