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宣布十大“北京榜样”_北京榜样论文

2014年度十大“北京榜样”揭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北京论文,榜样论文,年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4年12月20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承办的“2014北京榜样”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张佳鑫、金汉、韩冰、陈敏华、郑丹娜、张鹊鸣、斯蒂芬·马布里、闫志国、金九皋、廖理纯当选2014年度十大“北京榜样”;苏士龙、“月宫一号”科研团队获得“北京榜样”特别奖;任士荣等48人获得“北京榜样”提名奖。主承办单位以及参与单位相关领导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近400人观看了颁奖典礼。

      “北京榜样”主题活动是北京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首都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活动,是一项融广泛发动、推荐选树、宣传报道、公益实践为一体的群众性综合大型主题活动。自2014年4月25日启动以来,通过层层举荐、周周上榜、月月公益、全媒传播,在全市宣传树立了一批“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北京榜样”。各区县、各系统从社区(村)、基层单位做起,层层宣传树立身边榜样,设置《“北京榜样”举荐榜》一万余块,全市共推荐候选人3416名。市属媒体定期发布周榜人物、月榜人物,2014年5月至10月,全市共推出“北京榜样”周榜人物130名,月榜人物60名。11月20日至12月10日,全市组织开展了“为榜样点赞”网络互动宣传活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致敬榜样,赞美榜样,共收到475411个点赞和23548条留言。最终在月榜人物基础上,评选产生2014年度十大“北京榜样”以及特别奖、提名奖。在开展推荐上榜的同时,主承办单位还组织了“我学榜样做公益”绿化、献血、助残、敬老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学习榜样事迹,传递榜样力量,践行榜样精神。

      颁奖典礼现场,通过视频小片、故事讲述、现场采访等形式,生动再现了十大“北京榜样”和特别奖获得者的榜样事迹,真挚的话语,感人的场景,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整个现场掌声不断。十大“北京榜样”人物事迹涵盖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勤劳节俭、热心公益等类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榜样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了引领时代前进的中国精神,展示了首都市民独特的人格风貌,是首都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成果。

      北京榜样的事迹也同样感动了社会各界人士,他们纷纷来到现场表达他们的敬意。濮存昕、春妮作为故事员,现场讲述榜样的感人故事;航天员刘洋,北京公交行业的优秀代表李素丽,国安足球俱乐部球员徐云龙、邵佳一,南水北调工程一线工程师刘峻伟等社会各界人士上台为榜样人物颁奖;著名歌唱家纷纷为榜样献歌。

      2015年1月5日晚,北京电视台北京卫视首次播出“2014北京榜样”颁奖典礼。6日,市属媒体统一发布“北京榜样”颁奖典礼及十大“北京榜样”事迹,宣传氛围浓墨重彩。一是高度重视。市属媒体纷纷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发布消息。北京日报在头版报道“北京榜样”颁奖典礼消息和主题活动综述,同时配发评论,并用一个整版刊登十大“北京榜样”和特别奖名单、照片、事迹,以及48位提名奖名单;北京电视台在北京新闻节目中对十大“北京榜样”进行逐一介绍,并将颁奖典礼安排在周一晚间档进行播出;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利用两个整版、北京青年报用半个版面报道“北京榜样”颁奖典礼及人物事迹。二是特色鲜明。北京电台新闻广播《北京新闻》《资讯早八点》《整点快报》播出录音《北京榜样获表彰》,同期声丰富,充分发挥广播音响特色,展现榜样人物风采;法制晚报报道“近50万人点赞‘北京榜样’”,突出活动的群众参与性。三是各展所长。京华时报、新京报除报道颁奖典礼及十大北京榜样事迹外,还分别报道了京华时报记者获得提名奖消息和对苏士龙家人进行了追访;千龙网在首页首屏开设专区推广活动。

      

      “2014北京榜样”年榜人物公布后,市民群众纷纷通过微博、微信等进行传播,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统计,1月5日当晚“北京榜样”颁奖典礼全国收视率为0.466,在全国25个卫视频道同时段节目中排名第8;北京地区收视率为3.28,占市场份额8.8%。新浪网友tiantian69181226说:昨天,北京电视台为2014北京榜样颁奖,我被每一位榜样的动人事迹所感动,他们的事迹传递着正能量,这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今后,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一样为他人服务,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互帮互敬,互相学习,甘心为他人。

      人物链接2014年度十大“北京榜样”

      张佳鑫,男,1990年生,北京邮电大学在读博士。他发起“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项目,带志愿团队走入社区,“一对一、一帮一”个性化教学,让老人学会电脑知识,快速融入信息化时代。目前,他已建立起一支500多人的志愿者组织,帮助8个社区的超过5000多名老人。他还发起“高校正能量联盟”,带动全国81所高校学子开展助老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90后青年公益”的中国梦。

      金汉,男,1989年生,北京人艺演员。2014年4月14日晚,他和女友在东城区史家胡同路遇母女被抢劫,他奋勇踢倒歹徒,夺回被抢女包。后被另一歹徒刺伤,身中8刀,刀口离颈部大动脉仅5厘米,经急救肩膀、手腕、头部共缝合10针。他负伤8天后,坚持带伤登台演出。

      韩冰,男,1977年生,北京渔阳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司机。他的血型是稀有的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2013年11月,身患白血病的江苏小姑娘薛莲在化疗结束后,血小板大幅下降,急需输入血小板,但医院没有库存。薛莲的父亲几经辗转联系到了他。他二话没说,当即在电话中答应为孩子捐献血小板,并且承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继续为小薛莲捐献。2013年11月至今,他已经为小薛莲献血九次,以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献血救人的承诺。

      陈敏华,女,1946年生,北京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她在医学领域的多项开拓为国际认可;她诊疗的1200多例中晚期肝癌,五年生存率4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她因安装心脏起搏器,便不能做射频手术,就毅然放弃,每天靠药物和吸氧维持;病人对她的信赖至死不渝,即便是遗属,都成了她的朋友。

      郑丹娜,女,1973年生,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教师。2009年教师节,《焦点访谈》以“爱一朵花就陪她绽放”为题,播出了一位小学教师每天与学生书写“悄悄话”的故事,这位老师就是郑丹娜。“悄悄话”小本诞生于1998年,她用私聊的方式和学生笔谈交流,关心他们的内心成长,内容包罗万象,慢慢的她成了孩子们的知心朋友,16年来,她用400多万字的“悄悄话”,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她还坚持6年每周五晚上与家长探讨育子问题。

      张鹊鸣,男,1981年生,北京公交集团公司387路首席乘务员。他熟悉北京800多条公交线路,回答乘客的询问既耐心又准确,被称为“北京公交活地图”;他利用业余时间踏勘过上百万公里公交线,记录了上万站点,编著了20多万字的《鹊鸣公交速查词典》,使众多乘客受益。

      斯蒂芬·马布里

      斯蒂芬·马布里,男,1977年生,CBA中国男篮职业联赛运动员。2011—2012赛季,他加盟北京男篮,为男篮注入强大的正能量。此后北京男篮3年当中两夺CBA总冠军。他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去医院探望身患重症的女孩,前往安徽、云南的偏僻山区,为学校捐赠体育用品,在云南山区学校为孩子们上体育课。他在中国播撒着爱,也得到了爱。2014年4月,他光荣地成为“北京市荣誉市民”。

      闫志国,男,1949年生,中国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退休干部。作为天之骄子的空军飞行员,他在新婚第5天遭遇唐山大地震,妻子高位截瘫。然而他不离不弃,守候、照料妻子38年,期间他帮助妻子战胜困难,顽强写作。1987年,妻子张胜兰以他们的故事为原型,写成长篇自传体小说《忧愁河》,好评如潮。他说:一生只选择一个职业,那就是飞行;一生只选择一种爱情,那就是相守。

      金九皋,男,1941年生,北京京伦饭店退休工程师。2005年初,他发明的节水器使大功率马桶一年节水72吨,后来又发明享有国家知识产权的“久节”马桶节水器。他身先士卒带领节水志愿者,不怕脏和累,甚至别人的误解,为居民免费改装马桶。如今,朝阳区6000多户家庭已采用了此项发明,年节水40多万吨,节约费用200多万元。他十多年足迹遍及全国数个省市,培训了上万名节水志愿者。

      廖理纯,男,1965年生,社会公益人士。他24岁掌管联想广州分公司,28岁创办自己的企业,39岁企业年销售额数亿元。2004年起,他从公司管理中脱身,投身公益事业,参与沙漠植树;2011年起,为了固沙防尘、治理雾霾,他开始自筹资金,在内蒙古、河北地区组织建立绿化志愿者基地,并带领千名志愿者植树上百万棵,为北京蓝天种下绿色防护带。

      “2014北京榜样”特别奖

      苏士龙,男,1983年生,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保安部副经理。2014年7月6日晚,他深入井下,将落入泔水井的一对夫妇救起,却因在井下沼气中毒昏迷,经抢救无效去世。他生前的最后一个决定,是把身上的“生命之绳”绑到别人身上;最后一声呐喊,是“往上拉绳子!赶快拉!”

      “月宫一号”科研团队

      “月宫一号”科研团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坚持10年追逐“月球梦”的团队,由刘红教授担任总设计师。面对我国月球基地建设等深空探测活动重大需求,十年来他们奋战在科研前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全球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实验系统。“月宫一号”即“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实验装置”试验成功,对保障中国载人登月、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标签:;  ;  

2014年宣布十大“北京榜样”_北京榜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