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马秋瑜,许海波,许海艳,蔡丽丽,郭娇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马秋瑜,许海波,许海艳,蔡丽丽,郭娇

(1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2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3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目的:探讨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22例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2例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治愈者11例,显效者8例,无效者3例,治疗有效率为86.36%。结论: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产妇经合理调节后,大多可顺利分娩,且母婴健康。

【关键词】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274-02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指的是宫缩不再具有极性与规律性,其兴奋点可源自子宫任意地方,而不是两侧宫角。根据其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普遍性不协调性宫缩过强,也可以称为局部性不协调宫缩过强与强直性子宫收缩,即子宫缩窄环[1]。产妇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宫缩药滥用、宫内操作不当等,对母婴结局有不良影响,故应熟练掌握处理措施。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22例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患者,对其临床治疗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不协调子宫收缩过强产妇共22例,年龄在25~38岁之间,平均年龄(31.26±2.47),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6例;子宫强直性收缩产妇14例,子宫缩窄环产妇8例,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子宫收缩无间隔或过短,剧痛难忍等。

1.2 方法

1.2.1药物治疗 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镇静药物,例如肌内注射50~100mg的哌替啶,或静脉注射10mg的地西泮,从而改善不协调宫缩,待宫缩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密切关注产妇的产程情况以及胎儿状态,确保产程得以顺利结束[2]。

1.2.2手术治疗 对于休息或用药后仍未得到纠正的强直性收缩产妇,且胎儿发生宫内窘迫,而宫口未开全时,应及时采取剖宫产术使分娩结束。对于宫口已开全的产妇,则应依照胎先露的高、低以及手术产的难度,进行全麻或腰麻下的剖宫产或产钳助产,从而结束分娩,使胎儿能够尽早逃离危险环境[3]。需注意的是,伴有不协调性宫缩过强病史的产妇,常于产后出血,故应特别谨慎,尽早预防与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子宫缩窄环的处理 当产妇出现子宫缩窄环,使胎体下降受到阻碍,产程停滞不前时,如胎儿情况变化不明显者,常采用期待疗法[4]。停止阴道以及宫腔的一切检查与手术,给予产妇硫酸镁,如缓慢静脉注射20ml的20%硫酸镁加用20ml的5%、10%葡萄糖液,或采用地西泮、哌替啶等,或乙醚吸入,从而松解缩窄环,如产程进展顺利时,应于产妇宫口开全,且胎先露抵达盆底后,采取低位产钳助产,使第二产程得以缩短;如松解缩窄环失败,或胎头高浮、胎位不正、胎儿宫内窘迫时,应尽早采取剖宫产术。通常于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后,可消除子宫缩窄环[5]。手术过程中,如子宫缩窄环依然存在,应进行子宫纵切口,切断缩窄环后将胎儿取出。如第三产程中仍存在子宫缩窄环,出现胎盘滞留时,应静脉注射10mg的地西泮或肌内注射0.5mg的阿托品,待去除缩窄环后于宫腔内将胎盘取出。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宫缩抑制药,例如苯氧丙酚胺,静脉滴注,0.5μg/min;20ml的20%硫酸镁,加20ml的5%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如氟烷;硝酸甘油,0.6mg,舌下含服;亚硝酸异戊酯,0.2mg,吸入,均可松解缩窄环[6]。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产妇子宫收缩频率、节律均恢复,正常宫缩强度达至宫腔压力6.7~8.0kPa(50~60mmHg),持续时间约40~60s,宫缩间隔2~3min,产程进展顺利,分娩安全结束;显效:产妇子宫收缩频率、节律均明显改善,宫缩强度达至宫腔压力大于4.0kPa(30mmHg),小于6.7~8.0kPa(50~60mmHg),持续时间约超过30s,宫缩间隔2-3min,于正常产程时间内结束分娩;无效: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未得到纠正,产程过长,行剖宫产后方可分娩结束[7]。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2.结果

本组22例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治愈者11例(50.00%),显效者8例(36.36%),无效者3例(13.64%),故治疗有效率为86.36%。

3.讨论

子宫不协调性收缩过强极易引发产程停滞,具体表现为两方面,即子宫强直性收缩与子宫缩窄环。主要致病原因包括头盆不称阻碍先露下降,或宫缩药使用不当、阴道及宫腔检查粗暴等异常刺激等。对子宫不协调性收缩过强患者治疗时,其关键在于调整子宫收缩,首先应去除诱发不协调宫缩的原因,例如产妇精神紧张过度,宫缩药使用不当,阴道检查次数过多或操作粗暴等,避免产妇受到刺激,确保其安静休息,再选取合理的镇静药物,帮助协调宫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产钳助产或剖宫产,行针对性的操作,并适当采用地西泮、阿托品、苯氧丙酚胺等药物,协助松解窄环[8]。总而言之,对子宫不协调性收缩过强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去除诱因,再据其实际收缩节律与频率,选用适当的药物调节宫缩,并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剖宫产或产钳助产等,多数产妇可于正常产程时间内完成分娩。

【参考文献】

[1]谭文锵,钟媚共,吴小璐.我院缩宫素催产引产致子宫强直性收缩45例分析[J].中国药房,2014(08):729-731.

[2]刘勤英.输液泵在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262-263.

[3]周俊娥.120例前置胎盘实施期待疗法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99-200.

[4]戈戎,陈安娜.肌内注射安定治疗不协调子宫收缩94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5):5321-5322.

[5]赵庆萍.硫酸镁在产科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4(2):

173.

[6]徐斌.96例急产的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23):

109-110.

[7]王芳芳,李彩霞.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125例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6):712-713.

[8]迟云涛.子宫收缩过强的临床处理[J].健康大视野,2013(3):135.

论文作者:马秋瑜,许海波,许海艳,蔡丽丽,郭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马秋瑜,许海波,许海艳,蔡丽丽,郭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