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凸透镜成像规律演示”_凸透镜成像规律论文

自制“凸透镜成像规律演示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凸透镜论文,演示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究——凸透镜成像”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为了在教学中直观、形象地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笔者自制了一款“凸透镜成像规律演示器”,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制作材料

      1.1 m长窗帘轨道一根、窗帘轨道滑轮两个、500 mm×20 mm三合板一块、23 mm×12 mm×600mm长木条一根、23 mm×12 mm×340 mm长木条一根、12 mm×12 mm×820 mm长木条一根、12 mm×12 mm×140 mm短木条一根、10 mm×10 mm×8 mm小木块一块、82 mm长和75 mm长的铁丝各一根、收音机天线一根、长1.0 m和长0.8m的线绳各一根、油光纸一张、鳄鱼夹两个、橡皮筋两根、改错纸一张、插座里的螺帽5个、螺丝(直径2.5 mm、长30.0 mm两个,直径2.5mm、长15.0 mm6个,直径2.5 mm、长5.0 mm两个)、易拉罐一个、自攻丝一包。

      二、制作过程

      1.用三合板制作如图1所示的模型一4个,图2所示的模型二1个,图3所示的模型三2个,图4所示的模型四2个。

      

      2.用12 mm×12 mm×140mm短木条按照图5所示的图示制作模型五。

      

      3.按图6所示组合模型二、模型五、10 mm×10mm×8 mm小木块、蓝色油光纸、自攻丝3枚,则由上述材料组合制成的成像物体如图7所示。

      

      4.如图8所示,为天线的底部打孔,顶部用金属钳弯成圆环。

      

      5.用剪刀从易拉罐上剪下两块如图9所示的长24 mm、宽8 mm的矩形,并依图9所示打孔,然后固定在如图8所示的天线上,其固定效果见图10。

      

      6.用铁丝做小环两个,并拴在线绳上(图11)。

      

      7.用模型三、模型四、橡皮筋、鳄鱼夹、窗帘轨道滑轮、油光纸、改错纸制作成像物体所成的实像和虚像,如图12所示。

      

      8.把窗帘轨道截下来的半截做成模型六,如图13所示。

      

      9.按图14所示为窗帘轨道打孔。

      

      10.把窗帘轨道固定在铁架台上,依图15所示组装该演示器。

      

      三、演示过程

      1.在主光轴上移动成像物体,当物距u>2f时,移动主光轴上的实像,用实像上的鳄鱼夹夹住两线交点位置,让实像垂直主光轴,成像如图16所示。

      

      2.在主光轴上移动成像物体,当物距u=2f时,移动主光轴上的实像,用实像上的鳄鱼夹夹住两线交点位置,让实像垂直主光轴,成像如图17所示。

      

      3.在主光轴上移动成像物体,当物距f<u<2f时,移动主光轴上的实像,用实像上的鳄鱼夹夹住两线交点位置,让实像垂直主光轴,成像如图18所示。

      

      4.在主光轴上移动成像物体,当物距u=f时,成像如图19所示。

      

      5.在主光轴上移动成像物体,当物距u<f时,把长线绳栓挂环一端钩住A点,另一端固定在B点,使得A,B点在过焦点的这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把短线绳栓挂环一端钩住C点,拉直短线绳,使得短线绳在过光心的这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与长线绳相交于D点;移动主光轴上的虚像,用虚像上的鳄鱼夹夹住D点,让虚像垂直主光轴,成像如图20所示。

      

      四、创新亮点

      1.能直观、形象地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在教室的任何位置都能看清楚实验现象。

      2.能清楚地展现所成像的大小变化情况、像的虚实、像的正立与倒立。

      3.尽管从成像物体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长短发生了变化,但用从废收音机上拆下的天线解决了这一问题。

      4.用油光纸剪成像的形状,前后折在一起并在中间穿了橡皮筋,解决了像的大小变化问题;在做虚像时,用改错纸在上面粘上白条,就做成了虚像。

标签:;  ;  

自制“凸透镜成像规律演示”_凸透镜成像规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