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非货币化与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_国际黄金论文

黄金非货币化与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_国际黄金论文

黄金非货币化与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货币论文,黄金论文,我国论文,黄金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是世界黄金生产大国,也是黄金消费大国,但是我国的黄金生产和流通均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黄金市场的孕育和发展严重滞后,黄金的商品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利用。我们应当在充分认识黄金非货币化趋势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黄金市场的发展经验,有步骤地开放和发展我国的黄金市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黄金非货币化

国际金本位制是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其特点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基础,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自由兑换、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但这一制度的主要缺陷在于:一是国际间的清算和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入;二是货币数量的增长主要依赖黄金产量的增长。由于各国经济实力不同、发展状况不平衡、黄金产量跟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使得这一不太灵活的体系难以维持下去,银行券作为典型的货币符号应运而生,成为黄金货币的代表,货币的表现形式由实物货币向纸币发展,加快了黄金从货币舞台前台到后台的步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国增加银行券的发行以筹集资金。到战争爆发时,各国便中止了黄金与银行券的兑换,禁止黄金出口,国际金本位时代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确立了以节约黄金为目的的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汇兑本位。国际金汇兑本位是一种既以黄金为基础,又节省黄金的货币制度。纸币代替黄金流通,充当国家间的清算和支付手段。该货币制度在一段时期内对节约黄金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金短缺的状况,世界经济增长使黄金显得相对不足,当这种不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国际金汇兑本位就会变得十分脆弱,经不起任何冲击。于是,当1929-1931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到来时,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便瓦解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该货币体系的特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也就是双挂钩安排。这样,其他国家的货币就钉住在美元上,美元等同于黄金,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其他国家货币所必须围绕的中心,黄金被取而代之。但由于黄金的产量和美国的黄金储备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为满足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元的供应必须不断增长;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使美元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两难境地就是美元的可兑换性危机,即美元与黄金兑换的固定比价不能够长期维持下去。随着1960年和1968年两次美元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终于瓦解。

1968年3月,美国不得不实行“黄金双价制”。即两种黄金市场实行两种不同价格的制度。黄金双价制实际上意味着以黄金——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全面崩溃,成为黄金非货币化的开始。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达成《牙买加协定》,之后逐渐形成国际货币关系新格局,即“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定》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黄金非货币化,这一协定使黄金和货币脱离关系,让黄金成为一种单纯的商品。黄金在人类几千年历史中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20世纪受到了挑战。综观20世纪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演变的历史,就是一部黄金货币体系走向终结、黄金地位被不断贬低削弱和黄金非货币化的历史。

二、发展我国黄金市场的一些基本思路

1、黄金市场的发展应当突出重点、明确方向

我国现行的黄金管理体制与南非非常相近,对黄金产品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不同的是我国黄金资源少、产量低而国内需求量却很大,因此,发展我国黄金市场的重点应当放在满足国内的供应方面,解决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并使黄金价格逐步向国际金价靠拢。我们应当逐步改变黄金的统购统配政策,实现央行收售黄金与企业市场买卖相结合,一方面央行继续办理黄金收售业务,另一方面允许黄金生产、首饰加工企业自行销售和购入黄金产品,给企业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生产、经营和竞争环境。同时适当放宽黄金进口管制,允许有条件的外贸公司和商业银行办理黄金进口业务。

2、黄金市场的发展模式应当与我国实际相适应

黄金市场的发展模式应与一国的实际国情相适应。建立什么样的黄金市场,这将取决于一国的实际国情。巴西开放了国内黄金市场,但对进口黄金仍实行管制,这主要是由于巴西黄金产量远远大于国内消费需求。印度放松黄金进口管制,是由于国内黄金供应不足,只能通过进口。印度是第一大黄金消费国,自身又不产黄金,其黄金政策的重点是解决国内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以及如何打击走私,黄金政策非常具有针对性,因此印度在取消黄金管制后将监管的重点放在了进口方面是非常正确的。我国经济尚在发展中,近几年,黄金产量虽然不断增长,但仍满足不了我国对外开放和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消费需要,黄金供需矛盾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现实问题。因此,开放我国黄金市场应注意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适应。

3、黄金市场的开放应当循序渐进有步骤地进行

就世界黄金市场的发展轨迹看,黄金市场的发展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封闭的严格管制阶段;二是半封闭的有管制的开放阶段;三是自由的市场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程度而作出的客观选择,滞后或超前都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从世界经济的发展看,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已经放弃了对黄金的管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经或正在开放黄金市场,以此促进经济发展。我国目前黄金市场的发展大体上仍处于严格管制阶段,但是又呈现出逐步放松管制走向开放的特点,一些新的黄金管理政策和开放市场的措施正在陆续出台,因此,我们应当把握住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的时机和阶段,作出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符合现阶段黄金市场特点的正确决策,使黄金市场的发展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4、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应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

世界各国黄金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黄金市场的开放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应当注意与国内其他经济改革措施配套进行,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任何改革措施如果与其他经济政策背道而驰或相互脱节,不仅改革不能见效,反而还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黄金市场的改革必须统筹规划。一般而言,黄金市场的最终开放,取决于外汇管制的最终开放,即本币实现了自由兑换。近两年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人民币业务已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我国黄金管理体制亦应相应改革,应在指标供应、进口管制、收购体制等方面进行逐步改革,使之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黄金市场的发展还要与税收制度的改革、商业银行的改革以及央行监管制度的改革配套,注意相关法制的完善,最大限度地保证黄金市场改革的顺利进行。

标签:;  ;  ;  ;  

黄金非货币化与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_国际黄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