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特征_三资企业论文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特征_三资企业论文

我国三资企业工业结构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结构论文,我国论文,工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世人瞩目的高速度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与之相伴随的是三资企业在中国经济活动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已经有较多的文献对中国引进外资以及三资企业的总量、投资方式、产业结构、地区分布和投资来源国等基本特征进行过分析。但对中国三资企业工业内部结构特征的实证分析还比较薄弱。本文拟根据我国工业普查数据对三资企业的工业内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主要从部门分布及要素密集特征两方面分析三资企业工业企业产出结构特征和不同资本来源(港澳台资本和外国资本)的投入结构特征。

一、 中国工业三资企业产出结构:部门分布与要素密集特征

对三资企业部门结构特征的分析,主要包括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两个方面,并采用结构份额和专门化指数方法。结构份额反映的是研究对象本身部门之间的比重分布,而专门化指数反映的是相对于全国同行业而言的三资企业产出的分布特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投入和产出应该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的指标,但是由于数据的原因,只能有量方面的指标而缺乏质方面的指标。这里产出结构指标包括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考虑到三资企业中采掘业累计投资占其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不到1%,因此, 本文中对三资企业的工业结构分析也就主要分析制造业内部结构,即制造业各行业的构成及其变动以及相对于全国制造业结构三资企业的专门化指数及其变动趋势。

GIPij/GIPj

专门化指数SDI=───────

GIPi/GIP

上述公式中,j为三资企业代号,i为行业代号,GIPij为三资企业i行业的产出值,GIPj为三资企业制造业的总产出值;GIPi 为全国工业i行业的产出值,GIP全国制造业的总产出值。SDI〉1 表示三资企业该行业在制造业中的份额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三资企业该行业在全国同类行业中具有专门化特征,其中:当SDI≥2时,表示承担了显著分工,1≤SDI〈2表示承担一般分工。

衡量生产要素密集程度时,用万元固定资产所吸纳的从业人数LPK 和职工工资福利占增加值的比重WPAV两个指标来衡量。LPK和WPAV越大 ,其劳动密集程度越高,反之则劳动密集程度低而资本密集程度高。由于一是缺乏三资企业分行业从业人数的数据,二是考虑到相同行业比较,三资企业与国内企业要素密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注:如1985年数据计算表明,28个主要制造部门中,中国三资企业和本国企业劳动或资本密集度两者之间出现差异,主要是本国企业劳动密集程度较高而三资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其差异比较明显的有:饮料制造、印刷业、医药制造;存在一定差异的有:食品工业、纺织业、家具制造、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汽车制造、电气机械、电子及通讯设备。),不能简单地用全国工业行业单位固定资产所吸纳的从业人数来衡量三资企业要素密集程度;因此本文中对劳动密集程度主要采用三资企业WPAV指标,并假定WPAV越高(劳动密集程度越高),则资本密集程度越低,反之资本密集程度越高。

本文还假定在产品和生产性质相近的小行业内(注:根据中国统计分类,将经济部门可按大、中、小分类,如工业大类有41个部门,中类有307个部门,小类有538个,门类划分越细,其行业内产品及其生产性质越接近。)(制造业中三资企业参与的小行业不包括修理业共计520个),三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要素产出率(主要是资本利润率)差异反映了两类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所有权方面的差异,并以此代表两类企业或不同资本之间的技术优劣势。

根据中国工业普查的数据计算得出如下结果:

1.从绝对份额来看,三资企业的产出结构中劳动密集型部门比重大于资本密集型部门而表现为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从相对份额来看,三资企业的产出结构比内资企业的资本密集度要高而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

在部门分布方面,根据1995年数据计算,从绝对份额来看,在28个制造业行业大类中,三资企业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食品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制品业等轻工业行业为主,上述六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分别占其制造业的48.47%、45.09%和48.54%;同时, 三资企业轻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销售收入占其全部工业比重为58.64 %、53.14%和58.34%,分别比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高出15.89、16.84和16.71个百分点(表1)。

表1 1995年全国工业、三资企业结构(当年价)

1995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及三资企业

全国独核工业企业 三资企业

总产值 销售收入总产值 销售收入

总计100.00 100.00 100.00 100.00

轻工业 42.75

41.63

58.64

58.34

以农产品为原料 28.88

27.96

36.18

35.89

非农产品为原料 13.87

13.67

22.46

22.45

重工业 57.25

58.37

41.36

41.66

采掘工业 6.356.300.700.39

原料工业23.26

25.11

10.55

10.73

加工工业27.64

26.96

30.10

30.53

大型企业39.72

41.73

27.31

28.56

中型企业16.52

16.549.679.75

小型企业43.71

41.68

62.98

61.68

制造业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食品工业 8.338.108.979.12

饮料制造业

2.382.322.632.92

烟草加工业

2.072.120.050.06

纺织业

9.499.098.007.81

服装 3.032.887.167.02

皮毛羽绒及制品

2.011.915.074.95

木材加工 0.840.781.111.02

家具制造业

0.470.430.660.63

造纸及纸制品业

2.092.061.681.68

印刷业

0.850.830.720.72

文教体育用品 0.770.751.811.82

石油加工及炼焦

4.184.370.280.30

化学原料及制造

7.887.674.894.65

医药制造业

1.981.931.831.69

化学纤维制造业

1.671.671.081.02

橡胶制品业

1.281.261.511.51

塑料制品业

2.332.243.653.55

非金属矿物制品

6.225.933.423.24

黑色金属 7.558.042.232.41

有色金属 2.832.751.681.65

金属制品业

3.403.244.274.14

机械工业 8.508.214.774.78

交通运输设备 6.816.807.908.24

电气机械及器材

5.355.306.136.15

电子及通信设备

5.225.18

14.74

15.12

仪器仪表 0.880.891.641.66

其他制造业

1.441.382.122.05

电力 5.036.573.273.38

1985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及三资企业

全国工业三资企业

总产值 销售收入总产值 销售收入

总计100.00 100.00 100.00 100.00

轻工业 46.29

44.39

66.64

64.05

以农产品为原料 32.83

30.97

19.33

21.00

非农产品为原料 13.46

13.42

47.30

43.05

重工业 53.71

55.61

33.36

35.95

采掘工业 6.807.130.310.33

原料工业19.77

21.014.714.25

加工工业27.14

27.47

28.34

31.37

大型企业28.070.00

12.32

11.56

中型企业18.870.00

34.20

39.02

小型企业53.060.00

53.48

49.42

制造业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食品工业9.978.757.688.55

饮料制造业 2.122.192.522.71

烟草加工业 2.942.860.000.00

纺织业 14.78

14.477.048.29

服装2.512.431.601.50

皮毛羽绒及制品 1.611.230.570.54

木材加工0.930.790.820.81

家具制造业 0.680.650.470.48

造纸及纸制品业 2.112.290.410.43

印刷业 1.291.010.890.92

文教体育用品0.560.552.412.19

石油加工及炼焦 3.623.890.000.00

化学原料及制造 7.848.183.543.12

医药制造业 1.751.840.540.56

化学纤维制造业 1.171.190.000.00

橡胶制品业 1.902.040.180.21

塑料制品业 2.002.052.182.11

非金属矿物制品 6.166.120.440.41

黑色金属7.327.920.991.09

有色金属2.662.292.111.90

金属制品业 3.303.371.881.81

机械工业

11.79

12.236.987.89

交通运输设备6.096.32

17.98

20.75

电气机械及器材

4.855.13

1.261.43

电子及通信设备

3.423.71

36.79

38.10

仪器仪表 1.391.472.953.93

其他制造业

2.251.366.680.98

电力 4.004.570.000.00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工业普查数据计算。

表2 三资企业主要部门及其专门化指数表

1995年三资企业专门化指数

总产值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 3.56 2.90 3.15 2.99

皮毛羽绒制品业2.40 2.59 2.74 2.66

服装纤维制品 2.15 2.43 2.68 2.50

文体用品制造业2.26 2.42 2.17 2.50

仪器仪表 2.15 1.92 1.97 1.91

塑料制品业1.42 1.61 1.66 1.63

其他制造业1.30 1.51 1.66 1.52

家具制造业1.03 1.45 1.49 1.51

木材加工 1.16 1.37 1.31 1.34

金属制品业1.07 1.29 1.26 1.31

饮料制造业1.33 1.14 1.13 1.29

交通运输设备 1.39 1.19 1.26 1.24

橡胶制品业1.28 1.21 1.25 1.23

电气机械 1.26 1.18 1.23 1.19

食品工业 1.14 1.11 1.29 1.15

AVC

1.19 1.18 1.23 1.19

STD

0.76 0.74 0.78 0.76

差异系数 0.63 0.63 0.63 0.64

1985年三资企业专门化指数

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

10.87 6.30 10.45

文体用品制造业 4.37 8.49 3.99

交通运输设备2.99 3.33 3.28

仪器仪表2.41 1.93 2.68

饮料制造业 1.20 1.23 1.26

食品工业0.81 1.99 1.04

塑料制品业 1.10 1.65 1.03

木材加工0.89 1.10 0.96

印刷业 0.70 1.10 0.88

有色冶压加工0.80 0.68 0.84

家具制造业 0.70 1.11 0.75

机械工业0.60 1.07 0.66

其他制造业 3.01 1.25 0.63

服装纤维制品0.64 0.89 0.61

纺织业 0.48 0.97 0.57

AVC 1.21 1.29 1.15

STD 2.16 1.91 2.07

差异系数1.79 1.48 1.80

注:表中第一栏总产值专门化指数系全国100 万元以上全部工业企业口径;第二栏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口径。由于资料的限制,其他产品指标和投入指标只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口径数据,但通过第一、二栏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基本一致,略有差别。AVC、STD分别为全部制造业行业区位商的算术平均值、方差。

资料来源:根据1985年和1995年工业普查数据计算。

从相对份额即专门化指数SDI方面来看, 三资企业仍然在轻工业方面具有分工特征,但行业分布上与绝对份额略有差异。如与全国同类行业销售收入相比较,三资企业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99,销售收入专门化指数SDI,下同)、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2.66)、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2.50)、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50)等4 个行业具有显著分工,在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91)、塑料制品业(1.63)、其他制造业(1.52)、家具制造业(1.51)、食品制造业(1.50)、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34)、金属制品业(1.31)、饮料制造业(1.29)、橡胶制品业(1.6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9)、食品加工业(1.04)等12个行业具有一般分工(按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计算的专门化指数中,医药制造业也具有一般分工),其中,由于全国纺织业比重更大,三资企业在全国纺织业中地位并不高而无分工特征(表2)。

在要素密集程度方面,如果以三资企业从业人员工资(含福利)占增加值比重WPAV20来衡量劳动密集程度,并按大小分成四组:高度劳动密集型部门(某行业WPAV20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的相对水平WPAV21 ≥2.0)、一般劳动密集型部门(2.0〉WPAV21≥1.0)、 一般资本密集型部门(1.0〉WPAV21≥0.5)、高度资本密集型部门(WPAV21〈0.5 )。分析结果如下:

表3 中国三资企业按劳动密集程度分组的几个指标(1995年)

劳动密集程度WPAV21 销售收入比重* 销售收入比重 专门化指数

≥2.0 8.71 6.660.84

2.0~1.0 54.47 50.561.04

1.0~0.5 26.96 25.811.09

<0.5

9.87 17.021.63

*系100万元以上内资企业(不包括三资企业未参与的行业)。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1995年工业普查数据计算。

按绝对份额和行业分布统计,三资企业表现为偏向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特征。首先,如表3中所示1995年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即WPAV21 在1及以上)的行业的销售收入占三资企业的57.22%。其次,从行业分布来看,全国28个主要制造部门中,三资企业具有专门化特征的部门有16个,其中:有4个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部门,8个属于一般劳动密集型部门,只有4个属于一般资本密集型部门, 属于高度资本密集型部门则没有。在520个三资企业参与的小类制造行业中, 三资企业在全部工业产出中具有专门化特征的行业206个,其中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部门51 个、占24.76%;属于一般劳动密集型部门93个,占45.15%;属于一般资本密集型部门50个,占24.27%;属于高度资本密集型部门11个,占5.34%。前两类合计即劳动密集型共占69.91%。事实上三资企业不但在参与专门化分工的部门中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而且在非专门化部门中更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其所参与的316个非专门化行业中, 劳动密集型有255个,占80.70%(表4)。

表4 中国三资企业行业分布:专门化指数及其劳动密集程度

专门化指数 相对劳动密集程度

≥2.0

2.0~1.0 1.0~0.5 <0.5

小计

≥2.0 1840

298 95

2.0~1.0 3353

213110

1.0~0.5 3689

173145

< 0.5 3892

24

17171

小计 125

274

91

31521

专门化指数相对劳动密集程度行业分布百分比

≥2.02.0~1.0

1.0~0.5

< 0.5

≥2.0 18.9542.1130.53 8.42

2.0~1.0

30.0048.1819.09 2.73

1.0~0.5

24.8361.3811.72 2.07

〈0.5 22.2253.8014.04 9.94

小计

23.9952.5917.47 5.59

注:百分比中,相应专门化分组的小计=100

资料来源:同上表。

与绝对份额不同,相对来看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三资企业专门化部门具有一定的资本密集型特征。从表3和表5可以看出,三资企业具有专门化特征的组别有较低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资本密集程度,而不具有专门化特征的组别劳动密集程度较高,三资企业的专门化指数随着劳动密集程度的提高而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内资企业比三资企业具有更强的劳动密集型倾向。如果考虑三资企业存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增加值的可能性,那么单位固定资产净值所吸纳的从业人数表示的劳动密集程度也许更能说明这一点,如1995年三资企业每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吸纳从业人数为0.15人,而全国平均为0.27人,三资企业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5%。

表5 按三资企业销售收入专门化指数分组的劳动密集程度指标

专门化指数分组 (2.0以上)

(1.0~2.0)

(10~0.5)(<0.5)

绝对值WPAV20 23.20 22.88 30.13

25.82

相对水平WPAV210.97 0.96

1.261.08

绝对值LPK00

0.04 0.04

0.050.05

相对水平LPK01 0.90 0.83

1.181.05

资料来源:根据1995年工业普查数据计算。

2.从动态角度来看,1995年与1985年相比较, 三资企业所涉及的部门具有全面扩张的趋势。

80年代中期以来,三资企业所涉及的部门具有全面扩张的趋势。如以28个主要制造行业为例(见表2, 小行业因缺乏可比的数据而无法分析),从1985年到1995年,三资企业具有分工特征的部门,由过去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7 个行业扩张到1995年的16个行业,其中:皮革毛皮及羽绒制品、服装及纤维制品、电气机械、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家具制造、木材加工和其他制造业上升为专门化部门;而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工业、医药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和纺织业的专门化指数也具有较高的上升势头。

我们还可以用专门化指数的差异系数变动来衡量三资企业全面扩张的势头。(注:差异系数等于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它是用来衡量均衡化程度的一个指标,差异系数越小,表示均衡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1985年28个主要行业销售收入专门化指数的平均值为1.15,1995年为1.19,但其标准差则由1985年的2.07下降到1995年的0.76,行业之间的差异系数由1985年的1.80下降到1995年的0.64,专门化指数标准差和差异系数的大幅度下降充分表明了三资企业各行业相对于全国同类行业的分散化或全面扩张趋势;依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计算的专门化平均值、标准差和差异系数的变动格局与之完全一致。但是,三资企业的这种全面扩张趋势,是由8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扩张还是相反,尚无法得出判断。这是由于缺乏1985年小行业的数据,而1985年在一些大行业中三资企业的修理业的比重较大又无法剔除而可能影响对其要素密集程度的判断(注:如1985年每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吸纳从业人数全部三资企业为0.62人,三资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汽车制造小于平均水平为0.61人,汽车修理为1.46人,由于汽车修理业劳动密集程度较高而使得全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大于全部三资企业的平均水平(达到0.83人)。)。

二、三资企业资本投入结构:行业分布与要素密集特征

根据现有数据,对资本投入结构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对投资额和资本金两个指标进行分析。

1.三资企业企业资本投入的结构特征

在行业分布方面,根据1995年数据计算,从绝对份额来看,三资企业实收资本前十位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纺织、非金属矿物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化学原料及制品、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和电力。

表6 在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三资企业实收资本专门化指数(1995年)

行业指数 饮料制造业 1.61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2.31 橡胶制品业 1.56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2.25 造纸及纸制品业 1.51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2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38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12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1.36

塑料制品业 2.1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 1.35

其他制造业 1.96 纺织业 1.34

食品制品业 1.89 医药制造业 1.24

家具制造业 1.81 食品加工业 1.19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7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08

金属制品业 1.6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2

资料来源:根据1995年工业普查数据计算。

从相对份额即专门化指数SDI方面来看(表6),与全国同类行业实收资本相比较,三资企业在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2.31,实收资本专门化指数,下同)、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2.25)、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1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24)、塑料制品(2.10)等行业具有显著分工,与产出专门化分工格局基本一致;在一般分工中除与产出部门相同的食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橡胶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构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仍在其中外,投入专门化部门中还增加了造纸及纸制品业、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印刷业和医药制造行业。

在要素密集程度方面,表7 表明:与产出专门化指数分组结论有所不同,按三资企业实收资本专门化指数分组,专门化指数最低的一组的劳动密集程度最低,而资本密集程度最高;相反,具有专门化特征的两组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究其原因需要从资本来源及与其相关的资本内含的技术经济特征进行分析。

表7 按三资企业实收资本专门化指数分组的劳动密集程度指标

(2.0以上)

(1.0~2.0) (10~0.5) (<0.5)

绝对值WPAV20 24.43

23.99

27.61 19.99

相对水平WPAV21 1.021.001.15 0.84

绝对值LPK000.040.050.05 0.04

相对水平LPK01 0.931.081.09 0.89

资料来源:根据1995年工业普查数据计算。

2.三资企业投资来源及其结构差异

我国三资企业中,可以分为港澳台资本和外国资本两部分,港澳台是新兴工业化地区,而外国资本中以日、美、德、法、英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注:裴长洪:《FDI与中国开放型经济》,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因此,可说外国资本在技术水平上处于较高的梯次,而港澳台资本基本上处于较低的梯次。实证分析也表明了这一点。

(1)不同资本之间的横向比较

表8 不同资本结构的劳动密集程度比较

依劳动密集程度WPAV21分组的资本结构

合计

≥2.0

2.0~1.0

1.0~0.5<0.5

内资资本 85.27 6.49 44.48

25.00 9.30

港澳台资本 100.00 8.61 63.75

24.95 8.89

外国资本100.00 6.75 55.87

32.14 11.88

注:内资中未包括三资企业未参与的行业,故合计不等于100。

资料来源:根据1995年和1985年工业普查数据计算。

由依劳动密集程度分组的资本结构表(表8 )和资本专门化指数表(表9)的比较可以看出, 港澳台资本在要素密集度方面更倾向于劳动密集型部门,在部门选择上专门化部门更倾向于文体用品、皮革毛皮制品、服装、造纸及纸制品、塑料制品和其他制造行业。外国资本劳动密集型部门也有很高的比重,但相对而言其资本密集型部门比重较大;在部门选择上更倾向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普通机械、橡胶制品、饮料制造和食品制造。表9 所示制造业中28个主要行业港澳台投资、外资投资结构与全国资本结构平均水平的相似系数(注:相似系数=(∑nXinXjn)/(∑nXin[2]∑nXjn[2])[0.5],相似系数值在0~1,相似系数越大表明两者之间结构越相似。见联合国工发组织报告《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向》,中译本第90页。)更加清楚地表明了港澳台的资本结构比外国资本结构更接近于内资企业,这是港澳台企业技术水平与内地企业接近的反映(甚至低于内资企业)。由于到目前为止,中国引进外资中以港澳台为主,与港澳台资本相关的技术又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便导致了中国三资企业中资本结构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

表9 三资企业按资本类型划分的专门化指数

实收资本 全国独核工业中 全部工业中

1995年三资企业专门化指数

三资企业 港澳台 外资 港澳台 外资

食品工业1.45 1.38

1.90

1.49

2.05

饮料制造业 1.61 1.38

2.04

1.61

2.38

烟草加工业 0.07 0.06

0.07

0.07

0.09

纺织业 1.34 1.66

0.70

1.79

0.76

服装纤维制品2.31 3.18

1.89

2.87

1.71

皮毛羽绒制品2.25 3.36

1.55

3.01

1.40

木材加工1.72 2.03

1.21

1.21

0.72

家具制造业 1.81 2.20

1.15

1.80

0.94

造纸及纸制品1.51 2.03

1.23

2.01

1.21

印刷业 1.36 1.47

1.00

1.59

1.08

文教体育用品2.12 3.83

1.39

3.36

1.22

石油加工0.06 0.05

0.06

0.06

0.07

化学原料0.78 0.55

1.19

0.62

1.35

医药制造业 1.24 0.79

1.14

0.92

1.66

化学纤维0.83 1.00

0.35

1.17

0.41

橡胶制品业 1.56 1.45

2.01

1.56

2.15

塑料制品业 2.10 2.73

1.13

2.52

1.04

非金属矿物制品 1.02 0.98

0.91

0.99

0.91

黑色金属冶炼0.22 0.19

0.13

0.23

0.16

有色金属冶炼0.71 0.65

0.35

0.72

0.38

金属制品业 1.64 1.88

1.63

1.75

1.51

机械工业0.76 0.43

1.13

0.46

1.22

交通运输设备1.08 0.53

1.46

0.62

1.69

电气机械1.38 1.18

1.84

1.26

1.97

电子及通信设备 2.24 2.04

3.12

2.35

3.59

仪器仪表等 1.35 1.36

1.97

1.54

2.23

其他制造业 1.96 3.13

1.50

2.97

1.42

电力蒸汽热水0.44 0.42

0.16

0.52

0.19

1985年在独核工业中

三资注册资本 三资企业累计投资

港澳台外资港澳台外资

食品工业 0.84 1.23 1.11 1.27

饮料制造业

2.59 7.62 2.01 4.62

烟草加工业

0.00 0.00 0.00 0.00

纺织业

1.29 0.03 1.71 0.03

服装纤维制品 7.21 0.73 4.90 0.63

皮毛羽绒制品 2.62 0.19 2.10 0.19

木材加工 3.80 0.00 3.63 0.00

家具制造业

4.17 0.27 5.08 0.26

造纸及纸制品 0.53 0.25 0.44 0.21

印刷业

2.82 0.50 4.09 0.52

文教体育用品 21.042.20 34.742.26

石油加工 0.00 0.00 0.00 0.00

化学原料 0.71 0.20 0.69 0.20

医药制造业

0.36 3.14 0.21 6.01

化学纤维 0.14 0.00 0.16 0.00

橡胶制品业

0.36 0.84 0.25 0.72

塑料制品业

7.55 2.76 6.09 3.26

非金属矿物制品

0.41 0.32 0.26 0.40

黑色金属冶炼 0.44 0.00 0.63 0.00

有色金属冶炼 0.62 0.00 0.83 0.00

金属制品业

2.05 2.86 1.76 0.88

机械工业 0.25 0.39 0.22 0.37

交通运输设备 0.93 5.13 0.70 3.79

电气机械 1.09 0.76 1.28 0.35

电子及通信设备

5.65 5.88 4.5116.18

仪器仪表等

2.19 2.87 1.86 1.72

其他制造业

3.68 0.00 3.02 0.00

电力蒸汽热水 0.00 0.00 0.00 0.00

资料来源:根据1995年和1985年工业普查数据计算。

(2)动态比较:两类资本均呈全面扩张趋势

从表9还可以看出,1985年,我国三资企业部门比较集中、 分工也比较明确,此时期外国资本比重还很小,外国资本专门化部门集中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医药制造、饮料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塑料制品、文体用品、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并以中型企业为主,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港澳台资本以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家具制造、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电子及通讯设备、印刷、木材加工、其他制造、皮革、纺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等行业为专门化部门,以小型企业为主,劳动密集型部门比重较大。而到1995年的数据表明,三资企业投资已向各部门全面扩张。80年代具有的港澳台资本与外国资本之间的分工呈弱化趋势。1995年与1985年相比,无论是港澳台资本还是外国资本的资本结构与全国工业资本结构的相似系数大幅度提高,反映了其与内资的资本结构更加接近;同时,三资企业内部不同资本之间的资本结构相似程度也大幅度提高,两者之间的结构水平也呈相互接近的趋势(表9)。 这是由于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了新的趋势,在外国资本加快了全面进入中国的步伐的同时,港澳台资本也加大了其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参与程度。

表10 三资企业中港澳台资本、外国资本与全国工业资本结构的相似系数

1995年实收资本1985年三资企业注册资本

三资企业与全部工业 三资内部 三资企业与全部工业三资内部

港澳台外资港澳台 外资

0.8070.771

0.8390.548 0.3670.564

1985年三资企业累计设资

三资企业与全部工业 三资内部

港澳台外资

0.564 0.295 0.545

注:1985年系与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相似系数。1995年系三资企业实收资本与全国工业实收资本的相似系数。

资料来源:根据1985年和1995年工业普查数据计算。

三、结论

1.从三资企业产出的绝对分布以及外商资本的相对分布来看,三资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从产出的相对分布来看,三资企业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其专门化部门和参与度高的部门劳动密集程度较低,而资本密集程度较高。这显然与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关。三资企业来中国投资首先看中的是中国市场和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由于前一阶段,三资企业以出口为主,所以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出发,其产出的绝对分布必然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同时,又由于三资企业相对内资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因此,与内资企业相比,三资企业在产出上又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

2.三资企业行业的要素密集程度与资本来源密切相关,港澳台资本以劳动密集为特征,而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外国资本资本密集程度较高。本文分析证实了在跨国投资过程中,处在国际分工阶梯位置越高的国家,其海外直接投资中资本密集型部门投资倾向越强。这为中国有意识地引导三资企业以加速结构转换、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3.1995年与1985年相比,无论从三资企业的产出结构还是从外资的资本结构来看,三资企业或者说外资具有由集中在少数几个部门转向全面扩张的趋势,行业结构也与内资企业日趋相似。这表明了三资企业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影响将由过去主要影响少数几个部门向影响绝大部分部门转变,内资企业与三资企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对于这一点,近两年已经明显地显露出来了。

4.同时,实证分析还表明三资企业内部不同资本之间的资本结构相似程度也大幅度提高,外国资本与港澳台资本两者之间的结构水平也呈相互接近的趋势。这一趋势表明了在外国资本加快了全面进入中国的步伐的情况下,港澳台资本也加大了其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参与程度。因此,如何促进外来资本之间的有效竞争,对提高我国外资引进的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标签:;  ;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特征_三资企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