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性探析论文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性探析论文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性探析

陈 鑫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一系列转化,有利于把握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们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变,由单方面向宽领域转变;再次,现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这些都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必然发生转化。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生产力;需求;不平衡;不发展

201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关于我国主要矛盾的表述发生变化,关于主要矛盾的新旧表述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供需矛盾。

一、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要矛盾必然转化的根本原因

我国从1981年到现在,历经36年,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是我国目前生产力的真实写照,社会主要矛盾必然发生转化。

(一)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

1978年我国GDP为1482亿美元,2010年,我国GDP赶超日本并稳居世界第二,2016年GDP更是高达111991亿美元。从1978年到2016年,我国GDP增长了200.32倍,得以赶超日本并不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GDP快速增长是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有力凭证。

(二)我国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农产品的自给自足对国家安全、人民的幸福生活至关重要。随着社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粮食产量从1978年到2015年,提高了1倍多。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分别从13693万吨、5384万吨、5594万吨以54%、104%、302%的增幅迅速提高到20823万吨、13019万吨、22463万吨。另外,豆类、蔬菜类产量也有很大提高。

被誉为 “发现了传统印刷的达芬奇密码” 的EZcolor系统,承担着科雷人“为传统印刷带来一场深度革命”的厚望。而对技术的极致追求,也让科雷在更大的舞台游刃有余。

课外科技活动的实施离不开校内外平台的建设。校内平台的建设,实验室开放是首要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对于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医药专业来说,最好能建立模拟工作实际的实验室,还原工作实际,在校内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论知识运用的平台[9]。如药学院校的GMP模拟车间、模拟社会药房、制药设备维修实验室等。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所。

(三)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2.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快速提高,消费结构升级

(四)生产工具自动化、智能化成为趋势

随着电商的出现以及自媒体新零售的兴起,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二、需求发生实质性变化引起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原先“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基本被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有了更高的追求。人们追求的层次和领域都有了很大变化,这也是导致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很大满足

在新时期,我国的生产工具落后,基本是手动居多,单位产能少,产品产出有一定误差。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的普及,自动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生产自动化也提上日程。在工业生产中,一些领域已经率先引进了自动化的机器人,机器人生产代替人的生产,极大地解放了劳动者。

人们的需求更为立体,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需求层次更高,领域更广。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城镇增速尤为明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增长到在1990年的1510.2元后,明显加速。相比城镇,农村居民家庭增长速度稍逊,但在此之后,增速明显提升,2015年已突破万元。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也是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1978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为1074.1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2.7%。2010年,我国以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占比19.8%一跃成为制造业世界第一,据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而我国有包括煤炭、钢铁、生铁在内的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1978年到2015年,居民消费从184元快速增至19397元。在食品消费方面,从原先的追求粮食数量,到如今追求各类营养的均衡摄入,从追求饱腹到现在的健康饮食。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的消费为134.5Kg,并且注重蛋类、肉类、奶类以及干鲜瓜果类的均衡摄入。从我国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来看,1978年,我国很少有家庭能够拥有汽车、电脑、移动通讯设备。电商的出现以及各类新型零售商的兴起,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可以足不出户购物,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人们需求层次提高,领域扩大,需求更立体

1.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快速提高

痛定思痛,我们对公司业务做出重大调整,收缩重心,裁掉非核心向的员工。犹记得当时我对那些被辞退的员工首先说的是抱歉。

1.人们需求的层次由足量向高质转变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对物质需求仍排在重要位置,但是已经不是物质匮乏时代对物质的极度欲求不满,现实的发展使人们更注重服务的质量。规模巨大、增长快速的旅游消费表明我国人民对于高品质和高体验度生活的需求,且这种需求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主要目标是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进行全国数字化覆盖建设,由中央和地方广电部门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总局进行方案编写、审核、工程建设等工作,主要为了满足基本的公共服务的要求,提高广播电视的服务能力,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工程建设。

2.人们需求的领域扩宽,囊括的范围较之前不断扩大

收入分配不平衡表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2016年与之前3年数据相比,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略微减小,但差距仍比较显著。

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制约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

目前,我国尚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不够发达,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不平衡

2.收入分配差距显著

区域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资源的分配、工资收入、社会保障,但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差距。2015年西藏的省际GDP最少,为1026.39亿元,最多的是广东72812.55亿元,广东是西藏的73倍。

1.区域发展失衡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日益普及的今天,高新技术如何与医疗实践相结合成为医疗创新创业领域需要亟待考虑的问题。院校应积极调动学生参加或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邀请有经验的创业家、风险投资人到场亲临指导并交流经验,设立大赛规章制度、奖励机制。通过创新创业大赛作为一个开放性的、 显性化的知识创新载体,将“互联网+医疗”应用领域铺广开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创[12]。与计算机高级应用人才一道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使成为高水平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人们需求更多样,更立体,需求的领域扩宽。与之前人们对物质的重视即对个人物质消费的满足相比,现在的人们更多的看重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的需求有立体化的倾向,并且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经济基础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对政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迫切需要一系列的上层建筑来适应并推动现有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良性运作。

3.城乡发展不平衡

(三)数字化推广。除了专题讲座,都江堰市图书馆的数字图书推广形式对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持续开展,尤其对青少年儿童阅读的普及与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利用网站、微博、展板向读者发布阅读推荐、活动预告、好书推荐、借阅排行榜、图书荐购等活动,吸引了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城乡发展不平衡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是比较明显的,城乡差距表现在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基本公共服务和设施分布不均。城市与农村物质生活水平及体验度差距较大,社会民生保障、农村的基础教育资源和质量远不如城市,除此之外还有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及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也存在城乡二元分割。

(二)我国经济发展也是不充分的

1.经济发展方式滞后导致不充分发展

我国生产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提高,原先以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为主的依靠人口优势和资源优势来发展经济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现在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实际。粗放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粗放型生产方式高耗能、高污染、单位产量低势必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而且容易造成经济与生态发展失衡。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时期,还有全球化的影响,这些使得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十分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其他思想观念的冲击,导致对于社会主义信念理念受到动摇,如果此时能够把“中国梦”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它可以明确学生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方向,坚定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更进一步的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理念信念,让大学生体会到自己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价值所在。

2.供给系统发展不充分

受水区现状开采井总数为190.53万眼,现状年地下水开采量为271.90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开采量为225.42亿m3,深层承压水开采量为46.48亿m3。按用水行业统计,城镇生活用水 18.23亿 m3,占 6.7%;农村生活用水 23.85亿 m3,占 8.8%;工业用水 44.14亿 m3,占 16.2%;农业用水185.68 亿 m3,占 68.3%。

整体来看,我国供给系统发展不够充分,无论是市面上产品的供给还是基础公共服务供给都存在不充分发展的情况。一方面,市面上的产品的种类、品质供给不足。我国目前供给系统偏向满足需求的数量,对于优质产品、多元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目前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部分低端产品供给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基础公共服务供给来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都存在很大差距,对农村、西部地区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不高,与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的差距还很大,供给系统发展不够充分。例如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相对城市来说都存在低质、少量供给。

[ 参 考 文 献 ]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17.

[2]刘同舫.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背后的必然逻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3]孙豪,毛丰付.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依据与对策[J].消费经济,2018(5).

[4]吕普生.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化的理论与实践依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 (2019 )24-0292-02

作者简介: 陈鑫(1994- ),女,汉族,山西晋城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标签:;  ;  ;  ;  ;  ;  ;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性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