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分析论文_朱胜刚 胡飞虎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分析论文_朱胜刚 胡飞虎

朱胜刚 胡飞虎 江苏省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复方甘草酸苷片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复发甘草酸苷;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在治疗上具有反复发作性,其病因比较复杂。本次研究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荨麻疹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临床检查,已经确诊为慢性荨麻疹。排除免疫制剂使用史者,排除特殊类型的荨麻疹患者,排除心肺功能障碍者,排除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者,排除药物过敏史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共42例,男21例,女21例,年龄为22~63岁,平均年龄为38.4±3.3岁,病程为3月~4年,平均病程为1.6±0.2年;观察组患者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为23~71岁,平均年龄为37.9±4.2岁,病程为4月~3.5年,平均病程为1.7±0.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次,1次/日,口服,4周为1疗程;观察组:接受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次,3次/日,4周为1疗程。治疗后5周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瘙痒程度、风团数量及大小、疾病的发作次数及平均发作持续时间。根据患者的瘙痒程度、风团数量及大小、疾病的发作次数及平均发作持续时间,分别制定计分标准。瘙痒程度分为无痛、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分值分别为0、1、2、3分;风团数量程度分为无、少(<10个)、中(11~20个)、多(>20),分值分别为0、1、2、3分;风团直径程度分为无、小(<1cm)、中(1~2.5cm)、大(>2.5cm),分值分别为0、1、2、3分;风团发作频率程度分为无、少(1次/天)、中(2~3次/天)、频繁(>3次/天),分值分别为0、1、2、3分;风团发作时间程度分为无、短(<4h)、中(4~12h)、长(>12),分值分别为0、1、2、3分。

1.4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的症状总评分是所有指标各项评分的总和。症状积分下降指数=1-治疗后 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疗效判断标准为:(1)痊愈:症状总积分下降指数≥90%;(2)显著:60%≤症状总积分下降指数<90%;(3)有效:20%≤症状总积分下降指数<60%;(3)无效:症状总积分下降指数<20%。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痊愈率+显著率。

1.5统计学处理

对于组间的各种以率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数据,采用x?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性,使用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检验标准为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0.11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n(%)]

组别 例数痊愈 显著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42 12(28.57)18(42.86)7(16.67)5(11.90) 37(88.10)

对照组42 5(11.90) 11(26.19)8(19.05)18(42.86)24(57.14)

3讨论

荨麻疹的一个重要临床症状为红斑以及风团,其病因比较不明确,发病机理不统一,具有比较延缓的病程,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具有隐藏性,有报道[1]指出其应该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有关,IgE 能够与肥大细胞的表面受体有效结合,使得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组胺,最终释放出炎症因子,引起皮肤和黏膜微血管扩张。

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上,一般采用抗组胺药药物治疗方法,是针对病理过程的治疗方法[2]。该种药物治疗方法没有对机体免疫系统进行调节,使得患者接受治疗后容易复发。

盐酸左西替利嗪是一种高效的抗组胺药物,具有高选择性,能够阻碍过敏反应,同时可以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集聚以及粘附,最终能够对中性粒细胞生成白三烯的过程造成影响,抑制过敏反应[3]。该药物对患者的风团具有极佳的控制力,能够延长药物在患者体内的代谢时间,起到持久的治疗效果,患者具有极高的依从性[4]。

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复方药剂,其主要的中药成分为甘草酸酐、盐酸半胖氨酸[5]。能够对大细胞产生组胺的翻译进行有效抑制,同时可以促进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控制患者体内的花生四烯酸。复方甘草酸苷片可以从多个方面共同抑制荨麻疹的发病环节,发挥其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过程中没有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群英,罗婧莹,陈德华,严文杰.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感染性荨麻疹65例临床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1:1203-1204+1208.

[2]郭秀颖,崔丽丽,李亚平,刘兵,朴永德,李珊山. 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01:55-56.

[3]张燕,商婷. 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11:695-698.

[4]李亚玲,李俊,叶云,余德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01:52-53.

[5]李再,谭伟. 硝呋太尔片引起的4例荨麻疹型药疹[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07:620-621.

论文作者:朱胜刚 胡飞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  ;  ;  ;  ;  ;  ;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分析论文_朱胜刚 胡飞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