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莫明发

甲状腺功能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莫明发

莫明发

(阳朔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广西 阳朔 541900)

【摘要】 目的: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水平分析其内在关联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名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甲状腺功能水平,通过与正常人甲状腺功能(游离T3、T4、TSH)相对比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游离T3、T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且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高于正常人,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水平普遍高于正常人,且其水平变化具有一定规律,甲状腺功能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辅助临床监测病情,利于临床诊断的价值。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2型糖尿病;应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374-02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有报道数据显示:糖尿病这个隐性的杀手,其危害已经超越了艾滋病和禽流感,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健康危机--“全球糖尿病海啸”。[1]糖尿病主要以2型糖尿病为主,主要发病年龄是在35~40岁以后,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缺乏而导致的一系列的机体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最大的一个内分泌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机体能量代谢,本文主要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探索其内在联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明确诊断和后期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200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无其他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无甲状腺疾病且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在8.67±1.88mmol/L,平均年龄为58岁(34~72岁)。

1.2 研究方法 在早晨清醒,低运动量(保持基础代谢率处于较低水平)空腹状态下为患者抽取静脉血液3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罗氏601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相关试剂,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检测血清的甲状腺游离T3、游离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同时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糖含量。连续监测2周观察甲状腺功能水平变化情况,将所得结果与正常水平甲状腺激素功能水平相对比,研究其发展变化趋势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

1.3 数据处理 将所得数据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水平与正常值对比表:

游离T3游离T4促甲状腺素

2型糖尿病患者4.4±2.7ng/l12.7±3.2ng/l8.9±1.85mIU/l

正常范围 3.6±0.6ng/l13.1±2.9ng/l0.45-4.5mIU/l

P值>0.05>0.05<0.05

根据上述表格数据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且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游离T3、T4水平变化与正常范围相比变化影响并不明显,差距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现在为了进一步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的游离T3、T4变化情况,见如下表2的统计分析,具体分析结果见下:

游离T3,T4低于正常水平对比表:

人数范围 正常范围 P值

游离T367 1.3±0.3ng/l3.6±0.6ng/l<0.05

游离T473 4.5±0.7ng/l13.1±2.9ng/l<0.05

游离T3、T4高于正常水平对比表:

人数范围正常范围P值

游离T3437.4±0.5ng/l3.6±0.6ng/l<0.05

游离T43521.5±0.8ng/l13.1±2.9ng/l<0.05

从上述两个表格同届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水平普遍异于正常范围,其中,低于正常值人数百分比为70%,高于正常范围百分比为44%(游离T3、T4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且其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水平大多处于异常水平状态,其具体可能影响因素经分析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见讨论部分内容。

3.讨论

3.1 2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即具有机体代谢功能障碍的特点,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出现相关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或者相对不足或者胰岛素分泌足量但是不能为机体所利用,胰岛素分泌能力的下降以及机体对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逐渐引起患者代谢功能异常。在参与研究的200名患者中,通过血糖监测发现患者的血糖全部高于正常水平的3,9~6.1mmol/L,为了较好的控制血糖,减轻高血糖状态对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控制方法就是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考虑到2型糖尿病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高度关联,甲状腺作为内分泌系统最大的器官,2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很快便与之相联系起来。

3.2 甲状腺作为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起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糖类脂肪、蛋白质能量代谢,维持机体能量平衡,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糖、蛋白质、脂类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肥胖等症状表现,与之相对应的,44%的患者出现甲状腺游离T3、游离T4水平的升高,其主要作用为促进机体内蛋白质、葡萄糖、脂肪的代谢,减少脂肪的储存,改善机体内高能量代谢状态,这个时期的患者机体处于主动防御状态,主要通过甲状腺反馈系统来调节改善其内分泌紊乱现象,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而到达后期,由于反复的机体内高能量代谢状态,甲状腺反复大量的分泌游离T3、游离T4来促进机体代谢,甲状腺相应的也开始出现器质性变化即我们所常见的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肿大的甲状腺也是机体自身代偿的一种重要表现,它促进了游离T3、游离T4的大量释放,相对的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2]。

3.3 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最基本的促进分解能量的要素胰岛素的绝对严重缺乏,到了后期,弥漫肿大的甲状腺大量分泌的游离T3、游离T4也不足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甲状腺功能开始下降,久而久之形成正反馈机制即葡萄糖、蛋白质、脂肪产生增加而分解逐渐下降,甲状腺功能不足以维持继而功能进一步衰退,这时患者机体内即出现游离T3、游离T4激素水平的下降,如上述表格中70%的患者表现出的结果,而在表一中我们可以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增高,且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患者甲状腺功能下降,游离T3、游离T4水平降低后向大脑发出类似支援的反馈,下丘脑做为调节内分泌的高级中枢开始重新分配激素水平,由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释放激素激活垂体再次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鞭策促进甲状腺释放游离T3、游离T4来降低机体内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改善这种高能量代谢状态[3],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鞭策机制也持续不了很长时间,甲状腺承担不了高负荷后尽管促甲状腺激素不断释放但是甲状腺却无法再提供游离T3、游离T4,也就出现了最后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而游离T3、游离T4却处于低水平的现象[4]。此时的患者病情往往已经达到较重的地步。

综上所述,通过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达到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相关发展和转归的效果,其变化规律往往预示着病情的发展,有利于临床上分析病情和促进治疗方案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张红艳,李京艳,冀秋娣.2型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2,12:124-125

[2] 邹毅,管晓峰.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10,22(18):246-247

[3] 曾荣辉,李绪娴.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0,09(26):365-366

[4] 李伟,陈海翎,邓丽丽.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25(02):165-166

论文作者:莫明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甲状腺功能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莫明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