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44例分析论文_朱勇

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44例分析论文_朱勇

朱勇 南县人民医院湖南益阳413200

摘要: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分析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32-75min,平均为(49.3±5.2)min;在输尿镜下寻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的时间为7-26min,平均寻找时间为(15.6±6.3)min;住院时间为5-10d,平均住院时间为(7.7±0.6)d;经检测,有40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清除率为90.9%。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大出血、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的肾积水状况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积水状况,无明显的并发症和感染症状出现,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微造瘘;经皮肾镜;输尿管上段结石;重度肾积水

输尿管结石常由肾结石或体外振波后降落的结石碎块导致,原发性输尿管结石较少,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绞痛、明显血尿,严重者易并发感染、梗阻,若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并发严重肾积水,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此次研究中对44例输尿管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以便为临床治疗输尿管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现将具体研究结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23:21,患者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6.3±4.7)岁;输尿管结石大小:1.3-3.3cm,平均(1.6±0.2)cm;患者的结石位置包括:25例左侧和19例右侧;其中有18例患者合并同侧肾结石,26例为单发输尿管上段结石;其中27例患者有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史,但效果不显著;16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2例患者合并糖尿病,5例患者合并冠心病,11例患者肾功能不全。

1.2 治疗方法

患者手术前均进行B超、尿常规、CT、尿路平片、利尿性肾图、尿路造影、影像学等检查,确定患者的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肾功能状况,所有患者的积水肾剩余肾实质厚度均超过1.5cm,有肾保留价值[2]。

患者取截石位,行腰硬外麻醉,患侧输尿管逆向插入F7输尿管导管,患者更换体位为俯卧,将患者腹部垫高后,用B超辅助观测,将18G针经肾中盏后组行穿刺。当出现尿液溢出时将肾穿刺专用导丝置入,并拔出穿刺针。用尖刀切开穿刺部位皮肤及筋膜,采用筋膜扩张器扩张后置入剥皮鞘和输尿管镜。在输尿管镜辅助下确定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观测患者的输尿管结石状况。用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排出或冲出结石[3]。术后1d进行复查,若患者未检测出大结石则可进行闭管操作;患者腰部无疼痛感则可将造瘘管拔出。术后1周视患者恢复状况拔出双J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在输尿管镜下寻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的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情况。患者出院后进行1年随访,统计患者的肾积水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肾积水状况评判指标为:在B超下检测,轻度肾积水表现为:肾脏形态、大小无明显异常,肾实质厚度正常,回声正常,肾集合系统分离2-3cm;中度肾积水:肾体积出现轻度增大,形态较饱满,肾实质变薄,肾盂肾盏出现显著扩张,肾集合系统分离3-4cm;重度肾积水:肾体积明显增大,形态严重失常,肾实质变薄甚至无法显现,肾区呈现为液体暗区[4]。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4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2-75min,平均为(49.3±5.2)min;在输尿管镜下寻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的时间为7-26min,平均寻找时间为(15.6±6.3)min;住院时间为5-10d,平均住院时间为(7.7±0.6)d;经检测,有40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清除率为90.9%;4例患者存在残留结石,但结石直径均小于0.7cm,对这4例患者进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再次检测均未发现结石。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大出血、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结果为:所有患者的肾积水状况均有明显改善,其中10例患者无肾积水状况,22例患者为轻度肾积水,11例患者为中度肾积水。

3 讨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上尿路结石,常因梗阻、感染等并发症引起肾积水,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部包块、严重肾绞痛等症状,当肾积水患者继发感染后就会出现脓尿和全身性的中毒症状,引起全身性的病变。临床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很多:对于结石较小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口服中药进行排石,若患者出现肾绞痛症状时可使用阿托品和杜冷丁进行针对性治疗[5]。对于结石较大者,可采取体外震波碎石,此种方法对患者损伤小,较为经济,但治疗时间较长,效果不显著。当患者结石较大,或采取保守治疗无效时就需进行手术治疗。如在输尿管镜下进行碎石术,但采用输尿管镜进行治疗时,对患者的损伤较大,且输尿管病变或狭窄时均会对碎石、排石效果造成很大影响[6]。

此次研究中,对4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结石清除率达90.9%;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大出血、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的肾积水状况均有明显改善。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时,扩张通道较小,因此减少了患者术中大出血和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术中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后能直接将结石冲出,因此节省了手术时间,也提高了结石清除率,而结石的排出也促进了患者肾积水状况的改善。综上所述,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且容易建立通道,对患者创伤较小,结石清除率高,减少了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积水症状,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汪,张卓,李勋钢,颜小平等. 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疗效观察[J]. 江西医药,2014,49(11):1207-1209.

[2]杨文增,崔振宇,马涛,王全胜,魏若晶,张伟,李昱,刘明锴等. 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58例分析[J]. 山东医药,2011,51(24):105-106.

[3]黄永新,黎志辉,朱志华,蒲鹏吉等. 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J].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05(03):236-238.

[4]徐伟. 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13,08(28):42-43.

[5]刘洋洋. 微创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14.05

[6]伦晓璐. 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软镜或微创经皮肾镜[D].吉林大学,2015.06

论文作者:朱勇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44例分析论文_朱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