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新特点_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的新特点_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出现新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新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的运行曲线现已进入谷底,今后这条曲线会以什么幅度起伏?在许多人的习惯意识中,触底之后便要反弹,甚至是以往几个经济周期时所出现的那样大幅度的反弹,即经济再度过热。这种简单的历史对比在今天可能很难再现。

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状况看,进入90年代之后,全球经济似乎都进入了一个“微波”时代。欧美经济的衰退仅仅是以零增长表现的,然后便进入了温和的低速增长时期。这一切似乎都要归功于货币主义的“微调”手段。

告别匮乏经济之后出现新特点

中国经济运行到今天处在一种什么状况呢?用一句最简要的话来概括,可称为“瓶颈消失,买方市场出现”。由于需求疲软的原因,目前,企业生产与社会消费几乎已处在一种饱和与过剩状态。据对1997年下半年全国613种主要商品供求排队的分析调查,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2 %,比上半年的5%高出了26个百分点,而供不应求的商品却只有1.5%。

且不说轻工、纺织这样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行业,连基础产业部门的压力都大大消失了。自1997年上半年开始,电力、煤炭、铁路运输等基础产业部门的需求就在回落,增速明显减缓,与总体国民经济运行形成较大的反差。据电力、煤炭、铁道等部门统计,1997年前5 个月累计发电量为4465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4.5%,增幅回落3.3个百分点。煤炭产量为5.1亿吨,比上年同期下降0.2%,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下降0.39%。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6.67亿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 %,旅客发送量比上年同期下降3.8%。 这种主要基础产业部门生产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情况是多年来未出现过的,它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新特点。

最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用电量首次开始出现下降。到1997年底,我国经济已基本没有“瓶颈”。高速公路、发电厂、邮电通讯等领域的投资也都需要谨慎。竞争加剧,买方市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经济来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好事情,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终于走出匮乏经济,向实现小康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综括起来,中国经济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有着极其相同之处,这就是在经过一段蓬蓬勃勃的高速发展之后,都到了减速调整的时候。中国在这样一个外围环境中,也决不能超然物外。前些年过度投资建设的一大批项目都有待于消化,譬如大城市里的高级写字楼、商品房,有关部门估计需要10年才能消化。还有许多生产领域中的生产线,譬如家电,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VCD行业一下子就冒出400多家。这种情况如不及时调整,也会带来不良贷款和金融风险等问题。

总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到今天,许多新的特征已经出现。

生产上去了利润却下来了

在一个匮乏经济时代,紧缺往往可以带来高利润,高利润必然驱动高投资,而高投资经常伴随高通胀,高通胀必然带来高利率,于是就出现了“四高”现象。从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中期,我国的经济基本呈现出这么一种状况。但到了1995年之后,由于宏观调控的作用,中国经济的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求大于供的局面缓和了,相反,在许多领域出现了供大于求,由此导致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

以家电行业为例,据轻工总会信息中心预测,1997年全年可生产电冰箱1050万台,比上年增长13%;可生产房间空调器800万台, 比上年增长23%;可生产洗衣机1200万台,比上年增长12%。这些产品的出口也在稳定增长,增幅在20—50%之间。例如1—7月份,电冰箱出口81.5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98%,空调器出口66.85万台, 比上年同期增长41%。

然而在企业效益方面,家电行业的利润率却在下降。据轻工总会对1997年上半年247家企业统计,利税总额6.78亿元,同比下降22%; 利润3.14亿元,同比下降54.7%。与此同时,亏损却大幅增长,同比增加89%,达到3.1亿元。247家企业利润盈亏相抵,只剩下400 万元的利润。

汽车行业更为典型。近5年来,我国汽车生产量以11.4 %的平均速度增长,但近3年间,全行业利润却以19%的速度下降。

旅游服务业的平均利润率这几年来也在直线下降,从过去的10%以上降到现在的3%。

除了家电,其他几个行业也出现了高增长、低收益现象。这些行业主要有商业、摩托车、汽车、外贸、纺织、电子器件等行业,也出现了高增长低效益。其共同特征是行业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虽然社会对这类产品的整体需求呈不断上升的势头,但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压价倾销和争夺市场份额的结果是行业收益下滑。

这一现象值得认真思考。为什么在产品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效益却在不断下降?事情是明显的:激烈的竞争带来价格下降,由此导致利润减少,利润率的逐年降低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竞争的加剧,将来还会有一大批行业出现高增长与低收益的现象。预计在未来的几年里,象金融、计算机、邮电通讯、电力、服装、交通运输、酒业、新闻出版、旅游宾馆和房地产等行业都将出现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竞争激烈,由此带来利润下降。所以,对行业的赢利前景切记不可一成不变。今天看好的项目可能上马后瞬即会变成微利企业。

高增长没有带来高效益,那么低增长的行业又怎么样呢。事实证明,一些行业已经处在低增长、低收益的状态。譬如石油化工,据对13家石化上市公司的统计,主营收入增长率为13%,主营利润增长率却下降了36%,平均主营利润率为7.34%,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24%。

至于钢铁行业,22家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增长率只有5.87%,而主营利润却下降了14%,平均主营利润率为4.23%,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9%。机械、化纤、造纸和一般化工等行业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主营利润增长率下降的行业按幅度排列为:旅游宾馆、医药、机械、建材、房地产和造纸,其下降幅度分别为0.5%、3.28%、18%、21%、30 %、42%。

由于上市公司中没有煤炭行业的企业,所以没有这方面的数字统计,但这一行业也是目前问题最大的行业。全煤炭行业360万人, 人员严重过剩。尽管新的采掘能力不断增长,而老的煤矿资源也相继告罄,造成行业间利润收入严重不平衡的现象。

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综合起来看,目前主营利润率最低的是商业,其次为钢铁、外贸、汽车、机械、化工、石油化工、农林渔、化纤、摩托车和家电,其数字分别为4.17%、4.23%、5.62%、6.2%、6.97%、 7.12%、7.34%、8.78%、9.17%、9.21%、和9.22%。

通过这些微观的统计,尽管依据的是上市公司的数据,仍可以看出这几年里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在不断下降,并且实际上已降到银行贷款利率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维持银行的相对高利率,企业必然吃不消。因此,降息是势在必行的。

三率之间的关系

利润率下降的功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竞争,有了竞争和供大于求的局面,垄断性利润才会降低。因此,对竞争的鼓励是任何时候都不可缺的,而过剩也是市场经济必然的结果,这种现象有利于增加产出,降低成本,优质低价。

企业利润率下降的同时, 消费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也在下降。 1997年1—9月,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品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1.3%和3.4%,预计全年可分别保持在2%和4%以下。按此计算,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第三次降息前的银行正利率可分别达到6 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这是90年代里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也说明1997 年通货膨胀上涨幅度有了较大的下降,居民在银行存款的收益是比较可观的。

企业在利润率和效益普遍下降,而银行贷款利率居高不下,企业必然负担不起。因此,随着通胀率的下降,银行存贷款利率也要向下调整。于是,一“率”低于一“率”,一个连锁反映就形成了:生产能力的增加造成供给增加和竞争增加,由此带来价格下降和消费物价下降,通胀率下降最后带来银行利率下降,而利率下降又将进一步降低生产资金成本和产品价格,产品价格的下降将再次影响通胀率。其结果,利润率、通胀率、银行利率一环扣一环,最后形成良性循环。

这里核心的作用还要归功于发展,只有在各行各业都获得了大发展之后,才能出现这种现象。因此,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一种进步和发展的表现。如果我国经济在今后能以一种健康而平稳的方式发展,那么可以肯定我国的“三率”会向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看齐。

众所周知,当今发达国家中日本银行的利率最低,年利率只有0.5%,而美国30年期的国债利率也不过是7.5%。 当然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比较低,一般不超过2%。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三率”都比较低呢?当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相比之下,我国的“三率”是比较高的,因此,给国外套汇者带来许多机会。一般来说,这是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会迎来一个“微利”的时代。

我国今后还会不会有第四次降息?答案是完全可能的,有人认为到1998年底之前,甚至会有第5次降息。如果这一趋势得以成立, 那么目前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国民个人都准备降低个人的盈利目标。从企业来说,可能要重新修正利润率的目标、投资收益的水平,要对投资品种进行调整。从老百姓个人来说,也有必要调整自己的投资方向,合理分配存款与股票和债券的比例。

例如,第三次降息的消息刚一传来,反映敏捷者立刻在证券市场上应声而动。1997年9月22日,深市成指从4550点开盘,一度摸高4750 点,成交量一下子放大到近150亿元。在这一天, 国债市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暴涨局面。

毫无疑问,银行利率每下调一个百分点,即意味着股市的市盈率将提高5—10倍。因此,股指的上涨是必然的,资金的分流也是必然的。 可以肯定,在随后的月份里,沪深股指将逐步盘升,投资股市的散户资金将增加。如果看清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看清了微利时代的逐步降临,现在将部分资金转移到股市选择几只好股票进行长期投资是明智的。

通过以上分析,人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为了避免微利或无利甚至亏损局面的出现,要及时进行各经济部门各领域间的结构调整。对那些市场已经饱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产业,要坚决亮出“黄牌”。对那些即将饱和的领域,要及时进行提醒。总之,要避免过度竞争,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及时调整结构,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微波”和“微调”的时代。幻想中国经济再次出现1993年那样的经济过热,幻想再次在一夜之间成为暴富是完全不现实的。现在,要对中国经济进行正确的长期预测。目前,各种长期的国债券年利率逐渐下调,估计今年发行的国债利率会降到7%左右。这意味着我国的通胀率预期将逐年下降。如果中国经济在今后不出现什么大波动,通胀率保持在4%或3%以下,微利时代便会出现。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在自己的投资和经营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

标签:;  ;  ;  ;  ;  ;  

中国经济的新特点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