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新183;常”状态的关系与转化机制_李健熙论文

企业文化“新183;常”状态的关系与转化机制_李健熙论文

企业文化“新#183;常”态的关系以及转换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机制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文化的新常态有两个概念:第一,新态,即新的态势。第二,常态,即常的态势。一般来讲,凡是新的,就不是常态。反过来讲,凡是常态的,就不是新的。问题在于,如何把握和理解“新和常”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转换。

      我们平时会遇到最基本的规则和最常见的习惯,比如说个人的作息时间和企业的工作时间。很多企业坚持与社会上一样的时间,也有些企业做了不同的改变。但是有的企业给我的印象非常深,比如韩国三星工作时间的早晨7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这是1993年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力主从当时的早晨9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改过来的。这个作息时间的改变,给员工和家人带来了很大的震动,甚至是痛苦的转变。李健熙在1987年从父亲手里接过三星大权以来,一直没有对企业提出重大变革措施。1993年,李健熙先后去美国和欧洲访问,发现三星的产品放在特别不起眼的地方,价格也卖不上去,这给李健熙刻骨铭心的打击。后来,他在欧洲法兰克福开了一个会,决心:“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改变”。他从国外回来就给秘书打电话,要求全体员工作息时间开始执行“早七晚四”,以传达“三星一定要变”的理念。

      从此,三星20万人全部改了作息时间。李健熙告诉员工的理由是,第一让大家有危机感,要早起;第二,早下班可以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做一个复合型的人才;第三,希望员工六点半左右回家,和家人团聚,共进晚餐,保证家庭的和谐,巩固企业的后方;第四,也是为了躲避交通高峰,提高路上的效率。

      作息时间的改变,一开始连秘书室都不大理解,所以督促也不力,甚至有的员工依然继续坚持到5点下班。李健熙非常恼火,他不但坚持,还要求一定要有结果,加大了督促检查的力度,最终使员工作息时间的“新”,变成了习惯的“常”,这一变革的结果是:员工60%早下班用于学习,使拿到语言、技术证书的员工增加到90%。实践证明,这种习惯的改变是有效的,产生了一种力量。改变作息时间的当年,李健熙还提出了“新经营”宣言,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吹响了“新经营”的号角,最终,李健熙将三星从低质量的大规模生产商,改造成为亚洲最有价值的科技企业。

      从“新态”变成“常态”有三个机制性的问题:

      第一是需要什么样的新?在理念上和规则上,要从旧过渡到新,必须先要想明白、想透建立起新的基本意图、总体架构和主要的规则。否则,投入运行就是灾难;第二个机制是如何从新的规则过渡到常态行为?再把常态的行为变成常态习惯。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和规则上;第三个机制性的问题是常态习惯所产生的力量趋向,是否符合引领的方向。如果是,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使其成为可传承下去的传统,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力量。

      还有“新与常”的反向机制。第一是对需要什么样的“新”没有想明白,这种“新”就是莫名其妙的新、糊里糊涂的新,这种“新”会将企业正常运行拖入到糊里糊涂之中,不可能有明确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第二是即使方向明确了,但不知道如何从新的规则过渡到常态行为,总在那里开会、动员、说、喊,规则不能主动贯彻,断断续续,成不了常态性,需要采取一切方式进行训练,一直训练到可以本能反应的时候为止;第三是即使规则成了习惯,但发现这个习惯所产生的力量趋向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需要企业再次寻找新的理念、规则替代。

      我们看企业文化和规则,看“新”和“常”,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从现在往以前看,至少15年前的规则、机制,如果从15年到现在还在起作用、具有生命力、成了企业的习惯的,就不要轻易动。如果无益,就设法修订和改革;从现在起往以后看,现在的规则哪些能至少能够存活15年,而且15年后还有生命力。有人会问:我现在的理念和规则还没有实行,怎么让我往后看它15年后能不能存活呢?确实有点难度,但这种思考可以迫使做长周期的思考,倡导新理念、新规则、最后形成习惯,是否对企业有益,即使考虑三五年也是可以的。这个观点,在于长周期考虑问题,迫使你稳定考虑规则对企业的作用。

      传统是一种力量,可以是正力量,也可以是负力量,到一定的时候,它作为惯性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这是没问题的。如果阻碍企业的发展,可以再通过新和常转换的机制改造它,新的理念和规则取代以后,又进行循环,又进行沉淀,沉淀出来一个新的传统,如果对就不要动它就用它。这就是在企业的循环过程当中,企业文化不断运行,最后就是推动企业的力量。企业是人造的机构,企业文化也是人造的文化,基本的宗旨是要使企业能够生存和更好的生存,它的生存发展就是企业文化,有理念、有规则、有运行、有传统、有习惯,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寻找一种生存和更好生存的方式,如果有了,这就是一种力量,就可以使企业持续发展。

      (本文摘自张国有教授在中企联2015年企业文化年会上的演讲)

标签:;  ;  

企业文化“新183;常”状态的关系与转化机制_李健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