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法思想的新时代价值研究论文

儒、道、法思想的新时代价值研究论文

儒、道、法思想的新时代价值研究

贾尧天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10000)

摘要: 儒家、道家、法家思想,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中起到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独特历史作用。儒家、道家、法家思想各异,观点众多,相互补充,共同指导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社会发展方面,积极借鉴吸取三家思想的合理内涵,发展为适应当前形势的新的发展理念和思想,为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 儒道法思想;新时代;价值;启迪

诞生于先秦时期的儒、道、法三家思想,对于我国古代维护统治秩序,服务统治阶级起到重要作用。三家思想迥异,但殊途同归,共同为社会统治服务,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三家思想历经千年,其中许多思想已凝成民族之魂,积淀为民族文化,镌刻于人民的思想意识当中。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发展各方面,汲取儒、道、法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在各方面发展都取得长足进步。因此,应认真分析儒、道、法三家思想,挖掘其思想内涵,与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和国情实际相结合,创造伟大新征程。

治疗前,2组的INF-γ、IL-4水平和INF-γ/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INF-γ水平和INF-γ/IL-4高于且IL-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NF-γ水平和INF-γ/IL-4高于且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一、儒、道、法思想释义

诞生于先秦时期的儒、道、法思想,其产生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思想的产生、发展、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对我国社会和人民的影响,也最为持久,最为广泛。

儒家思想长期被我国古代统治者作为正统思想,又称儒教或儒学,经过孔子的创立,及其继承者和发展者的继承创新,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意义最深刻的思想。作为我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内涵丰繁复杂,形成以“仁”为核心的森严的等级尊卑体系,备受统治者推崇。儒家思想讲求仁与礼,这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核。该思想所提倡的礼治,主要区分为长幼、贵贱、尊卑的等级秩序,当这些规范在社会上得到正常施行,社会将处于和谐的理想状态。假若“礼”的规范受到破坏,儒家也提倡从“刑”的角度约束社会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儒家思想也是“德治”和“人治”的统一,一方面注重礼义教化,通过道德和教育去感化受众,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另一方面又推崇贤人政治,用人格的感召力维护社会秩序。“人治”与“德治”相互补充,服从服务于社会统治。

道家思想在古代社会统治中略逊于儒家思想,但在统治者统治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道家思想提倡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道家思想不及儒家思想的地位和影响,但其独特的宇宙观、道德感悟和人生哲学,在我国产生长远影响。老庄哲学在很多地方都论及“道”,几乎成为道家最神秘,也一直追寻的价值旨归,也为后来学者一直追寻痴迷。西汉初年,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统治者采用道家思想,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取得了良好的政绩,史称“文景之治”。经过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等的发展,道家思想逐渐走向辉煌。

为了讨论方便,不妨设|α|=min{|α|,|β|,|γ|,|δ|}。收到Charlie的信息后,Alice 和Bob合作并引进一个处理初始态|0〉C辅助粒子C,再对粒子3、4和粒子C施行一个基于计算基{|000〉,|001〉,|010〉,|011〉,|100〉,|101〉,|110〉,|111〉}34c的酉变换U1如下:

二、儒、道、法思想的新时代价值启迪

第一,三家思想对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启迪。儒家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思考。“仁”和“礼”构成孔子和谐社会思想的核心,作为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和谐的基本准则,要求广泛的爱人,依仁成礼,以礼成仁,从而达到和谐的效果。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主张,丰富了和谐的思想,从经济、政教、道德等不同层面分析社会和谐的因素,并提出许多举措,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和谐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勾勒出一幅小国寡民、安居和谐的画卷。老子认为的和谐,统一于“道”之中,主张社会要防患未然,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以此来达到和谐的最终目的。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发展了和谐社会的思想,在继承先前道家经典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返璞归真,回归和保全自然人性,天人和谐;法家揉合“权、术、势”,达到“法”的最终效果,法制的施行和推广,直接目的就是为了社会的稳定,消除犯罪行径和罪恶根源,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实现社会和谐。建国七十年来,我国在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道路上,推行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模式,充分汲取各家之所长,取得重大成效,社会和谐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安全、宜居的美丽中国,展现在众人眼前。

法家思想是继儒家思想之后,在我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体系之一。韩非在对管仲、李悝、吴起、商鞅等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将法家思想发扬传承,遂成一体系,且以残酷刑罚受到统治者的采纳。法家思想强调,社会统治过程中不讲亲疏,不分贵贱,一律以“法”的度量来权衡,对于形成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社会有特殊的价值意蕴。法家思想重视法律和刑罚,反对儒家“礼治”,其“法布于众”和“刑无等级”理念,对于震慑人民,稳定社会秩序也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备受统治者重用。

儒、道、法三家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三者相互补充,互相制衡发展,共同维护了我国古代统治秩序,对当代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起到思想借鉴、价值启迪的作用。

第二,三家思想对当前社会管理的价值启迪。孔子提出以仁政礼治为核心的社会管理观,仁爱思想作为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养,对于干部和企业管理者的培养具有借鉴价值;道家社会管理观倡导“道法自然”,使人的本性得到回归,即当今所谓的柔性管理;法家思想社会管理观强调赏罚分明和权责明确,重视制度法规,对现代企业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启迪。三家思想各有所长,共同指导当前我国社会和企业的管理制度、模式,宜各采精华,融会贯通,服务于当今社会管理实践。

博弈论具有较完备的数学理论及分布式实施特性,比较适合CRN频谱分配问题.文献[7]通过主次用户之间协作博弈来进行频谱分配,使系统达到斯坦伯格均衡.文献[8]利用信道特性及距离信息设计目标函数,以协作博弈方式实现用户速率最大化.文献[9]将无悔学习理论引入博弈模型,验证了相关均衡策略博弈进行信道分配的有效性.但是,这些博弈模型中用户策略选择依赖于对手用户所使用的策略,需要用户间大量信息交互,通信成本高.

儒、道、法三家思想包容并蓄,相互发展,共同形成和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其新时代价值意蕴和启迪远不止上述两点,还亟待我们挖掘和考证,用以丰富新时代社会发展理论,为我国社会进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源源不断的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启迪。

三、结语

儒、道、法思想内涵各有侧重,但都为我国古代社会统治和社会和谐起到独特作用,其深刻哲学价值和人生启迪,虽历经千年,但仍旧被社会各界挖掘学习和广为传颂,其中蕴含的传统精神,一直延续和发展至今,代代相传。新时代以来,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作用,并且与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治理等方面相结合,发展为适应时代的社会发展思想,指引社会前进。当前,应继续发掘好、传承好传统思想,与我国现实实践相结合,推陈出新,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周可真.儒、道、法的“内圣外王之道”[J].江淮论坛,2017(4).

[2]马英俊.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和谐社会思想浅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3).

[3]王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耦合机制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2017(5).

[4]何如意.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孝道伦理的两面性思考[J].汉字文化,2018(17).

[5]金婷.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文学教育(中),2018(10).

[6]曹梦娇.从传统角度看当代家风建设[J].汉字文化,2018(21).

[7]董中兰.浅谈《道德经》中的智慧[J].神州,2018(30).

[8]牛庆燕.生态主义“伦理”—“道德”形态的逻辑进路[J].中州学刊,2016(11).

[9]丁徐清.融贯及其限度:太虚唯识思想探微[J].河北学刊,2018(4).

[10]马焕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中的“和”思想[J].经济研究导刊,2018(28).

[11]崔媛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人本回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9).

[12]胡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的人学思考[J].大众文艺,2018(16).

[13]何如意.道家的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8).[12] [14]花珏玮.旁观者的道德合宜性问题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8(11).

[15]杨修志,高占启.当代知识论在科学理解问题上的反思[J].科技管理研究,2016(23).

[16]吴宁子,乔永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8(11).

[17]曹梦娇.传统家风的时代意义——以“孝慈悌友”为例[J].文学教育(中),2018(11).

标签:;  ;  ;  ;  ;  

儒、道、法思想的新时代价值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