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新探-以瑞安市为例论文

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新探-以瑞安市为例论文

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新探*
——以瑞安市为例

徐凡弟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学院,浙江 瑞安 325200)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要构建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模式,可以从老年教育发展理念、经费投入力度、法律法规建设、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获取突破。

[关键词] 老年教育;新模式;养教结合

随着经济生活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年人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老年人参加越多的学习活动,就能越好融入社会生活,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有更大的帮助。我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要探究养教结合的新模式,促进老年教育和养老服务相融合,丰富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少学者认为,实施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如王浩(2014) 认为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不仅可以帮助老年群体保持身体健康,延长生命的长度,更能拓展生命的宽度,重新焕发鲜活的生命力[1];张少芳(2017) 认为推行养教结合,要把老年人归纳到教育体系,其中包括高龄、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们,实现终身教育的最后一站[2];蒋文宁(2018) 认为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是重视老年人的智慧与经验,落实广大老年人的教育文化要求,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证老年人应有尊严和应有养老权力的有效途径[3];丁晓华(2019) 认为养教融合,它是把“颐养和乐学”“教育和养老”真真正正地融合起来,贯彻了老年教育普惠方针,推动了老年教育工作[4]。因此,为了真正提高老年朋友的生活质量,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教育体系时,养老、教育必须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共享经济下专利运营生态的研究........................................................................苏 平 张 转 06.63

一、养教结合的概念

养教结合,指的是在养老服务中融入老年教育,在老年教育中融入养老服务,实质上就是养老和教育之间有效结合。

养教结合的主体是指各种老年大学、社区学院(大学)、老年传媒教育机构、非正规老年教育机构[5]。养教结合的对象是指老年群体,他们的健康程度、年龄层面和经济水平各有不同,那么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侧重点也是不尽相同,对于低龄健康的老年群体应该以教为主、以养为辅,对于高龄、身体状况欠佳的老年群体,应该以养为主、以教为辅。“使不一样年龄阶层、不一样文化水平、不一样经济水平的老年朋友,完全享受到老年教育应有的权利,尽可能满足各种老年人的教育需求。”[6]养教结合教育内容,应根据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进行细分,丰富课程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协同创新养老服务工作、老年教育工作。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在养老机构或社区居家养老场所内添加老年教育项目(或提供师资开设课程);第二种是在老年教育机构内添加养老部门(例如增设失能半失能、高龄、护理老人班)、开设养老服务课程(在养老机构、社区内提供师资、开设课程等);第三种是将众多的老年教育机构、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资源有机整合,为老年群体提供养老和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服务。

二、瑞安市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的现状

(一)主要工作经验

1.养老机构内增设课程

瑞安市康馨颐养园,把兴趣活动室改造成多功能教育中心、图书和电子阅览室,针对园内老人的实际需求,聘请教师、专业医师和退休老人志愿者,开展生命安全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育、康复养生知识等讲座和特色课程。瑞安市花园敬老院,针对住养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坚持“老有所乐”的方针,开展太极拳、老年舞、象棋、书法等一系列老年教育活动,实现了“寓教于乐”“学中有乐”。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该如何进行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对这种管理方案工作的开展也不够重视,有的单位还存在着对财务管理非常重视而对资产管理重视不够的现象,有的甚至都不愿意花时间去编制资产配置预算,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这种传统的制度体现了工作中害怕分权和怕麻烦的心理,这种认识严重不足的现象阻碍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工作的展开。

“多对多”养教结合工作是在瑞安市城区5个街道内展开。瑞安市政府、民政部门整合教育部门、老年大学和职教集团教育资源,对接城区5个街道10家养老机构,建设养教联盟。老年大学对养老机构的住养老人,开展了送材料、课程、师资、讲座等活动。到目前为止,瑞安城区结对养老机构中大约60%的老人参与了老年教育课程的学习。随着留守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对心灵慰藉越来越渴望,组织城区内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与养老机构结对合作,为养老机构的住养老人举办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联谊会,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推进了养老机构从单一的养老服务功能向养教一体化功能转型。

3.养老机构与老年教育机构“多对多”结对合作

在瑞安市政府牵头下,瑞安市老年大学和塘下场桥护理院协作开展“养教结合、学养互为”活动。塘下场桥护理院提供教学场地、教学活动等硬件设施,设立专门教室,瑞安市老年大学提供教材、师资和活动指导,师资由电大教师、外聘教师和退休老人组成,开展上门教育推送服务。

目前,老年教育开展办学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但是由于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尽管近几年政府已经进一步加强资金投入,但尚未能很好满足社会对开展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工作的需求。部分养老机构经费不足,以致出资举办老年教育活动的热情不高。社会力量出资能够有效解决老年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但由于投资老年教育事业不仅回报速度慢而且回报率较低,以致社会力量对投入老年教育事业的主动性不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有待加强

当前大多数老人退休之后最大愿景是颐养天年。他们大多选择去带孙子或者打理家庭事务,较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一些老年活动。他们认为晚年生活应该是一个逐步退出社会圈的过程,没有必要参加社会教育活动。对于一些付费的老年教育活动,一些老年人持观望的态度。

第一、民间日常用银的习惯。在白银古道及其左近区域村落中,有日常使用银器的习惯。富裕人家一般置有银碗、银筷等生活器物,据传,银子遇到毒会变黑,假若饭菜有毒会被测出,确保生命安全。此外亦有佩戴银饰的习惯,如银手镯、银项圈、银脚镯、银链、银耳环、银耳坠、银发髻、银簪子,如果银饰越戴越白,被认为会戴银,属于富贵命,即“命好,会戴银”之说。相传自明中后期以来,闽东地区,出嫁女子多佩戴银发髻、银簪子等,据传:曾经有女子洞房之夜行房时,新郎精流不止,女子想起母亲曾经的交代,用银簪子刺向新郎腰间一穴位,终于化险为夷。此外,闽东还有众多畲族的银饰。

养老机构和老年教育机构是两个系统。养老机构虽然认为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精神文化建设很重要,但是举办老年教育活动需要出资出力,以致他们开展养老和教育相结合工作的热情不够。在老年教育机构层面,我国老年学理论表明老龄教育工作的主要属性还是“教育”[7],有些老年教育机构没有深刻领会养老的重要功能,参与养教结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青年、中年、老年三组峰值摄氧量无明显差异,分别是(26.6±4.3)ml/kg/min、(24.8±7.7)ml/kg/min、(21.4±4.3)ml/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教育经费不足

2.养老机构和老年教育机构“一对一”结对合作

卷筒纸印刷机折页机构运动简图及所建坐标系如图2所示.折页机构各构件结构参数如下:曲柄杆长为l1,质量为m1,转动惯量为Js1,质心坐标为(xs1,ys1),距A点距离为ls1,曲柄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1;连杆杆长为l2,质量为m2,转动惯量为Js2,质心坐标为(xs2,ys2),距B点距离为ls2,连杆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2;折刀杆由摇杆和折刀头两部分组成,摇杆长l3,折刀头长l5,折刀头与摇杆夹角为β,折刀杆质量为m3,转动惯量为Js3,质心坐标为(xs3,ys3),距D点距离为ls3,折刀杆与X轴负方向夹角为θ3.

那么比如说,有的时候看了一些具有社会学、民俗学价值的小说以后是有些体会的。最近因为搞鸳鸯蝴蝶派,我就看了张恨水的《春明外史》,这本书100万字,看完之后我当然对张恨水也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而且得到很大的收获。如果现在让我讲鲁迅《社戏》的前半篇,那么这个一百万字就给我起了一种民俗学的参考作用,因为它讲北京的戏院讲得太详细了,写各种各样背景的剧院,而这种剧场以前在我的脑子里是非常空泛的。你如果去读茅盾的《幻灭》《动摇》《追求》,你读《动摇》的时候对大革命这一段时期的生活就会比较具体化,不读的话就是很抽象的在讲大革命。

3.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老年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先后颁布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明确表示要重视老年教育发展。瑞安市在推进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的进程中,对老年教育机构和养老机构缺少具体的指导、约束和管理,尚未形成有效的养教结合机制。

三、发展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的有效路径

(一)重构老年教育发展理念

加大老年教育理念的宣传力度,树立积极老龄化理念引导老年群体积极参加学习,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社会氛围。养老机构要明确自身方向及定位,认识养教结合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老年教育活动提高服务质量。以养教结合为切入点,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创建自身品牌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转变过去康复理论作为主体的理念,转变老年教育就是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单一性功能,积极拓展老年人力资源,重视培育老人的社会责任、社会贡献的意识,给他们供给再次就业以及重新创业的才智支撑[9]

(二)加大养教结合经费投入力度

加强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经费保障力度和投资力度。要把老年教育资金纳入各级政府的经费预算范畴,保障老年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支持养老和教育相结合的社区老年教育建设。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事业,引导公益性机构筹集经费投入其中。通过减免学费来保证生活困难的老年人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同时也逐步引导老年人付费参与老年教育的意识。

(三)完善相关政策整合多部门力量,创新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

政府要切实加强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在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力度。让广大老年人拥有平等教育的权利。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区域,要切实加快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对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要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出资建设老年教育机构。出台落实养教结合支持配套的财政、税收、土地和融资等机制[8]。通过发布相关的优惠政策,激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案和流程规范。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社区资源共有共享,整合老年教育服务和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联动。依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护理院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开设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的老人教育课程,增加社区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王浩.基于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

[2]张少芳.老年人养教结合模式发展瓶颈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志,2017(13) .

[3]蒋文宁.“养教用”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模式探索[J].成人教育,2018(3).

[4]丁晓华.养教联动,探索老年教育新途径——江苏老年教育与养老结合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9(5).

[5]王英,谭琳.“非正规”老年教育与老年人社会参与[J].人口学刊,2009(4).

[6]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Z] . 2011.

[7]岳瑛.老年教育本质摭谈[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6).

[8]王英,王小波.中国老年福利的“新常态”:老年教育的社会政策化[J].宁夏社会科学,2015(6).

[9]潘静静,程承坪.中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3(3).

[中图分类号] G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656(2019)05-0074-03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浙江省社区教育规划课题“养教用结合的城市社区老年教育模式构建研究”(编号:SQ18z09)

[收稿日期] 2019-08-25

[作者简介] 徐凡弟(1970-),男,浙江瑞安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区教育。

[责任编辑 孙世虹]

标签:;  ;  ;  ;  

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新探-以瑞安市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