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打不起的原因--对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几点看法_最惠国待遇论文

中美“贸易战”打不起的原因--对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几点看法_最惠国待遇论文

中美“贸易大战”为何打不起——对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的几点看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几点论文,经贸关系论文,看法论文,大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对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审议问题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作者认为我们应采取“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方针。美国不会也不敢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但在处理具体的纠纷时,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慎重对待。对于美国在政治和贸易政策方面的新动向,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除了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外,还应注意一些策略问题。

美国对中国最惠国待遇一年一度的审议,可以说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1997年5月19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将中国最惠国待遇贸易地位延长一年的决定,使双方政府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利益集团都松了一口气。同时,美国一些政客想借机给中国制造麻烦的企图也再一次遭到了失败。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最惠国待遇”,决不是按其字面上理解的那样,似乎是一国给予另一国的特殊贸易待遇。其实,它的本意是非歧视原则,而且又是相互的原则,即美国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中国也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而绝不是美国单方面施与中国的恩惠。美国政府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2款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 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实行移民自由就可以享有美国的最惠国待遇。这项修正案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迫使原苏联允许境内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1980年2月1日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生效后至1989年,每年美国政府和国会都因中国在移民方面没有问题,而作为“例行公事”延长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自1990年以来,美国国会一部分议员以所谓人权、贸易逆差、敏感武器扩散甚至中国计划生育等问题,多次提议取消或者有条件地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从而使最惠国待遇审议问题成为中美经贸关系和中美关系发展的严重障碍。

有人担忧,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矛盾是否会激化到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以至于爆发一场全面的“贸易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用毛泽东的一句名言,应采取“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方针。

所谓“战略上藐视”,是指我们应该断定美国不会也不敢取消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除非出现重大的意外事件(即使1989年那样的情况,美国也没有迈出这一步)。归根结底,这是与美国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目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贸易伙伴,而中国为美国的第四贸易伙伴,两国在经贸关系上越来越密切,依存度越来越大,两国如果“反目”,必将两败俱伤。

(一)取消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中国货物进口税将由目前的6 —8%上升为40—50%,也就相当于30年代保护主义时期的水平

鞋子、服装和玩具等日用品价格迅速上扬。美国消费者将被迫付出290 亿美元的额外代价。960万美国家庭每家每年将多支出302亿美元购买消费品,也就是说,美国的“消费者剩余”将大大减少。虽然消费者作为一个分散的群体,不如那些有组织的利益集团有较强的战斗力和影响力,但是做为纳税人,美国的政治家们不能不考虑他们的倾向和意见。

(二)取消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必将招致中国的报复 大约136 亿美元的产品将被中国拒于门外,因之,19~20万美国人将失去工作机会。(仅美中航空工业的贸易1995年就为美国创造了1.4 万个高薪就业机会。)预期到2000年,美国有35万人依靠对中国出口来维持工作。他们的工薪比美国人的平均薪金高出7%~43%。如果取消最惠国待遇, 这将全部落空。美国在华投资者的利益将受到重大伤害,还会影响美资在香港、台湾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众所周知,美国在农业、基本设施技术与设备、运输、金融服务业、航空、环保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他们对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垂涎三尺,梦寐以求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如果取消其最惠国待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欧盟、日本等捷足先登。波音公司感受最切。中国同法国签定30架空中客车的一笔大生意后,波音公司失去15亿美元生意,其高层人物痛感失望,如坐针毡。他们深感对华贸易之失,其主因在美国自身。美国很多大公司纷纷上书总统,痛切陈词,“我们不要也不能再失去中国。”

(三)从政治方面来说,美国考虑到冷战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考虑到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需要,它必须保持对中国的影响力 如果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就意味着中美关系的破裂,美国将丧失对中国施加影响的可能,在重大国际问题的决定上将失去中国的合作。而且,孤立中国,有可能迫使中国重新回到“封闭主义”的危险。因此,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通过接触产生影响,既可打开中国的市场,又可争取中国在核不扩散、环保、人权、区域安全等问题上的支持与配合,更可以促使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综上所述,保持同中国的接触显然符合美国的利益。1989年以后美国在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上采取了与人权挂钩的做法,有条件地给予中国这一待遇,而1994年则宣布这一待遇与人权问题的脱钩,就反映了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上转而采取的务实态度。1997年5月19 日克林顿总统宣布将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延长一年,他说:“这是促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以及保护美国利益的最好的方法。”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当天发表讲话重申,阻止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结果不是孤立中国,而是孤立美国自己,因为美国在亚洲和欧洲的盟友都不支持这一做法。这是一个很好的注解。

所谓“战术上重视”,是指我们在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具体矛盾和纠纷时,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矛盾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这里既有经济利益的冲突,又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个案中,又各有主次之分。因此,为了弄清美国在对华贸易上的态度,把握其政策走向的趋势及特点,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有必要对美国近来的政治和贸易政策的特点做一个简要的描述。

1.在政治方面,支撑美国外交政策有两大精神支柱。一曰“理想主义”,即美国人总认为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他们总是想把美国的生活方式推广到全世界。二曰“现实主义”,即在制定和执行具体的政策时,必须要考虑美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在继续发展对华经贸关系的方针问题上,美国政府和国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简言之,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美国政府坚持的是现实主义的利益原则,它要从美国的国家长远利益和战略高度来处理中美关系;而国会坚持的是理想主义的道义原则。美国国会历来有与政府行政部门争夺外交主导权的传统,虽然最后拍板决策的是行政部门(如国务院),但国会的影响力决不可低估。目前美国国会被共和党保守势力所左右,外交委员会主席赫尔姆斯就极力反对给中国最惠国待遇。另外,1994年中期选举后,国会两院40%左右的议员都是第一次步入国会的,大多数新议员对中国不了解,有的甚至不知道中美之间的“三个联合公报”,不知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再加上美国新闻媒介的误导,因而对中国抱有偏见或敌意。由于国会议员更多地考虑选民的局部利益,而不是美国的国家长远利益,当选民的局部利益与国家的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或者当国会议员受新闻舆论导向影响而看不到国家长远利益时,国会的决议将有损中美关系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如果美国将所谓“民主”、“人权”放在其对香港政策优先顺序的首位,那将破坏中美之间在争取维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方面可能进行的合作。如果我们对香港某些事情处理不当,美国国会和一些舆论可能会借机兴风作浪,美国政府也可能利用“民主”、“人权”问题指责中国,从而使香港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热点。

2.从经济方面看,美国的贸易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动。自1976年以来,美国连年出现贸易逆差,1994年贸易逆差高达1500亿美元,迫使美国由战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而转向所谓的“攻击性的公平贸易主义”(new doctrine of aggressive fair trade)。 在经过长期的论战后,尤其是自1993年克林顿总统上任以来,美国政府积极干预贸易竞争,美国的新贸易政策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际的运作构架上皆已逐渐成熟。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在进口方面,美国强调开放市场与公平竞争并重。传统的单边自由化(unilateral liberalization)的理论,如国外厂商从事倾销性竞争与政府出口补贴实质上有利于美国消费者福利的观点,在美国政策界愈难引起共呜。反之,外国的倾销或政府补贴被视为不公平竞争的掠夺性行为(predatory behavior),不公平地取代美国本土的就业机会。这种行为一旦发生,由美国贸易代表署根据美国1974及1978年贸易修正法案中的三○一条款,系统地对付各个其所认为进行不公平贸易的国家。

第二,积极扩张出口(aggressive export expansionism)。美国政府以国家利益为名,名正言顺地挺身而出作为美国商业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为了打开外国的市场,美国特别强调公平互惠原则(reciprocity),即美国将持续保持美国市场对外国的开放, 以换取其它贸易伙伴对美国产品、服务及投资的公平开放。为此,美国政府拟定了产业政策,选定一些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农业、基本设施技术与设备、运输、金融服务业、电脑资讯产品、航空、环保等,积极协助其扩张国际市场。另外,美国政府在国际间亦特别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以维护美国公司从事研究发展的创新成果。

综上所述,美国已走向一个以企业竞争力和就业机会为导向的国家,不再是过去讲究消费者福利主权的国家,因此,打进国外市场和对付外国不公平贸易的行为已成为美国贸易政策的两个主轴。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种可称为多元架构的贸易策略,即同时利用多边谈判架构(WTO )、区域性次架构(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双边贸易谈判来达到打进国外市场及公平竞争的目标。美国对一些双方贸易问题特别突出,保护色彩特别严重的国家(主要指日本、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台湾地区),采取的主要策略是利用其绝对优势的谈判力量,各个击破,一个一个达成双边贸易协定。众所周知,美日之间的贸易磨擦旷日持久,但自1994年以来,美国通过积极的谈判,已迫使日本在公共工程、移动电话服务、半导体贸易、专利申请及知识产权保护、保险业、平面玻璃、汽车及零部件、两国投资协定等方面达成了20个产业部门的协定。1996年,在中美关于知识产权的谈判中,美国也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架势。

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其新贸易政策势必对国际贸易格局以及贸易利益的重新动态分配产生重大的影响,自然也要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自然也要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除了深化外贸体制特别是进口管理体制改革,增加透明度,提高开放度,改善投资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等等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以外,在策略上似应注意两点:

1)在国际事务中,除非涉及我国的根本利益,一般应做低调处理,注意不要过分刺激对方,不给那些鼓吹“中国威胁论”的政客们以宣传的口实。国内宣传方面也应注意,要实事求是地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不要夸大其辞,切忌以偏概全。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新闻炒作不可过热,以免对方趁机提高要价。

2 )我们应充分认识美国国会和利益集团对美国政府决策的制约和影响,加强对美国分权决策机制的研究,学会做好“游说”的工作。目前,看好中国市场并与中国市场联系密切的

利益集团均倾向于温和处理中美经贸磨擦,特别象波音公司、IBM、AT&T 等大公司以及小麦种植 者协会、谷物出口商协会等,他们最大的担心是失去中国市场。1996年加州517家企业联合上书克林顿总统, 其目的是“促使美国从一年一度中国最惠国待遇的争议中走出来,而与中国建立一种稳定与成熟的关系。”我们应抓住这些关键点,大力开展工作,这对于磨擦的缓和,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标签:;  ;  ;  ;  

中美“贸易战”打不起的原因--对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几点看法_最惠国待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