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阳杰

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阳杰

中国广东 身份证:43112119841102XXXX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事关居民的安全出行,因此市政道路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延长使用道路使用寿命。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任务繁重。目前,许多市政道路中,都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它具有稳定性强、较大的抗压、抗拉强度的特点。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材料,涉及多个工序的施工,要控制施工质量不容易。因此,要做好有施工过程各种技术及管理工作,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 市政道路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1)刚度大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需要的主要材料,都具有较强的抗压、抗拉强度,以及稳定性和耐磨性等特点,决定路面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拉、抗磨等力学强度,抗弯拉强度达到4.5MPa-5.5MPa,抗压强度达到30 MPa- 40 MPa,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扩散荷载能力;

(2)良好稳定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热稳定性好,尤其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强度也不断增强。在气候条件变化较大的地区,不会出现像沥青路面那样呈现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3)耐久性好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使用时间较长,需要养护和维修的费用不多;

(4)较强的抗侵蚀能力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结构材料是水泥和混凝土,这些材料不容易受到化学物质的侵害,具有较强的抗侵蚀能力;

(5)维修和养护费用少

在同等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养护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护和养修工作量比较少,仅仅相当于沥青路面的1/3到1/4。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 模板安装

做好中、边桩的测量放样工作,根据设计规定的高程进行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完成后,要对其进行复测,如果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进行调整,保证高程、中线、边线、顺直度等符合要求,然后加固稳定模板,防止在混凝土振捣时碰及模板,导致其变形,混凝土路面的顺直度和宽度受到影响,

对位于模板底部的缝隙,要用砂浆进行封堵,避免出现混凝土漏浆问题,

导致混凝土面板强度降低;要认真检查浇注混凝土路面的厚度,每10米1个断面,随机检查3个点,确保浇注的混凝土厚度满足规定要求后,在模板内侧涂上脱模剂。

2.2 混凝土拌合与运输

为保障施工所用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材料符合要求,应当安排专职的质检人员,在搅拌现场负责对各种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检查检测,其主要的工作范围包括:(1)测定生产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量,制定配合比;(2)对用于施工的各项原材料如水泥、砂、石等进行准确计量;(3)确定混凝土施工所需用水量;(4)控制好混凝土搅拌时间;此外,还要做好对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以及混凝土试块等工作。并做好混凝土运输和拌合时间,确保其质量和数量达到施工要求。

2.3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安装钢筋

纵缝拉杆及施工缝传力杆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钢筋的规格及安放间距,拉杆应与路中心线垂直,使传力杆与中心线平行,拉杆和传力杆必须水平安置,同时,在振捣时尽量避免碰撞拉杆和传力杆,以保证其发挥正确的受力作用。

(2)摊铺和振捣

装有混凝土的车辆送达施工现场时,施工人员要把混凝土倒进装好模板的槽里,如果混凝土出现不均匀或者离析问题时,应通过人工对其进行翻拌均匀,接近模板处时要反扣铁锹铺放,摊铺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振捣后的沉降量。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沿模板各表面在模板整个长度内及所有胀缝装置两边加以充分振捣。振捣器尽量不要接触模板、传力杆和拉杆,以免其移动变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整平

首先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提浆,然后用振动梁和滚筒进行整首先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提浆,然后用振动梁和滚筒进行整平,最后整平是采用拉动滚筒使其滑行的方法,整平效果较好。

(4)表面整修与防滑处理

应在混凝土还具有塑性及和易性时,进行混凝土整修作业,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和水分。完成混凝土表面修整抹平作业后,在混凝土到达理想的凝结效果后,用拉毛器在混凝土表面拉出横向防滑槽。

(5)养生

做好混凝土的养生工作,混泥土施工任务完成后,要根据规定对其进行养生,在混凝土路面盖上土工布,并洒水进行湿润,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确定每天洒水的次数,要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并保持14至21天的保养期周期。如果气温较低时,可以适当延长保养时间,养护期间严禁车辆通行,在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以开放交通。

(6)拆模

通常要根据天气的气温情况来决定拆模时间,当泥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就可以进行拆模。拆模后要保证混凝土路面光滑平整,如果出现有麻面、蜂窝板边的损坏但问题时,及时进行整修,并及时将横向胀缝沿混凝土面板边缘通开至全部深度。

(7)切缝

要注意掌握好切缝时间,并根据水泥混凝土施工温度、湿度等条件确定切缝时间。通常情况下,如果气温20~30℃时,把切缝时间定在水泥混凝土浇筑后3~10h为合适;如果气温在10~20℃时,切缝时间在水泥混凝土浇筑后10~12h。切缝的间距一般为4~6米,

切缝深度通常为混凝土板厚度的1/5~1/4,

胀缝部位的切割直接关系到混凝土面板的质量,因为一旦切缝与胀缝稍有偏差,在行车和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局部混凝土面板会被挤裂、挤碎,因此,在施工中,胀缝两头应做好标记,以便切缝和胀缝完全对齐,使胀缝真正起到作用。

(8)填缝

填缝料应由槽底部灌填至路表面,深度大于2.5cm的缝槽最少分二层填缝,每层厚度大致相等。缝槽要干燥、无尘土、无混凝土碎屑或其他杂物。

3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管理目标控制措施

3.1 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措施

要根据混凝土施工和验收规范,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标准和相关措施,并把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并加强对施工过程各工序,尤其是关键部位的质量监控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为工程质量达标打下良好基础。

3.2 建立内部质量“三检”制度

施工现场项目部要建立和落实各项质量检查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并设立专职质检员,及时跟进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工作,尤其是做好对隐蔽工程的自检工作。分级进行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在各工序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实行定期检查与自检、互检、交接检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3.3 坚持图纸审核、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单位要组织有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等,共同研究和分析设计图纸,对图纸进行会审,对图纸内容存在疑问时,要及时向有关单位进行提出,并确保施工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根据施工图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指导施工。

3.4 建立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要定期对参与施工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工作,包括了解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工艺和质量安全措施等,尤其是对重点施工部位和环节进行分析,提升作业人员的施工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同时,并且进行技术培训,定期向施工人员讲解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施工过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以达到提升工程质量的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必须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各项施工和质量控制工作,包括从原材料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各阶段的质量和控制管理工作,保证现市政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更好地为市民交通出行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雪莲.浅谈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70.

[2]侯刚.市政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49).

论文作者:阳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阳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