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饮用水备用水源—西氿上下游水质阶段性分析报告(2017)论文_钱影虹

宜兴市环境监测站 江苏省宜兴市 214200

摘要:宜兴市环境监测站自2013年9月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了预警监测方案,加快对备用水源周边环境进行现场调查和监测,在启用备用水源之前、之后对饮用水备用水源—西氿上、下游水质进行连续监测,确保备用饮用水源安全。

关键词:饮用水源;西氿;水质情况

引言:由于2013年降水偏少,宜兴市饮用水源水位持续下降,导致全市供水面临严峻形势。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确保全市正常供水,宜兴市制定了备用水应急供水预案,把西氿水作为备用水源。

一、西氿上下游概况

西氿上下游属太湖流域的南溪水系,承泄溧阳、金坛客水,常年向东流入太湖。南溪位于宜溧山区北麓,横贯宜兴市中部。自高淳东坝、茅东闸起经定埠河口至溧阳庆丰乡坝头村分为两支:南支经南渡、溧阳、渡济桥入宜兴境,经潘家坝、徐舍、洴浰入西氿。北支经北埂、埭头、杨巷、钮家至陈塘桥入西氿。从西氿经团氿至宜城镇六条河流汇入东氿,再经大浦港、陈东港入太湖。

西氿上下游河网纵横交错,情况复杂,主要有埝径河、桃溪河、南溪河、邮芳河和北溪河4条主要河流,具体情况如下:

埝径河、桃溪河:埝径河位于太湖流域湖西宜溧山区与平原结合部,河道西起宜兴徐舍埝头桥,接横山水库溢洪河道厔溪河,东至钟张运河,全长11.9公里,流经徐舍、新街两镇。桃溪河位于宜兴市西南丘陵山区,南起张渚,向北经五洞、蒲墅荡、归径、八仕、罗成圩入西氿,长20.5公里。桃溪上游为东涧、西涧、中涧,三涧汇集于张渚镇,其汇流面积为112平方公里。

南溪河:南溪河横贯宜兴市中部,由溧阳市渡济桥入宜兴境,向东流经徐舍、西氿、团氿、宜兴城区、东氿、大浦港、陈东港入太湖,宜兴境内长42公里,是太湖以西地区的主要泄洪河道。

邮芳河:邮芳河位于宜兴市西部,西起新旦圩西溪河,向东经吴泽村、邮堂、马家村入马公荡,河长7公里。有效地改善了邮堂高亢平原地区的灌溉条件,并使上游溧阳马垫河来水宣泄通畅。

北溪河:北溪河位于宜兴市西北,西起杨巷镇,向东流经王木、钮家、陈塘桥、入西氿,长16公里,河底宽50米,承泄溧阳、金坛来水。

二、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

宜兴市饮用水备用水源—西氿上下游共布设27个监测点位(详见表1)覆盖区域主干河流和重要支浜,能较好全面地反映河网水质情况。(由于西庄桥和马公荡2个监测点位水质长期稳定较好,2013年11月份不再监测,将监测点位优化为25个。)

宜兴市环境监测站按《宜兴市饮用水备用水源—西氿上下游水质预警监测方案》中的要求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汇总,总体掌握了西氿上下游的水质状况。

 

 根据环保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中的评价办法: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少于5个时,计算河流、流域(水系)所有断面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数平均值,然后按照“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并指出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采用2017年西氿上下游水质调查监测数据,以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挥发酚、石油类、铅、砷、镉、氰化物、六价铬和汞共11项为评价指标(总氮不参与评价),具体情况如下:

西氿上下游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25个监测断面中西村予大桥、潘家桥、陈塘桥和红南桥4个断面为Ⅳ类,朱家圩桥为Ⅴ类,严家桥、渚桥和洋荡桥3个断面为劣Ⅴ类,其余17个断面均为Ⅲ类,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2%。

(一)、河流水质空间分布情况分析

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西氿上下游水质总体呈现“东劣西优”的分布特点,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

埝径河、桃溪河、南溪河和邮芳河3条主要入境、入氿河流水质较好,水质基本维持在Ⅲ~Ⅳ类。

北溪河入境水质较好,但受我市境内支流影响较大,其中西村圩大桥、潘家桥、朱家圩桥对北溪河的污染都有较大影响,这几条支流均为官林工业区下游河流。因此北溪河入西氿水水质略差,总磷浓度为Ⅳ类。

红塔地区氨氮和总磷污染均比较严重,浓度值基本劣于Ⅴ类。

氿滨水厂取水口水质较好,除总氮外其它项目均维持在Ⅲ~Ⅳ类。西氿水体下游水质受入氿水影响水质波动较大。

(二)、河流水质时间分布情况分析

西氿上下游各条河流的时间变化特点不尽相同,各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亦有所差异。多条河流的总氮和氨氮浓度呈现“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变化规律,如埝径河、桃溪河、南溪河、邮芳河和北溪河。高锰酸盐指数项目相对比较稳定,全年波动幅度不大。

总体来看,各河流的水质类别主要受氨氮和总磷浓度变化影响较大。多条河流的氨氮在枯水期浓度较高,平水期、丰水期浓度有所下降。

(三)、各项水质指标分析

根据环保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中的评价办法:对于河流型水体不评价总氮指标,但对于湖泊型水体须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本报告以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四项指标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反映西氿上下游水质现状,分析结果如下:

高锰酸盐指数:25个点位中有4个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为Ⅳ类,其余21个点位均为Ⅲ类。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值为5.4毫克/升,达到Ⅲ类水平。

氨氮:25个点位中有1个点位氨氮浓度为Ⅳ类;1个点位氨氮浓度为Ⅴ类;1个点位劣于Ⅴ类,其余22个点位均为Ⅲ类。氨氮浓度均值为0.72毫克/升,处于Ⅲ类水平。

总磷:25个点位中有1个总磷浓度为Ⅳ类;1个点位总磷浓度为Ⅴ类;有2个点位劣于Ⅴ类,其余21个点位均为Ⅲ类。总磷浓度均值为0.18毫克/升,处于Ⅲ类水平。

总氮:西氿上下游最差的水质指标为总氮。25个点位全部劣于Ⅴ类,总氮浓度均值为2.40毫克/升,劣于Ⅴ类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西氿上下游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25个点位中有17个点位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浓度均达到Ⅲ类标准,水质较好。红塔地区水质较差,氨氮和总磷有超过预警范围的现象。

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西氿上下游水质总体呈现“东劣西优”的分布特点;从时间分布情况来看,多条河流的总氮和氨氮浓度呈现“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变化规律。

我站将继续对西氿上下游水质情况进行监测,做好监测记录、收集汇总、分析研究等各项工作,为整治、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钱影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宜兴市饮用水备用水源—西氿上下游水质阶段性分析报告(2017)论文_钱影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