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室建筑口部设计初探论文_谢洪婷

华优建筑设计院广州分院 广东 广州 510405

【摘 要】结合设计经验,介绍了人防地下室建筑口部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普通地下室与人防地下室的异同点,研究了口部的分类及组成、数量及位置选择、形式及特点,归纳了平战结合、临战封堵等设计要点,并指出了口部的滤毒洗消、消波设施设计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建筑口部;设计

1.概述

人民防空地下室是指在战争年代用于防备敌人空袭,有效掩蔽人员、武器、物资军饷,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工程保障体系。在和平时期因其自身特殊性,当平时发生火灭等紧急事故时,可作为人们防灭、减灭的指挥所和避难所。

防空地下室的防护,通常分为主体防护和口部防护。为使人防地下室与地而保持必要的联系,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出入口、通风口等各种管线孔口,这些孔口统称为工程的“口部”,是防空地下室主体与地而的连接部分。它既是工程联系的重要途径,又是容易暴露和遭受攻击破坏的口标,也是工程防护的最薄弱部位。因此,口部防护设计是防空地下室战时防护的关键环节,是防空地下室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口部”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其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二者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其异同点如下:.

1)共同点:①均为地下建筑,平时使用功能相同,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用做办公、商业、库房、车库等;②都设有相应的通风、照明、消防、给排水设施,单从某个建筑工程的主体和平时用途上看,其性质确系难辨。

2)差异性: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人防地下室具有防护功能,由于要抵御生化武器甚至核武器的攻击,人防地下室要采用密闭门和防护密闭门,并设有一套专业的空气调节系统。在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设备设施配置上,人防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有着明显区别。

由于处于和平时期时,只需应对紧急疏散需要,故人防地下室为了满足平时的使用功能,还需进行平战结合的临战转换设计,例如战时封堵出入口、洞口等;对重要的人防工程,还必须在顶板上设置水平遮弹层以抵挡导弹、炸弹的袭击。在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载荷设计上,普通地下室只需要按照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和荷载进行设计即可,可以全埋或半埋。而人防地下室一般都是全部埋于地下,因为防空地下室除了要考虑平时使用外,还必须考虑战时防袭击承受的载荷。由于战时建筑所承受的载荷较大,且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因此,从经济性而言,人防地下室比普通地下室的结构尺寸大,自身所受载荷大,造价相应提高且施工复杂。

2.人防地下室建筑口部设计要点

2.1口部位置、大小与形状设计

人防地下室口部由出入口和防护设施组成,出入口按设置位置分为室内出入口、室外出入口、工程连通口。按战时功能分为主要出入口(战时使用)、次要出入口(战前使用)、备用出入口、设备安装口。出入口是人员、设备和物资的进出通道,通常设在主体结构的两侧,一般都安装有防护密闭门。出入口数量对工程的使用、防护性能以及造价影响较大。出口数量多,便于人员和设备进出、且提高防护性能,但同时也增加了防护设施数量和染毒的机会,并非越多越好。为确保出入方便和战时的可靠性,除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外,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出入口,此外,为避免战时出入口同时被炸毁,应设在不同方位,并尽可能保持最大距离。

设置位置要考虑平时和战时通用,当作为平时用途的商场或娱乐场所时,要将口部设在主要街道和花园小区处,以方便人们出行购物。当平时用作车库时,宜沿建筑物山墙布置,这样有利于地而建筑物出口使用方便,受到的干扰少。口前,我国城市土地日趋紧张,且受地而环境条件限制,单独设置室外出入口较困难,可以根据防护等级,采取一些特殊措施。

出入口形式及特点。口部的形状分直通式、拐弯式、穿廊式、垂直式四种。一般多设计成阶梯式和坡道式,在平时用作车库时通常设计为坡道式,方便汽车出入,同时也提高了地下室的利用率。垂直出入口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形式,其便利性在于,既可在平时做垂直出入口升降货物,又可作战时的安全出入口,而且占地少,造价低。

2)出入口宽度确定。口部的大小应根据平时和战时的功能,并结合人防门的定型尺寸而定。人员战时出入口门洞宽度之和按每100人不小于0.3 m计,与人员出入口对应的通道和梯段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宽。即人防地下室楼梯踏步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出入口部的宽度。区分三种情况:①当得出计算所需的出入口宽度,大于一个结构受限的宽度时,只有采取增加出入口数量的做法;②每栏门最多只能通过700人(即最大门宽限为2.1m),设置再大无益;③对于各单元共用通道,按通过的总人数计算确定,在平时使用要求的口部宽度较宽时,设计要考虑到经济性,多采用一梯二用,平战分流法,即在同一梯间、通道内大门做平时用,临战时封堵,设小门转为战时使用。

3)口部建筑形式及防倒塌。室外出入口,是确保战时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部位。因此,甲类防空地下室的出入口,要尽量布置在倒塌范围之外,以免被倒塌物堵塞。当设置在倒塌范围以内时,要按防倒塌棚架设计,系轻型结构,易被冲击波“吹走”,不致堵塞。此外,出入口楼梯设计要按防倒塌设计,设计要从地下一层直至地而一层标高处,这样可以满足战时需求,保证出入口的可靠性。当地而建筑为砖混结构时,防空地下室的室外出入口的出地而段,应设置在防倒塌范围之外。

2.2平战结合临战封堵设计要点

由于战时与平时的功能要求不同,设计中往往会产生矛盾,为了缓解这类矛盾,在设计中允许采取一些变通措施(即平战转换措施)。因此,做到平时、战时的快速安稳转换是关键一环,口部封堵方法如图1所示。

1)根据城市的战略地位采取适宜的封堵方式。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垂直封堵方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封堵、型钢构件封堵、一道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门封堵、一道钢结构防护密闭门封堵、两道人防门封堵等。同时,为了不给战时安装设备造成困难,在施工时应准确无误的预留洞口和预埋必要的预留件,做到未雨绸缪,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造成被动无助。

2)注意临战封堵的限制要求。对临战时采用预制构件封堵的平时出入口,其洞口净宽不宜大于7m,净高不宜大于3m;且在一个防护单元中不宜超过2个。要特别注意要求在工程施工、安装中一次完成的内容,如构件、防护门密闭、密闭门、消波设施、引水管、排水管、防爆波地漏等。

2.3口部的滤毒洗消、消波设施设计要点

1)在人防地下室消波系统设计中,对于胶管活门,其消波率较高,只需在其后设计个钢制扩散箱即可,但在现行设计中已较少采用;对于悬板式活门,其消波率较低,根据余压要求,一般其后必须设有扩散室。

2)洗消间有洗消间与简易洗消间之别,是口部不可缺少的部分,设在防毒通道的一侧,并和防空地下室的排风口结合设计;脱衣间的入口应设置在第一防毒通道内,淋浴间的入口应设置一道密闭门,检查穿衣间的出口应设置在第二防毒通道内;淋浴间内淋浴器的布置应避免洗消前后人员足迹交叉;而积不宜过大;简易洗消时,也可适当加宽防毒通道与洗消间合并起来设置,当防毒通道不能满足通风换气次数要求时,可单独设置简易洗消间。应注意,有些人防地下室的防毒通道和简易洗消间而积设计过大,尤其大过标准规定的几倍时,往往达不到超压换气的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要因地制宜,结合实地情况,综合考虑平战结合的实用性、安全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整体实施费用等,还要考虑是否与周边的建筑相协调,是否对城市的景观有影响。这就需要平时多结合工程实例多实践多总结,以便有效地修建好人防地下室,形成整体的人防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建立,张茗涵.基于人防建设的建筑地下室结构的设计分析[J].四川水泥,2015,(12):147

[2] 潘国贵.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要点探究[J].建筑,2015,(09):74-75

[3] 蒋金虎.关于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J].河南建材.2016,(03):168-167

论文作者:谢洪婷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人防地下室建筑口部设计初探论文_谢洪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