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用材料之一,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建筑施工全过程的重中之重。因此,要不断提高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论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方法,重点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宽广,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工程材料的类型也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我们都知道,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其与钢筋、水泥等框架梁柱结构密不可分,所以,在建筑施工材料中,占有核心地位就是钢筋水泥材料。近几年,由于混凝土具有取材越来越便利,价格也不断下降,生产工艺不复杂,同时其抗压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使得人们对其越来越关注,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得到深入发展。
1混凝土施工影响因素
第一,原材料问题。原材料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已经拌合好的混凝土材料放置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混凝土中水灰比增大,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如果混凝土拌合过程中,集料中的含泥量过大,超过了相关的标准,则混凝土强度会受到影响;如果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很可能出现混凝土结构表面麻面问题,对混凝土结构强度造成极大影响;第二,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在模板安装、制作、拆除环节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影响混凝土构建质量;第三,混凝土浇筑振捣因素。浇筑、振捣是混凝土施工中关键的环节,如果配合比不合理或者拌合时间短,以至于水泥无法进行完全的水化反映,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问题。而如果振捣过程中不充分,会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因此,施工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对相关材料、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避免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2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控制是混凝土项目施工中的关键控制点,在生产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富裕系数过高、过低,都可能影响混凝土性能。如果抬高,则会增加工程施工成本,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而太低则无法满足工民建施工需求,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影响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来说,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工民建施工其他因素,严格按照混凝土配比原则,保证设计配合比与实际生产一致,减少外界变化对配合比的影响,能够对混凝土的配置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监控。
2.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能够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以便于为混凝土浇筑施工打好基础。具体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操作有据可依,避免相关因素对施工造成影响。简单来说,混凝土浇筑过程,就是将混凝土浇筑到模具当中,直到混凝土塑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周期长、环境复杂等,容易导致裂缝问题发生,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避免由于温度问题而导致的裂缝情况。同时,在混凝土浇筑中,必须控制浇筑范围,避免发生超高、入模不足等。在正式浇筑前,还需要仔细的检查预埋件、支架以及钢筋,保证设备的均匀性,确保混凝土塌落度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后,才能实施正式浇筑。
2.3混凝土的捣实工作要点
针对捣实混凝土而言,最关键的就是选择振捣器,必须将科学的振捣器进行使用,倘若在这方面发生意外,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导致整个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在施工时,必须与混凝土的厚度相结合,将振捣器进行选择,在其厚度大于30cm时,以表面振捣器的应用为主,倘若其面积尺寸不够时,一定要以插入式振捣器的使用为主。针对后一类型来说,主要有两种使用方式:①以垂直振捣为主;②以斜向振捣为主,使振动棒与混凝表面间的角度得以有效的确保。所以,在振捣时,工作人员一定要与合理的使用方法相结合,对振捣器类型进行科学的选用,这样才能使混凝土强度得到保证,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确保。
2.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对于浇筑混凝土来说,要对冷缝的问题高度关注。在建筑施工过程,最多见的问题就是冷缝问题,倘若混凝土浇筑时出现不实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会产生冷缝情况,那么缝隙也会产生。因此,为了全面解决冷缝这一现象,要科学的选用振捣方式,这样能够使快速解决问题得以确保。从振捣角度来看,应用机械设备是最为关键的,因此,如果以人工方式为主,那么就会有分布不均的现象出现。这时,其目标就是使混凝土不下沉,一直到表面浮浆产生,使得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的优化得以实现。
2.5混凝土强度控制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工民建施工质量,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操作,混凝土配置工作也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反复操作,坚持科学合理化的原则,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提升混凝土性能,保证其强度、硬度等能够符合工程实际。例如,在水泥型号、水泥用量控制中,必须选择标号较高水泥,同时同一个标号水泥一起使用,避免出现不同标号水泥混用问题。另外,水胶灰配置比对于混凝土强度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当水胶灰配比较小时,混凝土强度越高。当然,骨料控制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在石质强度相同基础上,卵石表面光滑,但和水泥混合中,为了能够提升材料的粘性,需要选择碎石;在水胶灰比相同情况下,碎石运用到混凝土中能够有效提升强度。
3强化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深入研究、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
现阶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大多数技术中实施借鉴、模仿的占比非常大,从技术创新、深入研究方法来看,其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合。所以,针对建筑领域的不同企业来说,例如研发、管理机构等,建筑领域的高校一定要和时代相衔接,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深入研究、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而且要不断的改进,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适用性不断提升,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有效性得以确保。在这个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要总结、梳理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经验,通过长期的施工实践,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意见等提出,通过深入的探索,使问题得以解决,使创新方案得以形成。
3.2关注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
在尚未全面铺开施工时,技术人员以针对工程中的技术关键点,对其全面、深入的探究,进行积极的交流。其对象有两个,那就是设计与监理。对于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标准以及施工质量来说,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其全方位的了解,而且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例如技术、人员等,将合理的、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有效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实时监控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的主要表现给予重视,同时从根本上来看,使不同相关方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保证,这是最为关键的。
结语
总之,进行建筑混凝土施工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材料,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前,要注意一些隐蔽工程的检查,避免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完后,要做好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工程需要。因此,要对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使混凝土质量达标,进而保障整个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贵霞.新时期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阐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5).
[2]李路,曾怀瑾.浅谈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门窗,2014(12).
[3]王涛.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0).
论文作者:张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强度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泥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