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观察论文_谢雪 杨瑾

(高安市人民医院,江西高安 330800)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6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组开展传统护理联合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咳嗽症状等消失的时间;护理后肺部功能、运动耐力、心理功能状态。结果: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组疗效、老年慢阻肺患者肺部功能、运动耐力、心理功能状态、咳嗽症状等消失的时间对比传统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联合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促使症状更好恢复。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心理特点;护理干预;病情恢复;影响

慢阻肺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慢阻肺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高,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加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有效护理,以强化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有一定效果,但配合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可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和促进肺康复[1]。本研究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6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组,分析了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6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组,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组年龄60-81(68.21±5.21)岁。男19例,女11例。传统护理组年龄61-82(65.02±5.10)岁。男20例,女10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传统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热情,积极地向老年慢阻肺患者及家属介绍医护人员的医院环境,治疗方法、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指导老年慢阻肺患者戒烟戒酒,正确咳嗽和咳痰,并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等,指导老年慢阻肺患者遵医嘱严格用药,避免自行中断用药。

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组开展传统护理联合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老年慢阻肺患者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①心理针对性疏导。老年慢阻肺患者对自身病情和疾病治疗预后不了解,容易出现焦虑和恐惧心理,需要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减轻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陌生感。②家庭支持。加强家庭成员对于患者的情感支持,并给予患者鼓励和关怀、照护,促使患者受到周全的照护而提高治疗的信心。③人文干预:充分利用每次与患者接触的时间,多与其沟通和交流,通过肢体+语言的形式给予患者关怀,以增进护患关系;同时结合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有针对性的给予情绪安抚与鼓励,以减轻患者的情绪负担,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显效:症状消失,肺功能改善75%以上;有效:肺功能好转50%-75%,症状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咳嗽症状等消失的时间;护理后肺部功能、运动耐力、心理功能状态。

1.4统计学处理

SPSS25.0软件, 数据处理采取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疗效比较

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组的疗效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组的疗效是100%,其中27例显效和3例有效,而传统护理组的总有效率是60.32%,其中15例显效和9例有效,6例无效。见表1

2.2咳嗽症状等消失的时间

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组咳嗽症状等消失的时间短于传统护理组,P<0.05,见表2

2.3护理前后肺部功能、运动耐力、心理功能状态

护理之前,两组在肺部功能、运动耐力、心理功能状态各项指标评价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之后,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组的心功能等级降低更明显,6min步行距离、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增加更明显,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老年慢阻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2]。

老年慢阻肺患者病程长,治愈率低,患者出现胸痛、胸闷、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不仅降低了身心健康水平,也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其经济负担,降低了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需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从生理和心理层面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3]。

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同时,借助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可通过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其感受到关怀,并更好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4]。

本研究中,传统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组开展传统护理联合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结果显示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组疗效、老年慢阻肺患者肺部功能、运动耐力、心理功能状态、咳嗽症状等消失的时间和传统护理组比较均更好,P<0.05。

综上,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联合针对心理特点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促使症状更好恢复。

参考文献:

[1] 刘巧丽.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4):6-7.

[2] 孙雪梅,孙志华,王凤芹等.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622-624.

[3] 顾赛蕾.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饮食保健,2019,6(31):249.

[4] 李晓艳.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12):243.

论文作者:谢雪 杨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观察论文_谢雪 杨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