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危重新生儿主动型院前急救转运分析论文_蔣敏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主动型院前急救转运分析论文_蔣敏

(三峡中心医院江南分院 重庆 400023)【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区域性危重新生儿主动型院前急救转运措施和注意事项。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危重新生儿纳入研究对象,以我院新生儿NICU作为转运中心,做好转运前处理工作,采用多管齐下的渠道改善远期预后。结果:在本组87例患儿中,37例在出生后12h内转运、24例在24h~3d内转运、26例在出生3d后转院,其中,男49例,女38例。在转运前、转运过程中,9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2例行组合复苏器、59例吸氧、8例心肺复苏、12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在87例危重新生儿中,79例为早产儿,其中,34例为呼吸系统疾病、13例高胆红素血症、14例先天畸形、21例感染性疾病、5例遗传代谢性疾病。本组患儿在转运过程中,无1例死亡,均转运成功。结论:对于危重新生儿,为了保证转运质量,需要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转运队伍,与转运医院之间加强联系,并做好主动院前急救,配备足够的转运设备,通过医护人员丰富的转运经验和技术,为危重新生儿提供更高质量的救助。【关键词】区域性危重新生儿;主动型院前急救;转运;分析【中图分类号】R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309-01
危重新生儿的急救转运属于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点,也是保障新生儿健康的重要方式,在NICU危重新生儿医护水平的提升下,新生儿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部分医院医疗水平薄弱,而新生儿发病速度快、病情进展快,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做好区域性危重新生儿的主动院前急救转运工作[1-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危重新生儿纳入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早产儿,胎龄<34周,出生体重<2kg;②严重呼吸窘迫;③先天性心脏病;④严重出生窒息,复苏治疗后疗效不佳;⑤胃肠道畸形;⑥严重神经行为异常;⑦严重黄疸;⑧严重感染等。排除标准:①家属无转院意愿;②病情未达到上述标准;③有其他转院禁忌。1.2 转运方式以我院新生儿NICU作为转运中心,以周边相关医院儿科、产科作为成员单位,转运半径在2km~200km,单次车程集中在10min~3h。我院配备了专门的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护车、移动呼吸机、转运暖箱、便携式氧气筒、急救箱、负压吸引器、组合型复苏器等。同时,我院构建了完善的转运队伍,由年资三年医生的医护人员组成,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不断夯实其急救技能、应变能力与协调能力。在我院NICU,有专人负责专线电话,在收到转运通知后,详细记录患儿各项情况,进行评分,做好转运前处理工作,转运队伍严阵以待,第一时间出车,并提前预估好转运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家属,签订转运协议书。若转运前患儿病情出现异常,要就地处理、抢救,待稳定后再进行转运,若转运过程中出现异常,要及时停靠抢救,采用多管齐下的渠道改善远期预后。在到达医院后,通过绿色通道及时将患儿送入NICU,与医师交接,介绍患儿转运前、转运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协助其进行诊断、治疗。1.3 分析方式对比患儿住院病历资料、转运日志、病史、转归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结果在本组87例患儿中,37例在出生后12h内转运、24例在24h~3d内转运、26例在出生3d后转院,其中,男49例,女38例。在转运前、转运过程中,9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2例行组合复苏器、59例吸氧、8例心肺复苏、12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在87例危重新生儿中,79例为早产儿,其中,34例为呼吸系统疾病、13例高胆红素血症、14例先天畸形、21例感染性疾病、5例遗传代谢性疾病。本组患儿在转运过程中,无1例死亡,均转运成功。3 讨论对于危重新生儿的院前急救转运,属于医疗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操作方式,将基层儿科、妇产科与三甲医院联系,降低新生儿致残率与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并非单一的运送,而是连续性的保护和治疗过程,也就是说,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构建出流动性UICU,确保危重新生儿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监督和治疗[3]。在二胎政策开放后,各个基层医院收治的危重新生儿数量逐年增长,实践显示,通过科学的转运,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相关研究显示,在无专业转运队伍负责的情况下,新生儿死亡率比有专业转运队伍高了60%,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危重新生儿的转运以及院前急救[4-5]。在转运前,需要应用新生儿危重评分法来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提高转运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在转运过程中,要采取有序措施保证患儿的病情稳定,这是决定转运成效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分析患儿生命体征的情况下予以针对性的支持和治疗,保证患儿体温维持在36.5~37. 5℃,维持血糖稳定,保持气道畅通,降低气漏发生率,保证内环境稳定。在转运过程中,如果患儿病情出现变化,要暂停行驶,第一时间抢救,并向转运医院报备,通知其做好指导和准备工作,同时,在转运前,要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工作,客观告知家属患儿情况,避免出现不必要纠纷[6]。综合本研究结果来看,对于危重新生儿,为了保证转运质量,需要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转运队伍,与转运医院之间加强联系,并做好院前急救,配备足够的转运设备,通过医护人员丰富的转运经验和技术,为危重新生儿提供更高质量的救助。参考文献[1]钟莉芳,李崎,邱鸿. STABLE救护模式在危重新生儿转运护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5(16):102-104.[2]郝爱琴. 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护理隐患和对策[J]. 中外妇儿健康. 2011,12(03):78 -79.[3]程琴,涂国芳,曾苹,牟启霞,于谙罡. 263例危重新生儿转运护理体会[J]. 现代临床医学. 2007,4(01):55-56.[4]唐红梅,鲍鹤玫,陈钫,贾文峥,钟娜,张小美,刘慧娟. 414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安全管理[J]. 全科护理. 2014,20(21):2004-2006.[5]纪永佳,杨洋,白华,黄列,杨武,陈少峰,杨文,陈彦香. 宁夏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的建立及应用效果[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8(10):1217-1219.[6]张永菊,王瑞芬. 高危新生儿转运成败因素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09,17(23):69-70.作者简介:蔣敏,女,重庆万州,大专,护师,三峡中心医院江南分院

论文作者:蔣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主动型院前急救转运分析论文_蔣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